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9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56篇
林业   272篇
农学   283篇
基础科学   119篇
  59篇
综合类   1449篇
农作物   207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295篇
园艺   518篇
植物保护   41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207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14组药剂配方及其浸种催芽和不浸种不催芽育秧方式对恶苗病防病效果进行测定,开展中早39机插秧应用11%氟环‘咯’精甲悬浮种衣剂干籽包衣“双不育秧(不浸种不催芽)”试验。结果表明,11%氟环‘咯’精甲包衣“双不育秧”安全性表现好,成苗率高于常规药剂处理25百分点,对恶苗病的校正防效为92.79%,与其包衣后加20%氟唑菌酰羟胺或加25%氰烯菌酯浸种催芽播种以及45%咪鲜胺+25%氰烯菌酯组合高浓度浸种催芽处理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常规(浸种催芽)处理25%氰烯菌酯1000倍单剂19百分点、11%氟环‘咯’精甲500倍单剂32百分点和45%咪鲜胺1000倍单剂49百分点。由此可知,11%氟环‘咯’精甲悬浮种衣剂干籽包衣双不育秧优于其常规育秧。这对于机插秧育秧技术革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7个栝楼籽品种样品的蛋白质进行比较研究,采用Tris-酚法提取了7个栝楼籽样品的总蛋白,并用SDS-PAGE法分离得到了蛋白质指纹图谱。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栝楼籽蛋白质条带存在差异的同时,也有多个共有的蛋白质条带,说明不同品种的栝楼籽具有遗传特异性,但是也保有原有的遗传信息。  相似文献   
3.
为充分利用牡丹籽粕中杀虫抑菌等作用成分,确定不同浓度牡丹籽粕提取液对连作土壤性质的影响。本研究通过结合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土壤化学性质分析方法及小麦全蚀病室内生物活性测定方法,确定了牡丹籽粕中有效成分最优提取条件为60%乙醇浓度、120 W超声功率、50℃提取温度;发现牡丹籽粕提取液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降低连作土壤pH、改善土壤碱性,对土壤养分中有机质含量、全氮、碳氮比、全磷、灰分均表现出低浓度促进作用,高浓度抑制作用“低促高抑”作用,并有益于真菌、放线菌数量及纤维素酶和脲酶活性的增加;此外,牡丹籽粕提取液浓度为0.8 mg/mL (T4)时,其对小麦全蚀病治疗作用防效达63.42%。本研究结果可为牡丹籽粕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及植物源环保型杀菌剂的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分析杭白芍结实性状及其籽油品质,为芍药籽油专用品种培育及籽油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对杭白芍的结实性状相关性和籽油理化性质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1)单心皮种子数和心皮长均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蓇葖果数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分株数与单株产量呈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前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8.8768%。(2)籽油测试结果表明,种子含油率21.31%,油酸40.56%,亚油酸29.16%,亚麻酸22.11%,籽油不饱和脂肪酸91.83%,维生素E含量79.64 mg/100 g。因此,在选育高产品系时要重点关注单心皮种子数、心皮长和蓇葖果数等性状指标。杭白芍籽油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油料作物,具备深入研究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以辣木(Moringa oleifera)品种云南极品27号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施肥量处理对辣木幼苗生长指标、光合参数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肥量增多,辣木幼苗的株高、地径、生物量、根长、根直径、根体积、根表面积等生长指标基本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施肥量为N9P4.5K4.5 g·株-1时达到最高,单株生物量和壮苗指数分别为对照的3.99和1.53倍;适量施肥能显著提高辣木幼苗的光合能力,有利于生物量的积累。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辣木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先升高后降低,而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则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加大;辣木幼苗根、茎、叶组织中N、P、K含量随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多后减少,表观吸收率和施肥效率随施肥量增加显著降低,施肥量增加对根系的影响最大;施肥量为N12P6K6 g·株-1时辣木幼苗各生长、光合、养分含量指标均有所降低,根冠比最低,壮苗指数显著低于对照水平,明显抑制辣木幼苗的生长。总之,辣木幼苗最适施肥量为N9P4.5K4.5 g·株-1,施肥量为N12P6K6 g·株-1时抑制辣木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茶籽象甲是为害茶籽的重要害虫,以成虫和幼虫蛀食茶籽。在掌握该虫生活习性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防治方法均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以豫南地区42份茶树种质资源的茶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茶籽含仁率及茶籽仁的脂肪含量,范围分别在33.53%~71.60%、17.77%~38.39%。利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检测了茶籽仁中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共检测到21种脂肪酸,其中主要成分棕榈酸、硬脂酸、顺-油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的含量分别在2.64%~5.70%、0.21%~1.11%、7.33%~17.29%、0.09%~8.44%和0.01%~0.15%;相关性分析显示,顺-油酸与十三碳酸、十四碳酸和顺-二十碳二烯酸的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亚油酸与反-油酸、顺-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除了水仙7202茶籽仁中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值为3.08∶12.16∶1,其余茶树种质资源茶籽仁中,这三类脂肪酸的比值均约为1∶2.69∶1.37。中黄1号、农抗早、迎霜、鄂茶11号、龙井43、中选8号、崂山3号和黄金叶8个茶树品种,不仅含仁率和脂肪含量较高,而且茶籽仁脂肪酸的组分和含量丰富、均衡,可初步筛选出来作为豫南地区叶籽两用茶园的候选品种。  相似文献   
8.
以云研73-477、热垦525、热研7-33-97及RRII105等4个品种的橡胶树老幼态8月龄籽苗芽接苗为试验材料,对其叶片的叶柄长、叶长、叶宽、宽基距、脉左宽、叶脉数、叶面积、叶厚、干重及脉左宽/叶宽等10个指标进行测量,比较分析橡胶树老幼态芽接无性系叶片形态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橡胶树幼态芽接无性系的叶长、叶柄长、叶宽、宽基距、脉左宽、叶脉数、叶面积及干重均大于老态芽接无性系,叶厚小于老态芽接无性系;所测4个品种除脉左宽/叶宽差异不显著外,其它叶片性状在老幼态芽接无性系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9.
“宁国山核桃1号”是从安徽省宁国市山核桃实生群体中选育出的抗病性新品种。2020年2月通过安徽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该品种果实卵圆形,果皮黄褐色,大小均匀,平均单果重5.11 g,壳薄;果实横径3.29 cm,纵径3.38 cm,壳厚0.3 cm;平均鲜出籽率32.2%,干出籽率23.2%,干籽出仁率47.8%;种仁含脂肪65.9%,粗蛋白7.84 mg/g,不饱和脂肪酸中油酸含量73.1%,亚油酸含量18.2%。  相似文献   
10.
以武夷水仙茶叶籽为原料,采用乙醇水剂法提取武夷水仙茶叶籽油,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和pH对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显示,武夷水仙茶叶籽油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30%(V/V)、料液比1∶7、pH 9、提取温度60 ℃,在该条件下武夷水仙茶叶籽油提取率为93.61%。在提取的武夷水仙茶叶籽油中共检测到18种脂肪酸,以油酸(51.77%)、亚油酸(23.14%)为主,∑SFA∶∑MUFA∶∑PUFA=1∶2.64∶1.27,各项理化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结果表明武夷水仙茶叶籽油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植物食用油,研究结论可为武夷山茶产区茶叶籽油提取、品质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