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1篇 |
国内免费 | 34篇 |
完全免费 | 17篇 |
专业分类
畜牧兽医 | 652篇 |
出版年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25篇 |
2013年 | 16篇 |
2012年 | 41篇 |
2011年 | 48篇 |
2010年 | 23篇 |
2009年 | 38篇 |
2008年 | 62篇 |
2007年 | 44篇 |
2006年 | 34篇 |
2005年 | 27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20篇 |
2002年 | 21篇 |
2001年 | 23篇 |
2000年 | 21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喹乙醇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与合理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谢麟 《兽药与饲料添加剂》1999,4(2):25-27
喹乙醇(Olaquindox)是国家批准使用的、价廉、有很好抗菌促生长作用的饲料添加剂,用于4月龄以内的猪,家禽不宜使用;鱼和其它动物要慎用。喹乙醇及其复方制剂(含喹乙醇中草药复方制剂)用于临床治疗应注意剂量、疗程和屠宰/上市前体药期的控制。要重视喹乙醇的蓄积毒性作用及其残留肉食中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有关喹乙醇的致突变性问题仍须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5.
鲤鱼急性喹乙醇中毒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试验对鲤鱼进行了喹乙醇急性中毒的病理学研究。喹乙醇对鲤鱼 (60± 5g)口服给药的LD50 为 :32 4 9 4mg/kg体重。中毒鱼表现出特征性的“应激性出血症” ,鳍条基部、嘴部和腹部充血、出血发红 ,肠道排出白色半透明粘液便 ,临死前出现明显的神经症状。病理组织学上 ,肝脂肪变性或水泡变性及凝固性坏死 ,肾上腺空泡变性 ,肠呈卡他性肠炎 ,肾小管上皮细胞、心肌纤维空泡变性 ;鳃小片水肿 ,上皮增生、变性、坏死和脱落。超微结构上 ,心肌、肝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线粒体肿胀 ,嵴断裂、溶解 ,肝细胞内糖原颗粒减少。中毒早期肠上皮微绒毛断裂 ,脱落 ,随着病程的发展肠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 相似文献
6.
黄霉素与喹乙醇组合对鲤鱼生长性能和耐运输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试验选用健康正常体重为 100g左右的鲤鱼 180尾,随机平均分成 4组,每组设 3个重复。试验设 4种处理,即基础饵料组(对照组)、基础饵料+ 3mg/kg黄霉素+ 30mg/kg喹乙醇、基础饵料+ 30mg/kg喹乙醇、基础饵料+ 3mg/kg黄霉素(即 A、 B、 C、 D4种处理组),试验分前、后期进行,前期进行了 60d(鱼的体重为 100g~ 200g),后期进行了 90d(鱼的体重为 200g~ 500g)。研究结果表明:黄霉素可以显著提高鲤鱼的生长速度和饵料利用率( P<0.05),这种作用前期比后期更明显;黄霉素和喹乙醇在生长前期没有组合效应( P>0.05),但是在生长后期则有极显著的组合效应( P<0.01);在鲤鱼饵料中添加 3mg/kg黄霉素或者 3mg/kg黄霉素+ 30mg/kg喹乙醇对鲤鱼的耐运输能力没有影响。黄霉素可以作为一种有效、安全的添加剂在鲤鱼饵料中使用。 相似文献
7.
