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9篇
  7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4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猪水肿病多发于春秋季节,其死亡率高达90%以上,影响着养猪业的生产。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脸部、眼睑水肿,并表现出神经症状。剖检可见皮下、胃黏膜及肠黏膜等多处组织水肿、有液体渗出。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重点在于预防。  相似文献   
2.
赤霉素浓度对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公农1号紫花苜蓿和呼伦贝尔黄花苜蓿2种苜蓿品种为材料,采用培养皿纸上发芽法,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以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对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公农1号紫花苜蓿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速度以及根长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赤霉素浓度为50 mg/L时效果最好;呼伦贝尔黄花苜蓿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速度以及根长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增加表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赤霉素浓度为200 mg/L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北方草地及农牧交错区草地植被碳储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草地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平衡中有重要的意义,草地植被碳库及其变化机制研究是植被生态学的重要命题。本文研究北方草地和农牧交错区草地植被碳密度及其空间格局,解析不同区域草地植被碳密度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了气候、土壤、放牧等因素对地上地下植被碳库的相对贡献。【方法】 基于2002—2009年北方草地及农牧交错带草地植被调查数据,结合同期MODIS/NDVI遥感影像和1﹕100万草地类型图,建立了我国主要草地类型的生物量估算模型;整合野外考察数据和前人研究结果,探讨了研究区地上地下生物碳库及其空间格局;基于研究区255个县级行政单元,分析了不同类型草地植被碳库与气候要素、土壤要素及家畜承载量的关系,应用一般线性模型(GLM)解析了不同影响因素对草地碳密度的相对贡献。【结果】 (1)北方草地与农牧交错区草地地上平均生物碳密度为36.9 g C·m-2,地下生物碳密度为362.9 g C·m-2,地下生物碳密度高于地上10倍,均呈从东到西递减的趋势,频率分布图基本服从对数正态分布,不同草地类型的生物碳密度存在明显差异;(2)整个研究区及草原亚区、荒漠亚区、农牧交错亚区内,地上生物量与年降水量(MAP)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年均气温(MAT)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黏粒含量(Clay%)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砂粒含量(Sand%)呈显著负相关,整个研究区家畜承载量与草地地上生物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3)一般线性模型(GLM)分析结果表明,年平均降水量(MAP)、年均气温(MAT)、土壤黏粒含量(Clay%)、放牧强度对地上生物量空间变异的解释率分别达到29.6%(P<0.001)、5.8%(P<0.001)、0.8%(P<0.05)、1.3%(P<0.001);地下生物量的空间变异主要来自于年降水量(MAP)、年均气温(MAT)、土壤砂粒含量(Sand%),对方差的解释率分别达到12.1%(P<0.001)、6.8%(P<0.001)、1.9%(P<0.005),放牧强度没有明显贡献。【结论】 气候条件尤其是年降水量是草地生物量碳库的主要影响因素,但对地上生物量影响更为明显;土壤质地对植被生物碳库也有显著贡献,尤其对地下生物量的影响更加显著;放牧强度只能解释地上生物量变化的1.3%、对地下生物量没有显著贡献,这一发现意味着气候对生物量碳库的贡献远大于放牧影响。  相似文献   
4.
仔猪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养猪效率的多少,也是衡量和反映种猪场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尤其是对实行自繁自养模式的规模化猪场显得尤为重要,甚至关系到企业的成败。因此,提高仔猪成活率无疑对于提高生猪生产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对仔猪的生理特点、影响仔猪成活率的应激因子及结合实际工作中的实践经验来分析,综合阐述了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几种预防措施,旨在为生产实践提供一定的依据与帮助。  相似文献   
5.
<正>众所周知,母猪的淘汰率直接影响着猪场的生产成绩和经济效益,高淘汰率问题备受养猪生产者关注,因为只有一少部分母猪的胎龄处于生产价值最高的时期。考虑到培育后备母猪的生产成本,Stalder等人研究发现,后备母猪一般要经过3胎生产后才能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要想管理好猪群必须要对科学合理淘汰母猪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生产上的母猪处于最佳的胎龄结构。这需要维持后备猪  相似文献   
6.
