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水产渔业   29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低氧胁迫对河川沙塘鳢抗氧化酶及ATP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急性低氧1.5 h、5 h和慢性低氧3 d下,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5种组织(心、脑、肝、鳃和肾)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3种抗氧化酶和ATP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在急性低氧暴露1.5 h时,河川沙塘鳢SOD和GPX的活力在各组织中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CAT活力在心、鳃和肝3种组织呈现显著升高(P0.05),ATP酶活力在心和肝组织极显著升高(P0.01);在急性低氧暴露5 h时,除肝组织SOD酶活性显著降低外(P0.05),其它4种组织的CAT、GPX和ATP酶均不同程度显著升高(P0.05);在慢性低氧处理3 d时,心、脑组织的抗氧化酶已基本恢复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的水平,但鳃、肝和肾中酶活力仍较高(P0.05)。研究表明,河川沙塘鳢能通过自身调节抗氧化酶及ATP酶活性,改变代谢底物,提高机体适应低氧环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以沙塘鳢夏花培育水体为实验水体,应用光合细菌和芽孢杆菌的复合制剂作为养殖水体净化生物,探讨微生态制剂对沙塘鳢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实验设3个浓度组,分别为300、600、900mg/m3。每隔6d测定氨氮和亚硝态氮,7d测定总氮、总磷和COD。沙塘鳢经过60d养殖后,经测量后计算增重率和成活率。结果表明,微生态制剂能够有效去除养殖水体中的总氮,氨氮,提高沙塘鳢的增重率和成活率。  相似文献   
3.
河川沙塘鳢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特异性引物PCR扩增获得了河川沙塘鳢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并与塘鳢科其余22种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进行比对,运用Mega 3.1软件通过NJ法构建了塘鳢科鱼类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2尾试验鱼构成1支;Eleotris、Hypseleotri 2个属构成1支;Odontobutis、Perccottus glehni 2个属构成1支;Bostrychus、Butis、Oxyeleotris、Ophiocara 4个属构成1支;Ptereleotris heteroptera单独构成1支。该研究结果可为深入探讨沙塘鳢属及塘鳢科鱼类的系统分类与重新整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河川沙塘鳢胚胎、仔鱼发育过程中蛋白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和分析了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 ophila)胚胎、仔鱼发育过程中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的活性及其变化。结果显示,在胚胎发育初期,其胃蛋白酶的活性一直很低,在孵化前期,其胃蛋白酶的活性增高,之后继续升高,在孵出后5 d的仔鱼,其胃蛋白酶的活性达到最高。在胚胎发育初期,其胰蛋白酶活性相对较高,在眼黑色素出现期时明显升高,而在孵化前期时再次升高,孵出后5 d的仔鱼,其胰蛋白酶的活性亦达到最高。这也说明在河川沙塘鳢的胚胎、仔鱼发育过程中,其蛋白酶的活性总体呈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沙塘鳢属鱼类的外形特征、头部感觉管孔的有无及感觉乳突之排列方式作为分类依据,对采自中国各河川800余尾沙塘鳢属鱼类进行较全面.系统的研究,还对比产于日本和韩国的种类,解决了中国沙塘鳢属长期混淆不清的分类问题.中国沙塘鳢属鱼类有4种(其中有一新种),即河川沙塘鳢O.optamophila(Gǖnther),海丰沙塘鳢O.haifengensis Chen.,鸭绿沙塘鳢(新种)O.yaluensis Wu,Wu et Xie sp.nov.和暗色沙塘鳢0.obseura(Temm.et Schl.)  相似文献   
6.
淮河水系沙塘鳢形态特征和分类地位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德亮  洪磊 《淡水渔业》2007,37(2):20-23
研究分析了淮河水系沙塘鳢(Odontobutis obscura)的形态特征,并对其分类地位进行了探讨。可数性状:背鳍Ⅶ,Ⅰ-9~10,尾鳍14~15,臀鳍Ⅰ-7~8,腹鳍Ⅰ-5,胸鳍14~15,纵列鳞36~41,横列鳞14~18,体侧感觉乳突线鳞28~30,第一鳃弓鳃耙数9~11,脊椎骨数28~29。可量性状:全长是体长(1.23±0.03)倍;体长是体高(3.82±0.45)倍,是头长(3.08±0.49)倍,是尾柄长(5.19±0.54)倍,是消化道长(1.86±0.52)倍,是肠长(6.99±2.86)倍;头长是吻长(2.94±0.42)倍,是眼径(6.09±0.87)倍,是眼间距(3.86±0.61)倍,是口裂宽(1.94±0.27)倍;体高是体厚(0.96±0.11)倍;尾柄长是尾柄高(1.66±0.18)倍。  相似文献   
7.
不同开口饵料对鸭绿沙塘鳢仔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枝角类(Moina sp.)、水丝蚓(Limnodrilus sp.)、鲂鱼苗(Megalobrama amblycephala)、鱼苗宝(配合饲料)和枝角类+水丝蚓为开口饵料投喂鸭绿沙塘鳢仔鱼,经13d培育,结果表明:以枝角类+水丝蚓作为鸭绿沙塘鳢的开口饵料,仔鱼的生长速度最快,成活率最高,其平均体重、平均全长和平均成活率分别为21.37±8.44mg、12.58±1.11mm和88.33%;其中平均全长高于其它各组,差异显著(P0.05);平均体重大于其它各组,与枝角类、鲂鱼苗、鱼苗宝(配合饲料)组差异显著(P0.05);平均成活率高于其它各组,且与各组差异显著(P0.05)。鸭绿沙塘鳢仔鱼的最适开口饵料是枝角类+水丝蚓;其次为鲂鱼苗、水丝蚓和枝角类,鱼苗宝不适合作为其开口料。  相似文献   
8.
鸭绿沙塘鳢仔鱼、稚鱼和幼鱼的形态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参照国内外对硬骨鱼类胚后发育期的分期标准,描述了鸭绿沙塘鳢仔鱼、稚鱼和幼鱼的形态特征,记录了各个发育时期的全长和体重等增长情况,讨论了鸭绿沙塘鳢仔鱼、稚鱼和幼鱼发育的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太湖河川沙塘鳢的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孙帼英 《水产学报》1996,20(3):193-202
研究了河川沙塘鳢的年轮特征、生长特性、繁殖和摄食习性。观察比较了耳石、鳞片、脊椎骨和胸鳍支鳍骨的年轮特征,选取耳石作为鉴定年龄的依据。渔获物有0~Ⅳ龄五个年龄组,其中Ⅰ和Ⅱ龄组占渔获量的85%,Ⅳ龄组仅为1.02%。体长与耳石半径呈直线相关。体长与体重(W)和纯体重(W′)均呈指数函数增长关系,W=2.2416×10-2L3.0867;W′=2.498×10-2L2.9747。卵巢发育分Ⅵ期及重复发育的Ⅳ′和Ⅴ′期,属分批非同步型产卵鱼类,产卵时间为3~6月,盛产期为4~5月,繁殖期间至少产两次卵。该鱼主要以无经济价值的小鱼和虾为食  相似文献   
10.
塘鳢是淡水小型经济鱼类,江浙沪一带将其视为名菜,为发展特种小水产品,作者于1992~1995年进行了塘鳢养殖试验工作,取得了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及成鱼饲养的成套经验,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在20m^2的网箱中进行,鱼孵化率和苗种(夏花)成活率分别达到59.71%和71.03%,成鱼饲养采取池塘混养方式,在267m^2的池塘中经170天养成尾重20g以上的商品鱼18.25kg,成鱼饲养成活率为6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