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6篇
林业   3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篇
  14篇
综合类   180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55篇
畜牧兽医   22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调查日本长崎市沿岸海域黑边石斑鱼(Epinephelus fasciatus)体长、年龄与性成熟、性逆转之间的联系,于2015年7月至2018年6月,逐月对随机捕获的黑边石斑鱼,测定其体长、体质量、年龄、性别、性腺发育成熟度和性腺指数(GSI),并分析其血清中雌二醇(17β-Estradiol, E_2)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黑边石斑鱼雌性个体的成熟比例和GSI在调查年7月均达到峰值,推断在研究海域其性成熟期在7月。3龄黑边石斑鱼中开始出现成熟雌性个体,体长在24.5 cm左右;随着体长的增加,成熟个体的数量也逐渐增加,表明其初次性成熟年龄在3龄。此外,3龄和4龄雌性成熟个体的E_2含量均显著高于未成熟个体(P0.05),表明E_2在诱导卵母细胞发育成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黑边石斑鱼在体长35.7 cm左右、9龄时检测到间性个体;在体长36.7 cm左右、7~12龄时检测到雄性个体。综上所述,日本长崎市沿岸海域黑边石斑鱼性成熟期在7月且与E_2含量的增加密切相关,其初次性成熟年龄在3龄,性逆转在7~12龄。研究结果可为黑边石斑鱼资源保护及人工繁殖等提供基础生物学资料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回乳期奶牛血清中促乳素(PRL)、雌二醇(E2)、孕酮(P4)、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5(STAT5)含量和产奶量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选择规模化奶牛场产奶量为(15.43±0.60)kg,将干乳的妊娠后期奶牛20头为研究对象。干乳开始当天记为第0天,分别在第0、1、3、5、7、9和11天上午8:00采集奶牛尾静脉血,ELISA法检测血清中PRL、E2、P4和STAT5含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其在奶牛回乳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回乳期奶牛血清PRL含量和产奶量在0~1d变化不显著(P0.05),3~11d依次降低且差异极显著(P0.01);血清E2含量0~1d、3~5、7~9d、9~11d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依次呈阶梯式下降趋势;血清STAT5含量同样呈下降趋势,回乳0~5d、7~11d差异不显著(P0.05),但0~5d与7~11d两阶段间差异极显著(P0.01);血清P4含量从回乳0~11d变化不显著(P0.05);回乳期奶牛产奶量与PRL、E2、STAT5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PRL、E2和STAT5含量变化两两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P4含量变化与PRL、E2、STAT5含量和产奶量变化的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在奶牛回乳期间,血清中PRL、E2和STAT5含量均呈降低趋势并显著正相关,而P4含量变化不显著且与其他激素无显著相关性,为进一步研究泌乳相关激素调控奶牛回乳的作用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白斑狗鱼雌性化诱导和雌雄同体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和开发白斑狗鱼雌性化诱导方法,实验将750尾白斑狗鱼仔鱼随机分为5组,其中4组为实验组,分别从不同的发育时间(孵出后第10、20、30和40天)开始投喂用20 mg/L雌二醇浸泡过的水蚯蚓,另外1组为空白对照组,投喂正常水蚯蚓。各实验组喂饲17β-雌二醇30 d,然后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所有鱼进行正常饲养。至206 d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鱼进行成活情况统计,然后分别进行解剖,取出性腺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投喂用20 mg/L雌二醇浸泡过的水蚯蚓对白斑狗鱼仔鱼具有非常明显的致死效应,成活率由对照组的43.5%下降到14.3%±8.3%;30 d喂药组和40 d喂药组获得较高的雌雄比例,特别是30 d喂药组最高,达到了15∶7,由此推断白斑狗鱼性腺分化的关键时间点可能在孵出后的30~40 d;各实验组和对照组都出现很高比例的雌雄同体现象,即在同一性腺中同时出现了大量的初级卵母细胞(第Ⅱ时相)和精母细胞,而且这些卵母细胞有明显的退化现象,推测其性别分化过程中存在雌性先熟的幼体雌雄同体现象。本研究将为采用激素诱导手段生产白斑狗鱼全雌化苗种以及探讨白斑狗鱼性别决定和分化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β-catenin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因子,参与调控性腺发育和分化。本研究首次克隆得到福瑞鲤(Cyprinus carpio)β-catenin2的c DNA全长序列,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β-catenin2基因的组织表达模式及注射外源性激素对福瑞鲤β-catenin2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β-catenin2 c DNA全长3 411 bp,编码780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85. 52 ku;实时荧光定量PCR表明,β-catenin2 mRNA在血液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性腺和脾脏;且β-catenin2 mRNA表达量在福瑞鲤性腺发育早期,随着性腺发育的成熟而升高。睾丸甾酮(T)处理后发现:卵巢中β-catenin2 mRNA表达量在10μg/g 24 h处理组显著升高(P 0. 