试验采用密闭箱技术对呼伦贝尔地区种植的苜蓿人工草地进行碳通量研究,采用反硝化-分解作用模型(DNDC)进行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对苜蓿人工草地CO2通量24h连续观测发现,CO2通量全天变化的平均值(238.15mg/(m2·h)与11∶00(245.32mg/(m2·h)的通量变化值接近,试验从早上9∶00~11∶00进行温室气体的采集方法合理、可行;在整个生长季变化表明,7、8月CO2通量变化较显著(P0.05),且受到降水的影响较大,伴随降水的发生,CO2通量会发生不同幅度的变化,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对CO2通量有一定的影响(r0.45,P0.05);通过DNDC模型的模拟,能较好的反映苜蓿人工草地CO2通量的变化情况,但模拟结果数值普遍有些偏高。  相似文献   
7.
呼伦贝尔地区不同多年生牧草根系形态性状及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5个豆科苜蓿属(Medicago)品种和2个禾本科牧草(羊草(Leymus chinensis)、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为材料,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根系类型多年生牧草的根系形态性状及分布。结果表明:羊草、无芒雀麦地下生物量及体积均高于苜蓿,在水平空间上羊草、无芒雀麦比苜蓿分布更为广泛,垂直空间上苜蓿、羊草、无芒雀麦均集中分布在0~20cm土层;无芒雀麦地下生物量、体积均高于羊草,且根系在垂直空间分布上更集中在土壤表层;‘呼伦贝尔’黄花苜蓿(M.falcate L.‘Hulunbeier’)根系更侧重于侧根的生长、发育,垂直空间上分布也更接近土壤表层,形态及分布与其他苜蓿品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锡林浩特市草地载畜量及草畜平衡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北方典型代表区域--锡林浩特市为例,利用GRAZFEED模型,模拟了不同月乌珠穆沁羊在没有补饲的情况下的体质量的变化以及气候因子对其体质量的影响;同时结合统计资料对锡林浩特市各苏木的草地载畜量及草畜平衡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7-9月乌珠穆沁羊体质量日均增质量约8.7 g,其他月体质量及膘情具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若要维持体质量或增质量,需额外补充饲料。气候因子也是影响乌珠穆沁羊产出的一个重要因子,4、10月气温较低,乌珠穆沁羊需付出额外的能量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在没有补饲的情况下,锡林浩特市除了达布希勒图苏木5-9月的载畜量可做进一步调整外,其他苏木均已超过其能承受的最大载畜量,或者说草畜已经严重失衡。锡林浩特市各苏木畜牧业要得到健康持续的发展,还需进一步的进行调控和管理。草地和牲畜要得到双赢的发展,需出栏一部分牲畜,或加大对牲畜的补饲量。  相似文献   
9.
高光谱遥感在草原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高光谱遥感在植被研究中经常用到的重要处理方法,评价了近期有关高光谱遥感在植被应用方面的进展,总结了高光谱遥感在草地上各个方面的作用,重点介绍高光谱遥感在草地生物量估算、草地物种识别与分类、生物化学成分估测等方面的应用,并探讨了高光谱草地遥感的前景及发展趋势,随着各种新技术的不断引入,包括数字摄影技术、GPS的引入及各种数据处理方法运用等.利用高光谱遥感进行草原定量分析、动态监测的精度将进一步提高,高光谱遥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氮肥和化学调控对小麦品质的调节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氮肥和化学调控对小麦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和化控处理对籽粒蛋白组分和加工品质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与180kg/hm2的施氮量相比,施氮270kg/hm2显著提高了清蛋白、干湿面筋含量以及面粉吸水率,但增氮肥不利于球蛋白和醇溶蛋白含量的提高;与对照相比,起身期喷施麦巨金对蛋白组分和加工品质有明显的正调节效应,其中对清蛋白、干湿面筋含量和吸水率的影响达显著水平;喷施乙膦水剂有利于粉质参数的改善;喷施多聚氨基酸钾盐对沉降值和吸水率有一定的正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