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0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43篇
林业   7篇
农学   35篇
基础科学   2篇
  26篇
综合类   341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75篇
畜牧兽医   710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乔恒鑫  轩松 《中国饲料》2021,1(7):68-71
为分析抗菌肽粗提物对肉鸡生长性能、粪便微生物菌群结构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相近的21日龄白羽肉鸡60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1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2、3、4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0%、1.5%、2.0%的抗菌肽粗提物,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1)试验2、3、4组的平均采食均高于1组(P > 0.05)|试验3、4组的平均日增重较1组比分别提高11.0%、9.4%(P < 0.05),料重比较1组比分别降低18.5%、15.2% (P < 0.05)|(2)试验3、4组粪便中大肠杆菌的含量较1组分别降低14.3%、18.0%(P < 0.05),试验3、4组粪便中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的含量较1组比分别提高4.6%、6.7%、14.5%、12.3%(P < 0.05)|(3)试验3、4组每只肉鸡经济效益较1组比分别提高19.3%、17.7%。综上,1.5%抗菌肽粗提物添加可以提高白羽肉鸡生长性能,改善粪便微生物菌群结构,提高其经济效益。 [关键词] 抗菌肽粗提物|白羽肉鸡|生长性能|粪便微生物菌群结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万遂如 《养猪》2020,(2):89-91
抗菌肽(ABP)又称抗微生物肽或抗生素肽,它是生物体内产生的具有抵抗外界微生物侵害、清除机体内突变细胞的一类阳离子小分子多肽,是生物体天然免疫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抗菌肽存在于哺乳动物、两栖动物、鸟类、鱼类/贝类、昆虫类、真菌类、细菌类、病毒类、植物类及人类细胞之中,来源十分广泛。目前已从动物、植物及原核生物中分离鉴定出1700多种抗菌肽。天然的抗菌肽是由生物体内基因编码并通过核糖体合成的小分子肽,它具有广谱的抗菌性且不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不会形成药物在机体内残留和无毒副作用的特点。因此,抗菌肽已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在农业、畜牧业、食品工业和医药卫生等领域中使用,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与发展前景。本文就目前养猪生产中使用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日益严重,许多抗生素已被禁止使用,如何运用抗菌肽替代抗生素在猪病防治中的科学应用问题谈点个人意见,仅供养猪场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安全有效地提高虹鳟苗种成活率,应用1种生物制剂——抗菌肽对虹鳟苗种进行浸泡处理。通过比较苗种成活率,检测SOD、ALP、CAT、IL、IFN、TNF等6种免疫相关酶表达量,采用扫描电镜检测苗种体表细菌情况,确定抗菌肽浸泡对虹鳟成活率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自破膜期开始,用40%抗菌肽浸泡10次,试验组6种免疫相关酶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苗种的成活率高达95%以上,对照组苗种的成活率则低于30%。电镜观察结果显示,试验组仔鱼体表细菌数量显著减少。试验结果表明,用抗菌肽浸泡法能显著提高虹鳟苗种成活率。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研究新型肠杆菌肽对不同来源的10株大肠杆菌和10株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采用宏量肉汤法测定肠杆菌肽对不同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从而确定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对肠杆菌肽的敏感性,并分析肠杆菌肽在人工胃液和肠液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不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菌株对肠杆菌肽的敏感性不同,其MIC均为64μg/mL;肠杆菌肽的抑菌效果不受人工胃液和肠液影响,其MIC为128μg/mL,效果优于土霉素钙;且肠杆菌肽对益生菌无抑制作用。综上可知,抗菌肽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抑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酵母多糖对空肠弯曲菌感染獭兔生产性能、载菌量、盲肠和皮肤抗菌肽的影响。选取断奶獭兔18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其他4组空肠弯曲菌感染,并于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200、400、600 mg/kg酵母多糖。饲养试验起始日诱导空肠弯曲菌感染,饲养试验持续35 d。结果显示,空肠弯曲菌感染降低了獭兔结束体重、日增重和日采食量,提高了料重比(P < 0.05),添加酵母多糖改善了这些指标(P < 0.05),且日增重和料重比达到了对照组水平。酵母多糖降低了獭兔盲肠食糜、皮肤、肝脏、脾脏的空肠弯曲菌载菌量(P < 0.05)。空肠弯曲菌感染诱导内源性抗菌肽的Cathelicidin、Galectin-3和LEAP2基因表达量显著上调(P < 0.05),对DEFA4基因无显著影响,而添加酵母多糖对基因表达量具有进一步上调作用(P < 0.05)。酵母多糖添加剂量与结束体重、日增重呈现线性和平方效应关系(P<0.05);与皮肤、肝脏和脾脏载菌量呈现线性效应(P<0.05);与盲肠和皮肤抗菌肽Cathelicidin和Galectin-3基因表达水平呈现线性效应(P<0.05);与盲肠抗菌肽Galectin-3、LEAP2和DEFA4基因呈现平方效应(P<0.05)。