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水产渔业   38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以人工繁殖所得受精卵为材料,采用显微照相技术对长江Elopichthys bambusa胚胎及仔鱼发育过程进行观察,并对不同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和拍照记录.实验结果显示:长江的受精卵为圆球形,卵径为3.5~4.0 mm,吸水膨胀后卵径为12.5~14.5 mm,为非黏性漂流性卵;胚胎发育可分为胚盘、卵裂、囊...  相似文献   
2.
利用不同亚科的雌性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和雄性(Elopichthys bambusa)进行人工杂交获得子一代杂交个体,对团头鲂、及其杂交子代的形态特征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对团头鲂(♀)×(♂)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扩增和分析。结果显示,在传统可量性状和框架结构中,杂交F_1的性状更加偏向于母本团头鲂。在可数性状上,杂交子代的背鳍棘数、胸鳍棘数、腹鳍棘数和臀鳍棘数与母本团头鲂及父本都一致;而其余大多数性状,如背鳍鳍条数、腹鳍鳍条数、臀鳍鳍条数、侧线鳞数、侧线上鳞数、侧线下鳞数和鳔室数,杂交子代的性状更接近于母本团头鲂。杂交鱼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全长为16 623 bp,与母本团头鲂一致,其碱基组成为31.23%A、16.19%G、24.69%T和27.90%C,且具有一定的A+T偏向性。其线粒体基因组共编码37个基因,分别为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tRNA基因和2个rRNA基因,还有1个非编码区(D-Loop)。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团头鲂(♀)×(♂)与母本团头鲂的亲缘关系较近,与父本的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3.
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对鳡幼鱼生长和体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白鱼粉、酪蛋白、鱼油和α-淀粉分别作为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原料,配制等蛋白质(45%)、等脂肪(8%)、碳水化合物水平分别为0%、5%、10%、15%、20%、25%的6组饲料。饲养幼鱼8周后测定其生长、体成分及肝糖原含量,初步探讨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能力。结果表明,20%组鱼体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最高(P<0.05)。高碳水化合物组表现较高的摄食率、脏体比、肝体比和肠脂比(P<0.05)。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的升高,增加了全鱼体干物质和粗脂肪的累积(P<0.05)。随着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的增加,鱼体的肝糖原储存量先增加、后降低,20%组达到最高(P<0.05)。综合试验结果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利用淀粉类碳水化合物,但在饲料中添加量不宜超过20%,否则不利于鱼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4.
初始放养密度对鳡幼鱼驯食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设5组,于1.0m×1.0m×1.0m网箱中进行,初始放养密度为100尾/m3(D1组)、300尾/m3(D2组)、500尾/m3(D3组)、700尾/m3(D4组)、900尾/m3(D5组),试验期共28d,研究初始放养密度对幼鱼驯食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累积死亡率(MR)和体质量变异系数(CV)随初始放养密度的增大先降低后升高,其中D3、D4组CV显著低于其他3组;总残食率(CR)随着初始放养密度的增大而升高;驯食成功率(WSR)随着初始放养密度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其二次回归方程为Y=-1.101 X2+13.590 X+44.093,相关系数R2=0.931,最适初始放养密度为617尾/m3;特定生长率(SGR)随初始放养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驯食成功率、驯食效率和操作强度,的适宜初始放养密度为500~700尾/m3。  相似文献   
5.
鳡鱼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亲本来源于长江武汉金口江段及附属湖泊斧头湖、鲁湖的野生鱼,经6个月暂养或两年池塘驯养后,于2005年~2006年6月分4批共11组进行人工繁殖试验,产卵总量1020万粒,受精卵816万粒,孵出水花365万尾。2年试验平均每组次产卵92.7万粒,受精74.2万粒,孵出仔鱼33.1万尾。初步探明了鱼人工繁殖的方法及规律,其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率分别为80%~100%、30.4%~88.5%、86.3%~88.8%,同时还对影响人工繁殖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水库作为一种开放型的养殖水域,除水体自然环境的变化和拦、养设备的设置情况等因素的影响之外,水体中凶猛鱼类种群和数量的多寡也是影响水库投放鱼类成活率、回捕率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梅山水库曾因、鮊等凶猛鱼类的大量繁衍,形成种群优势,抑制了投放鱼类的生长,导致水库成鱼产量急骤下降,影响了水库渔业生产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7.
水库鳡鱼的种群生态学及其自然增殖率控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长春 《淡水渔业》1976,(11):15-22
鱼Elopichthys bambusa(Rich.)已成为我国许多水库养殖中危害最大的凶猛性鱼类,某些水库中的鱼已泛滥成灾,演替为优势种群之一,人们称它“霸王鱼”。如何大量歼灭鱼,并控制其自然增殖,已成为水库渔业生产中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淡水渔业》1974,(10):4-7
鱼,生活在水库中上层,是一种凶猛鱼类。  相似文献   
9.
1984年初,受江苏省水利厅委托,上海水产学院淡水捕捞教研室接受了由省财政厅和水利厅联合下达的“龙王山水库除渔具渔法的研究”科研项目。课题的目的旨在研究设计一种能有效地减少并控制龙王山水库鱼种群数量的渔具渔法,确保水库养鱼生产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将初始均质量(8.26±0.81)g的(Elopichthys bambusa)300尾,随机分为5组,分别投喂5种脂肪水平(A组:3%、B组:6%、C组:9%、D组:12%、E组:15%)的等氮(45.64%±0.20%)、等能(16.82±0.11MJ/kg)饲料56d,研究饲料脂肪水平对幼鱼生长、体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增重率、特定生长率(SGR)先升后降,B组显著高于A、E组(P<0.05),回归分析得出,饲料脂肪含量为7.71%时SGR最高;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饵料系数先降后升,B组显著低于A、D、E组(P<0.05),蛋白质效率先升后降,B组最高;肝体比(HSI)随饲料脂肪含量增加而升高,A组显著低于C、D、E组(P<0.05);鱼体脂肪、肝脏脂肪含量的变化趋势同HSI,体蛋白含量先升后降;随饲料脂肪水平上升,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活力及总胆汁酸含量呈上升趋势,总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呈降低趋势。经分析认为,最适饲料脂肪含量为7.71%,含量过高使生长缓慢,脂肪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