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本文探讨了通过微生物制剂在上海地区大棚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的定期使用,确保了整个养殖周期的良好水质和养殖动物的体质,增加单产。 相似文献
2.
3.
监测并分析了单独或组合加入光合细菌、益生菌(酵母与乳杆菌)和芽孢杆菌后,对虾养殖池凌晨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氮的变化。试验分为6组,即3个单独添加组(益生菌组、芽孢杆菌组、光合细菌组)和3个组合添加组(光合细菌与芽孢杆菌组、益生菌与芽孢杆菌组、光合细菌与益生菌组)。结果表明,添加微生物制剂后,益生菌组、芽孢杆菌组、光合细菌与芽孢杆菌组、益生菌与芽孢杆菌组池塘水体中总氨氮水平提高了41%~99.8%;而光合细菌组、光合细菌与益生菌组无显著性变化,但亚硝酸氮水平有所升高(107%~210%)。单独添加组水体中总氨氮水平的变化强弱顺序为芽孢杆菌>益生菌>光合细菌,组合添加组为芽孢杆菌与益生菌组>芽孢杆菌与光合细菌组>益生菌与光合细菌组。试验期间各组养殖池中总氨氮浓度为0.51~1.94 mg/L、亚硝酸氮水平为0.016~0.096 mg/L,均在安全浓度以下,说明添加微生物制剂未引起池塘氨氮和亚硝酸氮的毒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河蟹(Eriocheir sinensis)育苗池中添加微生物制剂调控水质,降低育苗过程中的用药和换水量,提高幼体的变态率.在试验组中分别添加光合细菌和芽孢杆菌及二者混合制剂,与批次的对照池进行比较.试验组的水质状况均好于对照组,幼体变态率平均提高了20%,抗生素等药品使用量平均减少85%,病害发生率平均降低31%,对照组的换水率为485%,而微生物制剂处理组均为150%,平均减少换水量56%,生产成本平均降低21%.微生物制剂在河蟹育苗中能有效控制氨氮等有害物质,降低换水成本,减轻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