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3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9篇
水产渔业   20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2 毫秒
1.
组织蛋白酶L属于半胱氨酸蛋白酶中的木瓜蛋白酶超家族,在哺乳动物中它与抗原提呈、肿瘤入侵和转移、骨质吸收、细胞凋亡等许多生命活动有关。但对其在无脊椎动物中的功能了解的不多。从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中克隆得到了组织蛋白酶L基因,为了进一步研究组织蛋白酶L的组织分布及其功能,对该基因进行了重组表达。将中国明对虾组织蛋白酶L基因的酶原片段亚克隆进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再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电泳检测,其分子量在40kD左右,与期望的中国明对虾组织蛋白酶L的分子量一致。表达产物形成包涵体,经过对包涵体变性和复性,并进行His-tag柱亲和纯化,得到了纯化的蛋白。利用重组蛋白制备了的兔抗血清。Western实验表明,组织蛋白酶L在中国明对虾的肝、胃、肠中有表达,而在卵巢中没有表达。  相似文献   
2.
基于表型值和育种值的中国对虾生长、抗逆性状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单性状动物模型估计中国对虾170d的体重、抗WSSV存活时间和存活率3个性状的育种值,在家系水平上进行性状间表型值和育种值相关分析。估计的3个性状的遗传力分别为:0.22±0.16、0.14±0.12和0.03±0.021,并据此计算各性状个体育种值。家系性状表型值的相关分析表明,家系170d体重和抗WSSV存活时间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相关(r=0.35,P<0.05),其余性状间相关系数很小,且差异不显著。3个性状家系育种值间的相关系数均较小,170d体重与抗WSSV存活时间的相关系数最高(0.038),170d体重与存活率,抗WSSV存活时间与存活率之间为负相关(r=-0.24,r=-0.027),并且统计检验未达到显著性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多性状复合育种技术,培育综合性状优良的中国对虾新品种是一个正确而必要的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3.
李素红 《水产学报》2007,31(1):68-75
中国对虾杂交优势对自然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的抗病力分析=Analysis of the resistance of heterosis in Fenneropenaeus chinensis to natural infection with 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刊,中]/李素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 266071),张天时,孟宪红,孔杰//水产学报,—2007,31(1).-68~75 一个包括42个全同胞家系的中国对虾选育群体,荧光标记后每个家系各取40尾健康个体混养,自然发病并确认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syndrome virus,WSSV)。发病1周后将所有个体取出,统计各家系的存活率,并对活体利用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进行WSSV检测。对存活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4个家系的存活率在60%以上,7个家系的存活率在20%以下;存活率与第一次扩增阳性率、第二次扩增阳性率呈不显著负相关。第一次扩增阳性率与第二次扩增阳性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结合两次扩增的阳性率分析得出:青岛野生群体内自交产生的一个家系和韩国群体养殖家系与乳山野生群体杂交产生的一个家系在抗病力上显著优于其它家系;经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群体间交配组合的存活率差异不显著,因此家系选育可能是进行抗WSSV品种选育的重要途径。多重比较结果发现:韩国群体养殖家系(♂)与乳山野生群体(♀)杂交后代的存活率(56.20%±8.75%) 显著高于韩国群体养殖家系自交后代(22.50%±2.50%) (P<0.05),说明该杂交后代在抗WSSV方面有一定程度的杂种优势。而韩国群体养殖家系 (♂)和乳山野生群体(♀)的杂交后代所表现的杂种优势(26.95)与其反交后代(3.85)差异显著。图3表5参15 关键词:中国对虾; 巢式PCR; 白斑综合征病毒 E-mail:kongjie@sina.com  相似文献   
4.
饵料和养殖密度对中国对虾幼虾生长及存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实验用虾遗传背景一致的情况下,分析了3种饵料(配合饲料、冰冻鲜鱼肉和活卤虫)和4个不同的养殖密度对小水体中国对虾幼虾生长和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饵料和饲养密度对中国对虾幼虾生长及存活率有显著影响。在饵料、养殖密度单因子实验及饵料和养殖密度相结合的双因子实验中,幼虾的生长均表现出极其显著的差异(P<0.01),活卤虫对幼虾生长的效应尤为突出。而养殖密度对中国对虾的行为生物学、个体间体重增量均有影响。随着养殖密度的提高,中国对虾增重变慢;同时,个体间体重增量差异变大。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中国对虾幼虾的存活率呈下降趋势,但不同饵料对存活率影响变化幅度较大,波动在58.1%~85.2%之间,其中投喂活卤虫养殖密度为50尾/桶的存活率最高(85.2%);投喂配合饵料4个养殖密度梯度的存活率变化不明显;而投喂冰冻鱼肉4个养殖密度梯度的存活率变化较大。因此,采用合适的饵料和养殖密度,能够提高中国对虾的生长速度,提高对虾养成存活率,改善生长过程中对虾群体体长、体重的整齐度。  相似文献   
5.