05),精巢中β-catenin2 mRNA表达量在10μg/g和50μg/g 24 h、48 h处理组显著降低(P 0. 05)。17β-雌二醇(E2)处理后发现:精巢和卵巢中β-catenin2 mRNA表达量无显著变化(P 0. 05);以上结果表明,β-catenin2在福瑞鲤性腺发育早期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从内分泌系统角度探讨通草对泌乳动物乳腺泌乳的调节机制,采用高剂量12 g(生药)/mL和低剂量4 g(生药)/mL通草提取物灌服小鼠,检测其对泌乳期小鼠泌乳量的影响,应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和乳腺组织匀浆液催乳素(PRL)、雌二醇(E_2)、孕酮(P)和生长激素(GH)的水平,并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乳腺组织β-酪蛋白(β-casein)、催乳素受体(PRLR)、雌激素受体α(ERα)、雌激素受体β(ERβ)、孕酮受体(PR)、生长激素受体(GHR)蛋白的表达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相比,高剂量和低剂量通草提取物均显著提高了泌乳期小鼠的泌乳量(P0.05),并明显促进小鼠乳腺β-酪蛋白的表达(P0.05)。通草提取物能显著提高泌乳期小鼠血清及乳腺组织PRL、E_2、GH的水平(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小鼠血清PRL、E_2、GH的水平分别显著提高112.50%、129.15%、223.48%及49.84%、68.18%、100.76%。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小鼠乳腺PRL、E_2、GH的水平分别显著提高60.68%、269.35%、105.19%和32.27%、129.03%、53.68%。高剂量和低剂量通草提取物能明显提高乳腺组织PRLR、ERα、ERβ、GHR的表达量(P0.05),但对血清P及乳腺组织P、PR无显著性影响(P0.05)。可见,通草能通过提高小鼠泌乳相关内分泌激素水平及上调乳腺组织PRLR、ERα、ERβ和GHR的表达,进而促进小鼠乳腺泌乳。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探讨敲低Bmal1基因对体外培养牦牛颗粒细胞雌二醇(E2)和孕酮(P4)分泌的影响。应用siRNA技术下调颗粒细胞中Bmal1基因的表达,利用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液中E2与P4含量,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激素分泌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经si-Bmal1转染颗粒细胞后,E2分泌量显著下降,P4分泌量极显著下降;在mRNA检测水平上,激素合成相关基因Cyp19a1、Star的表达量下降;在蛋白检测水平上,Cyp19a1、Star的结果与mRNA表达基本一致。综上表明,敲低Bmal1基因能通过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体外培养牦牛颗粒细胞E2和P4的分泌水平,Bmal1基因参与牦牛颗粒细胞激素分泌的调控。  相似文献   
7.
实验主要研究了17β-雌二醇(E2)和孕酮(P4)对小鼠子宫组织中半胱亚磺酸脱羧酶基因(CSD)表达和牛磺酸含量的调控。给去卵巢小鼠分别皮下注射植物油(对照组)、17β-雌二醇(E2)、孕酮(P4)、E2和P4、E2和氟维司群(ICI 182780)、P4和米非司酮(RU486),24h后观察各组小鼠子宫中CSD的表达和牛磺酸的含量。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每只小鼠注射1μg E2能够显著抑制CSD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6mg P4能够显著促进CSD mRNA和蛋白的表达,其受体抑制剂RU486和ICI182780都能逆转它们的作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结果显示,注射1μg E2和6mg P4分别下调和上调子宫组织中牛磺酸的含量。上述结果提示E2和P4可能通过受体途径参与调节子宫CSD的表达,从而调节子宫中牛磺酸含量。  相似文献   
8.
以拟南芥去甲基化转移酶基因DME1为目的基因,采用酶切、连接和重组反应的方法构建了以17-β-雌二醇为诱导剂的植物表达载体p ER8-DME1。将其转入农杆菌LBA4404菌株中,通过烟草瞬时表达技术,对该载体的诱导表达特性进行了研究。q PCR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17-β-雌二醇处理能够有效调控p ER8-DME1中目的基因的表达,诱导处理后目的基因表达量逐渐升高,在12 h后达到最高,之后缓慢下降。该载体的成功构建为深入研究DNA去甲基化与植物的生殖发育调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一种小麦子粒赤霉素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一个测定小麦(TriticumaestivumL.)子粒赤霉素含量的方法。赤霉素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三环芳烃衍生物,在414nm处具有最大吸收值,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吸光值与赤霉素的浓度成正比,符合比尔定律。通过扣除小麦子粒赤霉素提取液在414nm处的本底吸光值,排除其他杂质对赤霉素测定的干扰。小麦子粒整粒提取和磨碎提取赤霉素的效果相似。对小麦子粒样品中的赤霉素提取、净化、浓缩等过程进行了优化,建立了一套简单、快速、准确的测定小麦子粒赤霉素含量的方法。该方法的赤霉酸回收率达到97.1%。与经典的荧光测定法相比,本文建立的方法更加简便。利用该方法对几个小麦品种子粒赤霉素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子粒赤霉素含量具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控制着性腺激素的产生,性腺激素反过来又通过性中枢对垂体前叶发生正、负反馈作用,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而复杂的关系。促性腺激素作为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激素的中心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