喹乙醇在鸡组织的消除及残留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报道鸡多次内服(30mg/kg,每隔12h1次,连用6次)及单剂量内服(120mg/kg)喹乙醇在肝、肾、肌肉及脂肪4种组织中的消除及残留的研究。用乙睛-乙酸乙酯(3/2,V/V)提取组织中的药物,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组织中喹乙醇的浓度。色谱条件:C_(18)-ODS柱(25cm×4.6cm);流动相为甲醇-水(15/85,V/V);流速1.0m/min,紫外检测波长260nm。鸡多次内服喹乙醇,于第6次给药后在肝、肾、肌肉及脂肪中药物的消除半衰期分别是4.32、4.54、3.31及3.03h。若规定组织中喹乙醇的最高残留限量0.001mg?kg为可食用,则休药期应为2.5d。内服单剂量喹乙醇(120mg/kg)后在肝、肾、肌肉及脂肪中药物的消除半衰期分别是16.16、15.19、12.37及11.00h,若规定食用组织中喹乙醇的最高残留限量为0.001mg/kg,则休药期应为8.56。结果表明,鸡内服中毒剂量的喹乙醇(120mg/kg)显著减慢其在体内的消除,而延长在组织中的消除半衰期及残留时间。 相似文献
8.
喹乙醇在鸡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及组织浓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对24只健康石岐杂中鸡单剂量内服(30mg/kg)和静注(20mg/kg)喹乙醇作了药动学分析,对32只健康石岐杂中鸡单剂量内服喹乙醇(30mg/kg)作了组织浓度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间血浆和组织的药物浓度。喹乙醇静注给药后的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用房室分析法、内服给药后的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用统计矩理论非房室分析法处理。经计算所得的主要动力学参数如下,内服:t1/2 ka 0.64±0.10h,t1/2 ke 1.25±0.06h,AUC_(po) 68.84±3.12mg/L·h;静注:t1/2α 0.27±0.02h,t1/2β 1.72±0.03h,Vd 0.56±0.05L/kg,CL_B 0.23±0.01L/kg/h,AUC_(iv) 87.20±1.58mg/L·h。生物利用度F为52.99±2.32%。组织浓度测定结果表明,喹乙醇在肌肉、肝、肾、脾、肺的浓度较低,给药后24小时,这五种组织中喹乙醇的残留已低于检测限(0.2μg/g)。喹乙醇在鸡体内的吸收、分布、消除均迅速。 相似文献
9.
断乳仔猪早期日粮中添加喹乙醇和稀盐酸的试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动物胃肠道内必须维持适度的酸环境才能使蛋白质在肠道内消化吸收效果最佳 ,如 ,奶类蛋白质需要pH4 .0 ,豆粕蛋白在pH3 .5以下可以充分吸收 ,刚断乳的仔猪消化机能尚未完善 ,消化酶和胃酸分泌不足 ,对饲料中的蛋白质很难消化吸收完全。稀盐酸可以造成胃内酸环境 ,弥补胃酸不足激活胃蛋白酶。从而达到促进动物生长 ,提高饲料利用率的目的 ,喹乙醇为广谱抗菌剂 ,可以较为有效的抑制消化道内有害菌群的繁殖 ,改善物质代谢 ,促进营养消化吸收。为了探明稀盐酸和喹乙醇合用对早期断乳仔猪的影响效果 ,我们于1 997年在尾山种猪场对早期断乳仔… 相似文献
10.
利用高产牧草柳枝稷生产清洁生物质能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
介绍了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生物学特性和近年来国内外利用其生产清洁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柳枝稷原料预处理和进行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工艺过程.研究表明,由于低地型柳枝稷生产力高,作为转化燃料乙醇的专门能源植物极有潜力;球磨预处理、酶解和稀酸结合预处理柳枝稷对于发酵转化燃料乙醇效果显著.转化柳枝稷木质纤维素效率高的工程菌主要有重组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运动发酵单孢菌Zymomonas mobilis、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重组肠杆菌的基因重组菌株KO11,能将葡萄糖和木糖发酵为乙醇,乙醇产率为理论值的103%~106%.酿酒酵母的重组工程菌种E2在木糖培养液中厌氧转化木糖效率达1.1 g/(g·h).对柳枝稷燃料乙醇生命周期分析发现,柳枝稷燃料乙醇短期内能够减少57%温室气体排放.在我国利用柳枝稷生产燃料乙醇是一种可行的清洁能源产业,能够同时起到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农业和草业产业结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