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太公鱼(Hypomesus nipponesisMcallister)是一种小型经济鱼类,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亚洲和北美洲沿岸。我国的西太公鱼是从日本移植来的,分布于鸭绿江、大洋河。大连市大西山、王家店水库也有分布。过去,Sato,R·(1952)报道过池沼公鱼(H·olidus)早期生活史,O·F·Gritzenko 等(1983)对公鱼属分类及形态作了研究;解玉浩(1984)对水丰水库公鱼作了生物学研  相似文献   
2.
对大连地区养殖的日本对虾暴发性疫病作了调查,分析了病因及危害,提出了预防措施,认为应进一步加强对水生生物的检疫。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13座水库的若干生态学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笔者1981—1985年间对辽宁省水库生态学研究的部分结果,旨在初步了解辽宁省水库的某些生态学过程。 1 水库概况 辽宁省这13座水库的形态、自然环境相差悬殊(见表1)。降雨量在西部的大清沟和东方红水库较少,而东南部的铁甲和合隆水库较大。光照自西向东减弱。这些水库中浑江和大伙房属较深的山谷型水库,合隆、东方红、疙瘩楼和团结属平原型水库,其余介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4.
鱼类细胞培养技术是研究鱼类病毒学和细胞生物学的重要基础。自Clem等(1961)建立的GF—1细胞株问世以来,据Wolf和Mam(1980)统计,来自冷水性和温水性真骨鱼类组织的细胞系已有61种。80年代以来,我国又有许多新的鱼细胞系相继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5.
铁甲水库陆封银鱼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鱼是小型经济鱼,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越南及苏联远东水域,我国约14种,是江湖渔业的重要捕捞对象。近几年来,随着太湖短吻银鱼在滇池移植的成功,银鱼更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水库鲢鳙鱼产力的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对辽宁58座水库调查的基础上,根据Fuzy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筛选的结果,采取了国内外实践证明效果较好和比较流行的评估鱼产力的模型,以现实连续五年的最高渔获量和浮游生物数据作为自变量,计算了其间的相关显著程度。认为形态土壤学指数(MEI)效果最佳;形态流域指数(MDI)在水库交换率大的地区使用时,应当增加径流深度与MDI组成复回归分析。本文用形态土壤学指数和浮游生物两个变量,以吉林省高产的海龙水库对比,求出43座水库可能达到的鱼产量。高产量达100kt/km2,低产者亦在10t/km2以上。  相似文献   
7.
辽宁某种鱼场从日本民间引进虹鳟鱼发眼卵,鱼苗上浮时暴发流行病,发病急,死亡快,死亡率达90%以上,连续几年春季鱼苗上浮时,都有这种急性传染病发生,死亡非常严重,有时上浮的稚鱼全部死亡,致使该场几年鱼苗生产中断,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89年我们为此进行了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的调查,用CHSE—214细胞从发病濒死的稚鱼中分离到一株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nosis Virus简称IPNV),其行态学特性,理f{二性和生物学特性与国外IPNV的相关报道基本一致,新分离的IPNV(代号IPNV—5)在CHSE,PG,RTG—2等细胞上增殖良好,且可引起良好的病变,病毒滴度达10~(5(?)5)TCID50/0.05ml,通过血清中和试验和ELISA检测,新分离的病毒可鉴定为IPNV—SP株,病毒对乙醚不敏感、耐酸,耐碱,对热比较稳定,0.5%的胰蛋白酶不能完全灭活,病毒的复制不受FUDR的抑制,电镜观察,病毒粒子存在细胞质中,病毒颗粒呈二十面体,无囊膜,92个壳粒,直径为67nm,属RNA病毒。将分离到的病毒回归缝康的虹鳟稚鱼苗,有明显的感染力并能复制出与天然发病时有相同的症状和死亡率,将死亡鱼病料接种CHSE细胞回收到了IPNV。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了辽宁沿海池养虾病初步调查结果,分析了病因、症状及流行情况,共发现虾病12种。  相似文献   
9.
10.
魟鳟鱼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某种鱼场从日本引进魟鳟鱼发眼卵,鱼苗上浮时暴发流行病,发病急,死亡快,死亡率达90%以上,连续几年春季鱼苗上浮时,都有这种急性传染病发生,死亡非常严重,有时上浮的稚鱼全部死亡,致使该场几年鱼苗生产中断,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989年,我们进行了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的调查,用CHSE—214细胞从发病濒死的稚鱼中分离到一株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Infectious Pancre-atie Necrosis Virus简称IPNV),其形态学特性、理化特性和生物学特性与国内外IPNV的相关报道基本一致。新分离的IPNV(代号IPNV—5)在CHSE、PG、RIG—2等细胞上增殖良好,且可引起良好的病变,病毒滴度达10~(5.5)TCID_(50)/0.05ml,通过血清中和试验和ELISA检测,新分离的病毒可鉴定为IPNV—SP株,病毒对乙醚不敏感,耐酸,耐碱,对热比较稳定,0.5%的胰蛋白酶不能完全灭活,病毒的复制不受FUDR的抑制,电镜观察病毒粒子存在细胞质中,病毒颗粒呈二十面体,无囊膜,直径为67nm,属RNA病毒。将分离到的病毒回归健康的魟鳟稚鱼苗,有明显的感染力并能复制出与天然发病时相同的症状和死亡率,将死亡鱼病料接种CHSE细胞回收到了IPN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