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1篇
综合类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为比较新发蝙蝠流感病毒H17N10亚型与禽流感病毒H9N2亚型的M蛋白(包括M1和M2蛋白)的免疫原性,分别构建两种亚型流感病毒M1、M2的原核表达载体和真核表达载体,利用前期反向遗传学技术拯救获得两种重组病毒感染MDCK细胞,并分别与相应的单抗或多抗进行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鉴定。结果显示,两种亚型病毒的M1蛋白的原核表达产物均与M1多抗反应,均不与2株M1单抗反应;拯救的两种重组病毒感染细胞后及其M1蛋白的真核表达产物均与M1的单抗5F2反应,不与单抗3G8及M1的多抗反应,两种亚型的结果一致;而两种亚型的M2蛋白通过与单抗和多抗反应,出现了不一致的结果,M2的单抗仅与蝙蝠流感病毒M2的原核表达产物反应,不与H9N2禽流感病毒M2的原核表达产物反应,M2的多抗则反之;且M2的多抗仅与H9N2禽流感M2的真核表达产物以及拯救病毒反应,均不与蝙蝠流感病毒M2的真核表达产物及拯救病毒反应。本研究证实这两种亚型流感病毒的M2蛋白之间确实存在免疫原性的差异,并且筛选到了可以区分蝙蝠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的M2抗体,为进一步研究流感病毒M蛋白相关的生物学机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刺蒺藜草在我国的适生区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基于MaxEnt模型,依据气候、海拔、人类活动等不同层面的12个环境变量建立刺蒺藜草适生性预测模型,模型AUC值高于0.9,表明模型结果可靠。预测显示:我国刺蒺藜草非适生区占73.66%;低度适生区占18.24%;中度适生区占5.11%;高度适生区占2.99%。其中广东、广西、海南几乎全境,福建、台湾、云南的大部分地区为中、高度适生区,具有最大的传入定殖风险。通过预测模型可以看出,bio_1(最冷季度平均温度)、hf_3geo(人类足迹)、bio_8(最暖季度降水量)和bio_4(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等4个环境变量对刺蒺藜草在某地适生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拜泉县富强镇农民高长河早在10年前,就改变散养牛的传统式饲养方法,采取“短拴绳、槽喂养,直线育肥”的饲养方法,以酒糟、秸秆、豆饼水等为饲料,使牛吃了睡、醒了吃,饱食终日,只三四个月,就出栏上市了。近几年,拜泉县积极推广这种“精养舍饲,直线育肥”的方法,引导全县农民圈养黄牛、肉牛;同时还扩大高产高效的玉米大垄双行覆膜种植面积,确保养畜户有充足的饲料。采用“精养舍饲,直线育肥”的新养牛方法,牛出栏快,而且免去雇用“牛倌”放牧,降低了饲养成本,又有利于保护和发展草原。拜泉镇下岗职工曹以华年养殖肉牛700多头,他利用“…  相似文献   
4.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病毒性腹泻(bovine viral diarrhea,BVD)和黏膜病(mucosal disease,MD)均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感染引发的传染病,严重威胁世界养牛业的发展。文章概述了BVDV分型及其分子生物学特征,并从急性感染、经胎盘或子宫感染、持续性感染和黏膜病4个方面总结了近期国内外BVDV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根据序列保守性及是否致细胞病变可将BVDV分为两种基因型和两种生物型,其中,新发现的"HoBi"株归类为瘟病毒属。BVDV基因进化很快,基因组编码4种结构蛋白和8种非结构蛋白,编码蛋白在病毒的复制、翻译及在宿主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BVDV致病机制复杂,急性感染会造成病毒血症、繁殖障碍、免疫抑制等,急性感染牛发生腹泻的原因与BVDV感染胃肠道的肌层、黏膜下层并干扰肠道神经的正常功能相关,非致细胞病变型(NCP)BVDV是造成急性感染的病因。胚胎感染BVDV取决于病毒首次侵袭时胎儿在子宫内的生长阶段。NCP型BVDV具有抑制胎儿体内产生Ⅰ型干扰素的能力,致使该病毒在宿主中得以生存并形成持续性感染牛,当持续性感染牛再次感染与NCP型BVDV高度同源的致细胞病变型(CP)毒株时直接诱发黏膜病。两种生物型的产生是发生持续性感染和黏膜病的重要因素,NCP型可向CP型BVDV进行转化。本综述有助于发现控制BVD-MD传播的新途径,为消灭该病和新型疫苗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摘要:选用BamH Ⅰ、Kpn Ⅰ、Pst Ⅰ、EcoR Ⅰ、Xba Ⅰ、HindⅢ等6种限制性内切酶对EDS两病毒内蒙古地区分离株(N3、B4)和参考株(AV-127)病毒基因组DNA进行酶切分析,均产生4,5,9,4,2和10条DNA片段,而且N3、B4株与参考株病毒基因组DNA之间的酶切图形、片段大小也十分相似,从分子水平上证实N3、B4株是EDS两病毒,同时也说明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法是检测EDS76病毒的一种简便快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已报道的腺病毒DNA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核苷酸引物,引物间隔约630bp。用该引物对EDS76病毒内蒙古分离株(N3,N4)和参考株(AV-127)核酸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结果,均扩增出了约630bp的特异性DNA片段。所建立的PCR方法可检出100pg的样品模板。结果表明,此PCR方法是检测EDS76病毒的一种简便快速、特异性强和灵敏度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感染牛单核巨噬细胞后的免疫机理,采用Ficoll-Hypaque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再经贴壁培养获得单核巨噬细胞。应用Griess法检测接种IBRV后6、12、24、48h时间段的牛单核巨噬细胞分泌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显示,单核巨噬细胞感染IBRV后产生NO的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攻毒24h时巨噬细胞产生NO的量达到最高水平(607.87μmol/L)。结果表明,IBRV感染可以对单核巨噬细胞分泌NO的量产生影响,这可能和IBRV引起的致病机理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为深入研究单核巨噬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免疫学功能提供材料.应用牛淋巴细胞分离液从牛外周血中分离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的RPMI 1640营养液培养5d,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单核巨噬细胞表面特征性标志CD14.结果表明,获得的贴壁细胞具备巨噬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及免疫表型.通过形态学观察和流式细胞术鉴定可知,该试验成功获得了牛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  相似文献   
9.
周伟光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23(11):199-201,217
详细介绍了Hone/Zope内容管理系统的含义、基本特征及安装过程。深入地探讨了利用Hone/Zope内容管理系统构建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的内容和利用这个平台为广大读者提供信息服务的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周伟光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24(11):190-192,208
随着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存贮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在全球的普及,以及GPS、3G等移动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图书馆作为一个信息的载体,同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推出多种多样的服务手段,已成为图书馆外延服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