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动物源性链球菌红霉素耐药基因的分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致病性链球菌可导致人和动物的各种化脓性疾病、肺炎、乳腺炎、败血症等,且部分致病性链球菌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对人畜健康均造成极大危害,已引起高度重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作为青霉素药物的替代药物是治疗致病性链球菌感染的有效药物。国内外对人医重要的链球菌诸如肺炎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的研究表明,临床分离株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动物源粪肠球菌对7种抗生素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查明动物源(牛、羊、猪、鸡)粪肠球菌分离株对7种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包括耐药表型及相关的耐药基因),采用药敏纸片法、浓度稀释法和VITEK-AMS全自动药敏法3种不同的方法,根据CLSI(2007)判定标准,检测40株分离株的耐药表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分离株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相关基因(TEM)、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相关基因(aac(6')/aph2",aph(3')-Ⅲ,ant(6)-Ⅰ)、四环素耐药相关基因(tetM)、红霉素耐药相关基因(ermB,mefA)和万古霉素耐药相关基因(vanA,vanB,vanC).结果表明,分离株对庆大霉素、链霉素、四环素、红霉素、青霉素、阿莫西林表型耐药率分别为:60.0%(24/40),57.5%(23/40),52.5%(21/40),67.5%(27/40),60.0%(24/40),55.0%(22/40),本试验中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粪肠球菌.耐药基因aac(6')/aph2",ant(6)-Ⅰ,aph(3')-Ⅲ,tetM,ermB,TEM的检出率分别为:55%(22/40),55%(22/40),25.0%(10/40),42.5%(17/40),50.0%(20/40),45.0%(18/40);未检测到mefA,vanA,vanB,vanC基因的菌株.动物源性粪肠球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携带抗生素相关耐药基因是导致分离株对抗生素产生耐药的主要原因,从耐药表型和基因型的角度均可证实分离株粪肠球菌具有多重耐药性. 相似文献
3.
4.
猪链球菌对红霉素耐药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发病猪体内分离、鉴定猪链球菌,采用肉汤稀释法和纸片琼脂扩散法筛选对红霉素耐药的猪链球菌,用双纸片法确定耐药株的耐药表型,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对红霉素耐药的基因ermb/mefA。猪链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表型为cMLS表型,即同时对克林霉素耐药。在3株红霉素耐药株中扩增到ermb基因,其余未能检测到ermb或mefA基因。 相似文献
5.
52株不同淡水鱼类维氏气单胞菌耐药表型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细菌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测定共获得52株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52株维氏气单胞菌对11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52株维氏气单胞菌存在比较严重的耐药性,且不同地域分离的维氏气单胞菌菌株对常用的抗菌药物的MIC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对庆大霉素、阿莫西林、红霉素全部耐药;对阿米卡星、磺胺间甲氧嘧啶和阿奇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8.08%、94.23%和84.62%;其次是环丙沙星、强力霉素和恩诺沙星,耐药率分别为78.85%、71.15%和71.15%;氟苯尼考和氯霉素的耐药率最低,为15.38%和11.54%;且所分离菌株均为多重耐药,分别为6重耐药、7重耐药、8重耐药、9重耐药和10重耐药。其中7重耐药和8重耐药分布最广,分别21.15%和40.38%。 相似文献
6.
7.
本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鱼源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A、tetC、tetM)、磺胺类耐药基因(sul1、sul2、sul3)和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ph(3')-Ⅲa、aac(6')-Ⅰb、ant(3')-Ⅰa、aac(3)-Ⅱa),并采用κ-B法检测该菌对14种抗生素的耐药表型。结果表明,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8种耐药基因(tetC、tetM、sul1、sul2,aph(3')-Ⅱa、aac(6')-Ⅰb、ant(3')-Ⅰa、aac(3)-Ⅱa)被检测出,而tetA、sul3基因未被检测出。该菌株对复方新诺明、磺胺异恶唑、红霉素、利福平、洁霉素和头孢噻吩6种抗生素耐药,对氟哌酸、氟苯尼考和头孢曲松等8种抗生素敏感。这为治疗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引起的鱼病积累了资料。 相似文献
8.
9.
广东水禽源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及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调查广东地区水禽源大肠埃希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现状和耐药基因的流行情况,探索大肠埃希菌的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型与耐药表型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琼脂梯度稀释法测定251株广东地区水禽源大肠埃希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性和采用PCR方法检测耐药基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对链霉素耐药较严重,鸭源和鹅源的耐药率分别为81.58%和75.43%,对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较敏感,耐药率分别为25%和54.86%,对阿米卡星最为敏感,其中鸭源的菌株耐药率仅为1.32%。PCR方法检测显示,aadA1和aph(3′)-1检出率较高,为84.6%和91.9%,表明携带aadA1和aph(3′)-1耐药基因的水禽源大肠埃希菌在广东地区呈流行趋势。耐药基因型与耐药表型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耐药基因rmtB的携带与4种药物(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卡那霉素和壮观霉素)耐药株的产生具有显著相关性,表明耐药基因rmtB对大肠埃希菌耐药株的产生起重要的作用。本试验结果可为指导广东地区水禽大肠埃希菌病的临床用药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大肠埃希菌的耐药基因提供相关的数据。 相似文献
10.
鸡白痢沙门氏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亚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鸡白痢沙门氏菌的耐药表型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基因亚型,分别采用微量稀释法及PCR扩增、测序比对法对8株分离自河南的鸡白痢沙门氏菌进行耐药表型检测及ESBLs基因亚型分析.结果显示,8株鸡白痢沙门氏菌对氨苄西林、三代头孢、氟苯尼考、恩诺沙星等耐药较为严重,仅对头孢噻呋/舒巴坦(2∶1)、头孢哌酮/他唑巴坦(4∶1)和头孢吡肟高度敏感.PCR检测表明8株受试菌共检出TEM-1(6株)、CTX-M-65(3株)、CTX-M-90(1株)、OXA-1(2株)和OXA-10(1株)5种基因亚型,其中CTX- M-90为国内外首次检出并命名.CTX-M-90的氨基酸序列与CTX-M-14和CTX-M-65相比均仅发生了1处氨基酸变异(80Ala→ Val或275Arg→Ser),故CTX-M-90亚型属于CTX-M-9亚群.结果提示8株鸡白痢沙门氏菌不仅多重耐药严重,而且携带的ESBL基因型复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