光照周期对中国对虾稚虾蜕皮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验中国对虾 (FenneropenaeuschinensisOsbeck)的初始体重为 (0 .94 5± 0 .0 0 5 )g ( X±SE) ,投喂的饲料为人工配合饲料 ,实验的光照周期为 0L∶2 4D、2 4L∶0D、14D∶10L和 14L∶10D ,实验持续 35d。在 4种光照周期条件下 ,实验结果如下 :(1)中国对虾的特定生长率 (SGR)没有显著的差异 (P >0 .0 5 ) ;(2 )中国对虾的摄食量 (FI)没有显著的差异 (P >0 .0 5 ) ;(3)中国对虾的食物转化率 (FCE)没有显著的差异 (P >0 .0 5 ) ;(4 )中国对虾的蜕皮频率 (MF)不同 ,其中 ,2 4L∶0D和 0L∶2 4D下较低 ,14L∶10D和 14D∶10L下较高 ,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P <0 .0 5 )。实验结果表明 :光照周期影响中国对虾用在蜕皮上的能量分配 ,中国对虾的蜕皮频率存在一定的差异 (P <0 .0 5 ) ,但由于对中国对虾的摄食量和食物转化率没有影响 ,中国对虾用在生长的能量比例相近 ,故对中国对虾的生长未产生显著的影响。与光照强度和光谱组成对中国对虾生长的影响的研究结果相比 ,在中国对虾的集约化养殖生产中 ,光照周期的选择是次要的  相似文献   
6.
张培旗  李健  王群  刘淇  管斌 《水产科学》2005,24(11):17-20
在(20±2)℃水温条件下,研究磺胺甲基异唑在中国明对虾肌肉、血淋巴和肝胰脏3种组织中的残留及消除规律。药物在对虾肌肉、血淋巴、肝胰脏中的残留用二氯甲烷提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最低检测限可达0.01μg/mL,平均回收率为80%~90%。研究结果表明:磺胺甲基异唑在中国明对虾血淋巴中的残留量最小,在肝胰脏中的残留量最大且消除较慢,差异明显。建议把对虾的肝胰脏作为该药残留监控的靶组织,相应的休药期至少为20 d。  相似文献   
7.
中国明对虾抗白斑综合症病毒分子标记的筛选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经过连续4代选育的抗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174)及未经选育的与174来源相同的中国明对虾野生群体(HB)进行分析,以期筛选出与抗病性状相关的分子遗传标记,为进一步的基因定位以及中国对虾的种质资源保护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共进行220个RAPI)单引物和114对双引物的检测,产生标记数目共计2439个。依据标记在群体中出现的频率和变化规律,共筛选出5个可能与抗病相关的特异性标记,对这些特异性标记进行测序并将测序结果进行BLAST分析,发现测得片段的序列与数据库中序列的相似性较低,未能找到与所测序列同源性较高的功能基因。这与利用AFIP技术分析的结果一致。由于选育过程施加人工选择,推论这些特异性标记虽不是抗WSSV分子标记,但可能与抗病性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中国对虾卵黄蛋白原合成部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足目甲壳类卵巢中卵黄的来源,在过去的几十年研究中一直存在争议,内源性合成和外源性合成都有报道。本文以雌性中国对虾为实验材料,根据组织学观察确定其发育阶段,试验虾可以分为:卵巢未发育期;卵黄发生前期;初级卵黄发生期和次级卵黄发生期4个时期。从处于不同卵巢发育期对虾的卵巢和肝胰腺中提取总RNA,用RT-PCR的方法初步探讨不同发育期的中国对虾卵巢和肝胰腺中卵黄蛋白原mRNA的表达,确定是否存在卵黄蛋白原的合成功能。结果发现,从卵巢未发育期到次级卵黄发生期的卵巢和肝胰腺中都有卵黄蛋白原mRNA的表达,说明二者为卵黄蛋白的合成部位。  相似文献   
9.
定向交尾技术在中国对虾家系构建中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中国对虾家系选育中所需的家系材料,本研究在2004年进行了中国对虾室外和室内定向交尾实验。室外定向交尾实验采用3个不同地理群体的中国对虾,设计了5个交配组合,1尾雄虾搭配4尾雌虾,自然温度下让亲虾交尾,获得了5%的平均交尾率;室内定向交尾实验通过控制水温和密度,促使中国对虾交尾,获得了16.9%的平均交尾率。其中,室内交尾的温度实验设计了12、14、16、18℃4个梯度,雌、雄性别比例均为4∶1,x2检验分析表明,4个温度梯度的交尾率存在差异,其中14℃平均交尾率最高,为31.3%,12℃平均交尾率最低,为6.3%。实验结果表明,室外定向交尾的影响因素较多,不容易控制,很难满足建立大量家系的需要;室内定向交尾在14~16℃的水温条件下,采用雌、雄性别比例为4∶1,可获得较好的交尾效果。本实验结果为大规模建立中国对虾全同胞和半同胞家系奠定了基础,为中国对虾进一步育种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虾工厂化养殖和土池养殖溶解氧消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工厂化养殖凡纳滨对虾和土池养殖中国对虾过程中的各耗氧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对虾的土池养殖环境中,对虾耗氧量、水柱和底质耗氧量分别占总耗氧量的3.749/6、17.359/6和78.919/6;在凡纳滨对虾的工厂化养殖环境中,对虾耗氧量占总耗氧的72.679/6,水柱耗氧占27.339/6。在对虾的工厂化养殖中,对虾耗氧是最大的耗氧因子;而土池养殖后期,底质耗氧是主要耗氧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