表明日粮添加酵母多糖可以降低空肠弯曲菌感染獭兔组织载菌量,提高内源抗菌肽活性,不影响獭兔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抗菌肽BSN-37的抑菌活性和稳定性。采用微量倍比稀释法测定抗菌肽BSN-37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菌落计数法分析抗菌肽BSN-37对大肠杆菌CVCC1568的杀菌动力学特征,扩散法测定抗菌肽BSN-37的盐离子稳定性、酸碱稳定性、血清稳定性、胰酶稳定性、热稳定性、反复冻融稳定性、室温保持稳定性、药效保持时间稳定性。结果显示,抗菌肽BSN-37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MIC为1.5625~25 μg/mL,对革兰氏阳性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短小芽孢杆菌)的MIC为1.5625~12.5 μg/mL,对真菌(白色念珠菌)没有活性;抗菌肽BSN-37可在90 min内完全杀灭大肠杆菌CVCC1568;除了Fe2+和胰酶会影响抗菌肽BSN-37的抑菌活性外,在75~100 ℃的高温、150~250 mmol/L高浓度盐离子(Na+、K+、Ca2+和Mg2+)、20%~25%饱和浓度的Cu2+、pH 4~10、20%~25%的血清、10~12次的反复冻融、10~12 d室温保存等条件下仍能保持较好的抑菌活性,药效保持时间可达7.5 d。本试验结果表明,抗菌肽BSN-37具有替代抗生素成为新抗菌药物的潜力,为抗菌肽BSN-37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对一株产抗菌肽枯草芽孢杆菌BL0006的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以提高发酵液中抗菌肽的效价。首先通过单因子试验筛选出培养基的最适碳源、氮源与无机盐分别为葡萄糖、蛋白胨和K2HPO4;在此基础上采用最陡爬坡路径逼近最大响应区域,再利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得到培养基最佳配方:通过摇瓶单因素试验对发酵条件、温度、接种量、转速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47.7 g/L、蛋白胨29.0 g/L、K2HPO4 3.3 g/L,摇瓶发酵工艺为接种量30 mL/L、初始pH 7.5、摇床转速220 r/min、培养温度37℃。优化后抗菌肽的效价提高到了4.25×104 U/mL,是优化前的3.51倍。综合试验结果,本研究筛选的培养基和优化后的发酵工艺可达到高产、降低成本、缩短发酵时间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建立牛白细胞源抗菌肽抗病毒活性的检测方法,采用半数组织细胞感染量(TCID_(50))测定、荧光试验、MTT比色3种方法,用Vero ccl-81作为细胞模型,以猪水疱性口炎病毒(VSV)作为模式病毒,对牛白细胞源抗菌肽抗病毒活性进行评价。依据3种方法浓度水平测定的结果和由此结果推算出的抗病毒指标值建立回归模型,并对3种方法的稳定性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抗菌肽浓度在0~62.5μg/mL时对Vero ccl-81细胞安全,在此浓度区间检测方法有效。在3种检测方法中,TCID_(50)法最准确,荧光试验特异直观迅速,MTT比色法准确又直观。TCID_(50)方法回归模型方程为:y=0.285x+1.890(R~2=0.928),荧光试验回归模型方程为:y=2.138x+6.136(R~2=0.903),CPE法回归模型方程为:y=10.229x+3.859(R~2=0.979),3种方法稳定性均较好。说明牛白细胞源抗菌肽基于TCID_(50)法、荧光试验、MTT比色法3种方法联合检测模型可以定量化地准确计算其抗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抗菌肽NZ2114对无乳链球菌的体外抑制效果和相关机制,本试验以无乳链球菌ATCC 13813为研究对象,通过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杀菌动力学、抗生素后效应和电镜学试验对抗菌肽NZ2114杀菌特性和杀菌机制进行评价,并进一步分析其对无乳链球菌生物膜和持留菌的抑制和消除作用。结果显示,NZ2114对无乳链球菌ATCC 13813的MIC为0.23 μmol/L,对3株奶牛乳腺炎临床分离菌株CAU-FRI 1、2和3的MIC均为0.11 μmol/L,万古霉素对以上4株受试菌株的MIC值均为0.67 μmol/L,因此NZ2114的抗菌活性是万古霉素的2.91和6.09倍。同时,2×MIC、4×MIC浓度的NZ2114可在0.5 h内杀灭99.9%细菌,且持续药效作用可达270 min。扫描电镜结果显示,NZ2114处理后,细菌表面出现皱缩甚至破裂,细菌产生的生物膜消除。NZ2114在2×MIC下,24 h对早期生物膜抑制率为99.9%;在32×MIC下,24 h对成熟生物膜消除率达99.9%。此外,NZ2114在16×MIC时,对生物膜内的菌体具有99.9%以上的杀灭效果;万古霉素无法清除的持留菌经0.5×MIC的NZ2114处理后,也可以达到99%以上的消除率。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NZ2114处理后的生物膜厚度从28.48 μm减少到10.32 μm,证明了其强效杀菌和抑制生物膜的作用。上述结果表明,NZ2114对无乳链球菌ATCC 13813杀菌活性高、速度快、抑制/去除生物膜能力强,并对膜内菌及持留菌具有高效杀菌作用,且作用显著高于万古霉素。因此,NZ2114具有开发成为治疗由无乳链球菌引起的奶牛乳房炎新型制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抗菌肽对抗生素耐药菌株的抑菌活性。[方法]利用抗性平板划线法从腹泻病牛血便中筛选分离出1株耐药菌,通过16S rDNA序列进行鉴定,采用琼脂孔穴扩散法通过梯度盐酸壮观霉素(spectinomycin,Spe+)、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Amp+)、硫酸卡那霉素(kanamycin,Kan+)和氯霉素(chloramphenicol,Cm+)试验确定该菌药敏特性,并利用1种抗菌肽制剂对该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经BLAST比对分析该菌16S rDNA序列,鉴定该耐药菌为科氏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cohnii),此菌对Amp+敏感,但对试验中其他抗生素均有耐药性,各梯度抗菌肽对该耐药菌均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结论]抗菌肽能有效抑制耐药科氏葡萄球菌的生长,有望在畜牧生产中代替抗生素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