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10篇
  免费   622篇
  国内免费   741篇
林业   873篇
农学   1086篇
基础科学   464篇
  1403篇
综合类   4738篇
农作物   538篇
水产渔业   250篇
畜牧兽医   850篇
园艺   311篇
植物保护   26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197篇
  2021年   282篇
  2020年   255篇
  2019年   228篇
  2018年   178篇
  2017年   407篇
  2016年   468篇
  2015年   382篇
  2014年   589篇
  2013年   595篇
  2012年   1046篇
  2011年   964篇
  2010年   796篇
  2009年   732篇
  2008年   613篇
  2007年   641篇
  2006年   479篇
  2005年   358篇
  2004年   249篇
  2003年   211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齐斌文 《绿色科技》2021,(6):202-204,218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食用菌多糖抗运动疲劳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食用菌多糖提取方法不同而食用菌多糖的提取率也不相同,超声波法+复合酶法及微波法提取食用菌多糖提取率较高,2种方法科学合理的结合提取食用菌多糖以及不同产地、品种和不同部位提取率是未来学者们需要研究的领域;目前,只是对极少部分食用菌多糖抗运动疲劳进行了研究,研究对象(动物)、模型、指标、评价单一而没有确定最佳剂量的时间而没确定的量。为此,提出了未来应加强和重视食用菌多糖抗疲劳运动多食用菌、多对象(尤其是人)、多模型、多指标、多评价、最佳剂量的研究以及量-效、构-效关系的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传统的酸性酚—异硫氰酸胍—氯仿一步提取法,比较分析多种优化操作步骤,摸索出一种高质量提取体质量为80~150 g草鱼肠系膜脂肪组织总RNA的改良方法。试验结果显示,相较于肝脏、脾脏、肠道等脏器组织,草鱼肠系膜脂肪组织RNA丰度低,且极易在样品前处理阶段出现顽固性降解问题。探索发现,将取样量增至约30 mg,可提升RNA产量以满足常规试验需求。针对降解难题,改良常规的样品前处理技术流程,采用鲜样液氮速冻,冻样直接放入TRIzol试剂中裂解,并即刻进行长时间机械匀浆,时长约3 min等核心操作步骤,可显著降低脂肪组织样品RNA的降解。Agilent生物分析仪检测结果显示,改良方法提取的草鱼肠系膜脂肪组织RNA完整度高,关键RIN值为8.7~9.0。研究推测,长时间机械匀浆所形成的持续剪切冲击力或许有助于TRIzol试剂中的异硫氰酸胍等成分突破油滴阻碍而有效抑制内源性RNA酶。本方法提取的草鱼脂肪组织总RNA质量可满足高通量转录组测序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充分利用牡丹籽粕中杀虫抑菌等作用成分,确定不同浓度牡丹籽粕提取液对连作土壤性质的影响。本研究通过结合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土壤化学性质分析方法及小麦全蚀病室内生物活性测定方法,确定了牡丹籽粕中有效成分最优提取条件为60%乙醇浓度、120 W超声功率、50℃提取温度;发现牡丹籽粕提取液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降低连作土壤pH、改善土壤碱性,对土壤养分中有机质含量、全氮、碳氮比、全磷、灰分均表现出低浓度促进作用,高浓度抑制作用“低促高抑”作用,并有益于真菌、放线菌数量及纤维素酶和脲酶活性的增加;此外,牡丹籽粕提取液浓度为0.8 mg/mL (T4)时,其对小麦全蚀病治疗作用防效达63.42%。本研究结果可为牡丹籽粕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及植物源环保型杀菌剂的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酶法预处理结合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方式,最大程度地提高了花生壳总黄酮的得率,并优化大孔树脂纯化工艺,提高了有效成分的纯度。花生壳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花生壳粉与水混合,半纤维素酶与木聚糖酶按1:1(m/m)复配,用量0.25‰,50℃酶解30 min后,按料液比1:20(m/V)加入乙醇至终浓度60%,于功率1000 W,55℃超声波辅助提取60 min,花生壳总黄酮的得率约为2.5%。选用D101型大孔树脂,上样缓冲液为pH 5.0的60%乙醇溶液,洗脱液为pH 10.0的70% 乙醇溶液,上样与洗脱流速为0.75 BV/h和1.5 BV/h。纯化后的花生壳总黄酮和木犀草素的纯度分别为10.54%和5.85%,提高了90%和120%。  相似文献   
5.
太子参须提取物对鸭流感病毒体外试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尝试性探究太子参须提取物对鸭H9N2亚型流感病毒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本文基于TCID50试验检测鸭H9N2亚型流感病毒体外感染不同处理组的MDCK细胞。结果表明,太子参须提取物高低剂量组(75%、25%)和黄芪多糖阳性对照组均对鸭H9N2亚型流感病毒体外生长产生抑制,且太子参须提取物高剂量组(75%)的抑制作用最优。结论:太子参须提取物对鸭H9N2亚型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上的体外增殖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且呈相应剂量关系。  相似文献   
6.
