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8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完全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畜牧兽医 | 351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7年 | 3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24篇 |
2011年 | 16篇 |
2010年 | 19篇 |
2009年 | 23篇 |
2008年 | 24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23篇 |
2005年 | 25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中草药对大肠埃希氏菌的抑菌试验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笔者将采于梵净山地区的二十四种中草药作大肠埃希氏攻的抑菌试验,发现“红花酢浆草”抑菌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2.
3.
牦牛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病的诊断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西藏那曲地区牦牛发病死亡数量较大,本病症状与大肠埃希氏菌病极为相似。通过对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观察,细菌学、血清学检查鉴定,动物回归试验,首次证明引起那曲地区牦牛死亡的病因是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所致。 相似文献
4.
中草药消除大肠埃希氏菌耐药性及耐药质粒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系统鉴定和药敏试验的基础上,对9株大肠埃希氏菌多重耐药菌株进行而药基因定位,结果表明有4株菌株的氨苄青霉素基因位于质粒上。通过对中草药煎煮、水蒸气蒸馏等方法提取其有效成分,对耐药大肠埃希氏菌进行耐药性消除试验,结果发展大蒜油等对大肠埃希氏菌氨苄青霉素耐药性有消除作用;鱼腥草、紫草等对大肠埃希氏菌庆大霉素而药性及耐药质粒有消除作用,消除率分别为2.98%和4.20%。 相似文献
5.
6.
7.
55株猪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猪的传染性疾病的总称。由于致病源大肠杆菌的血清型不同和猪的年龄、生理机能和免疫状态等差异,引起的常见疾病可分为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猪水肿病三种[1]。猪大肠杆菌病在世界各地均存在,仔猪黄、白痢为猪场中最常见的传染病[2],发病率、死亡率均居仔猪疫病之首,给养猪业带来极大危害和经济损失[3]。大肠杆菌病发生后多采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使得大肠杆菌病得到一定的控制。但是,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及不合理使用,细菌耐药性日益严重,特别是多重耐药性问题更加突出[4,5,6]。为了解和掌握本地区猪大肠… 相似文献
8.
9.
克拉维酸强化的阿莫西林对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克拉维酸是一种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阿莫西林同时应用时使得通过产生β-内酰胺酶对阿莫西林耐药的大多数细菌重新成为敏感菌。对来源于鸡、猪的共31株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表明,70%以上菌株对阿莫西林耐药;克拉维酸与阿莫西林联合使用使MIC显著下降;与单一使用阿莫西林相比,头孢氨苄青霉素对大多数分离菌的MIC较低。 相似文献
10.
成都地区鸡大肠杆菌病病原分离鉴定及血清型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试验从成都及毗邻十二个县(市)部分养鸡场(户)送检的疑似鸡大肠杆菌病的病鸡中分离出的543株鸡致病性大肠埃希氏病,取其中69株进行血清型鉴定,其血清型分别为O78:K80,O55,O2,K3,O8:K40,O125:K70,O1:K1,O26:K60,O142:K86,O29,K127a:K63及O164。其中O125:K70,O142:K86及O127a:K63血清型的E,Coli使鸡致病的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