Phosphorus (P) concentrations in needles and leaves of forest trees are declining in the last years in Europe. For a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the knowledge of site specific P nutrition/availability in forest soils is vital, but we are lacking verified simple methods for the estimation of plant available P. Within this study, four soil P extraction methods [water ( ), double‐lactate (Plac), citric acid (Pcit), and sodium bicarbonate ( )], as well as total P content of the soil (Ptot) were tested to investigate which method is best correlated with foliar P concentrations of spruce [Picea abies (L.) H. Karst.] and beech [Fagus sylvatica (L.)]. Mineral soil samples from 5 depth levels of 48 forest sites of the Bavarian sample set of the second National Forest Soil Inventory (BZE II) were stratified according to tree species (spruce and beech) and soil pH (pH < 6.2 and > 6.2), covering the whole range of P nutrition. The extractable amount of P per mass unit of soil increased in the order << Plac < < Pcit, decreased with soil depth, and was higher in soils with pH < 6.2. Citric acid extracted up to 10% of Ptot in acidic soils. Whereas Pcit delivers adequate regression models for P nutrition in the case of spruce (R2 up to 0.53) and beech (R2 up to 0.58) for acidic soils, shows good results for spruce growing on acidic soils (R2 up to 0.66) and for beech on soils with pH > 6.2 (R2 up to 0.57). Plac produces adequate models only for beech on high pH soils (R2 up to 0.64), while did not produce acceptable regression models. Ptot seems suitable to explain the P nutrition status of beech on acidic (R2 up to 0.62) and alkaline soils (R2 up to 0.61). Highest R2s are obtained mostly in soil depths down to 40 cm. As and Pcit showed good results for both investigated tree species, they should be considered preferentially in future studies.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测定了阿维菌素对修长蠊螨的亚致死浓度及其对修长蠊螨生存、繁殖发育和捕食能力的影响,并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以不同方式释放修长蠊螨对空心菜根结线虫病的控制效果。阿维菌素对修长蠊螨的3个亚致死浓度LC50、LC30和LC10分别是2%的阿维菌素稀释2082倍、3760倍和8831倍。这3个亚致死剂量的阿维菌素均使修长蠊螨的生存能力、总产卵量和捕食线虫能力显著下降。修长蠊螨被LC50、LC30和LC10 3个亚致死浓度药液处理后,从幼螨发育至成螨时的存活率分别为对照的32.00%、46.00%和72.00%;总产卵量分别是对照的6.23%、17.58%和34.24%;处理2 d后的捕食线虫能力分别是对照的34.70%、53.06%和62.59%;但对卵的孵化率无显著影响。修长蠊螨控缓速释放和直接释放均能减少空心菜根系的根结数量和根结线虫卵囊数量,有效控制空心菜根结线虫的发生。各项防治处理30 d后,修长蠊螨直接释放处理、控缓速释放处理、修长蠊螨和阿维菌素联合施用处理以及仅施用阿维菌素处理的空心菜根际根结数量和线虫卵囊数量,分别比未防治对照处理减少28.97%和64.38%、49.97%和74.43%、81.92%和92.24%以及80.15%和92.69%。所以修长蠊螨控缓速释放的控制效果显著好于直接释放,但是修长蠊螨与阿维菌素联合施用不能提高防效。  相似文献   
8.
伊犁绢蒿种子黏液提取工艺及对畜禽粪便污水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伊犁绢蒿种子遇水能分泌黏液,黏液物质具有良好的保水性、成膜性、增稠性和分散性,可作为新的天然絮凝剂应用于污水处理中。该文就影响黏液提取率的3个因素提取时间、液料比、提取温度进行探讨,同时用所提取的种子黏液对牛、猪粪便污水进行处理。响应面法结果表明,绢蒿种子黏液在该试验条件下的最高提取率为16.76%,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3 h、液料比60∶1、提取温度64 ℃;畜禽粪便废水处理试验表明,牛粪便废水处理在黏液投加量为50 mg/L时,絮凝率为28%和COD去除率为32.7%;pH值等于6时,絮凝率为46%,COD去除率为44.6%。明矾的联合使用对絮凝有显著的效果,絮凝率和COD去除率最大分别为72.3%和61.3%。猪粪便处理过程中,在黏液投加量为20 mg/L时,絮凝率为30.9%,COD去除率为32.7%,在pH值为7时,絮凝率为29.3%,COD去除率为50%,明矾的联合使用下,絮凝率和COD去除率最大分别为62.6%和68.3%,达到了预想的处理效果。研究可为伊犁绢蒿种质资源在畜禽粪便污水处理方面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随着植物源农药的发展,具有优良农用活性的禾本科植物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 (L.) Nash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首先介绍了香根草中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及结构鉴定,列举了其主要挥发物的结构;进而综述了其对二化螟 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 等螟蛾科害虫的引诱作用、家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 等白蚁的驱避及拒食作用、对蚬木曲脉木虱Macrotermes barneyi Light等的毒杀作用,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rzia solani、香蕉炭疽病菌Calletotrichum musae等多种真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Rosenbach 等多种细菌的抑菌活性,以及对藜Chenopodium album L.、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等常见杂草的除草活性等;最后总结了香根草中活性化合物诺卡酮的化学及生物合成方法。可为进一步将香根草应用于植物源农药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