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中小渔船捕鱼机械配套难的问题,研发了新型的起网起锚机。分析并确定了摩擦鼓轮载荷的形式和计算方法,利用Pro/e和ADAMS建立了该机的虚拟样机模型,为进一步分析该机的动力学特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自2003年起,青岛地区连续发生多起渔船起网(绞纲)机绞断船员手臂致残的恶性事故。据统计,仅海上搜救中心、公安边防、海军等部门出动快艇、军舰救助的此类恶性事故就达9起之多。由于伤势严重,多数受伤渔民被截肢,给渔民家庭造成巨大伤害和沉重的经济负担,其教训极其惨痛。笔者对这些事故进行了调查,对目前使用的渔船及其起网机械、渔民作业方式进行了研究,确定了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对设备改进的建议和预防措施,以期引起有关部门和广大渔民的注意,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正> 在日本以离心泵作为鱼泵早在明治时代就有记载。至于大量使用并开始普及则是60年代后期在濑户内海小型围网用于沙丁鱼等的起网作业。随着渔业的高速发展,增加了对鱼泵的需求。世界各国进入70年代以后都相继发展,美国西海岸和阿拉斯加鲱鱼和蛙鱼的陆上卸货,西班牙、挪威、秘鲁等国鳀鱼业都应用了鱼泵。最近日本共荣造机(株)开发了使用真空泵的静式容积式鱼泵,由于不伤害鱼体,成为世界鱼泵的主流。  相似文献   
4.
围网渔船起网时受力的实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围网渔船起网过程中所受外力的实测和分析,表明在绞收括纲阶段临近结束时,即底环集中串挂在船舷括纲吊柱处时的外力,最大可达7,140公斤。起网时外力对船作用最终表现为外力矩,其数值与网具的纲索或网衣相对于船的出水点位置以及各种捕捞、起吊设备的安装位置有关,也即与力的作用线方向和作用点有关。作者认为在围网渔船稳性核核中,仅校核起吊底环和绞收网衣时的倾侧力矩是不够的,应选取整个起网过程中最大起网力矩(绞纲阶段末尾的倾侧力矩)用于渔船稳性校核和摇摆计算。  相似文献   
5.
《渔业现代化》1974,(3):61-61
苏联在内陆水域捕捞中,广泛采用的是用起网船以机械绞拉一边或两边的翼网,将囊网拉向岸边,称之旋曳网作业法。  相似文献   
6.
《渔业现代化》1976,(3):40-40
WY-cX4/18围网起网机(即动力滑车)是在YJ-13型围网起网机基础上改进设计的。YJ-13型围网起网机的拉力为2吨采用中压油压系统,原为小型围网渔船设计的,适用于中小型围网作业,曾为我国围网渔业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并为在我国海洋渔业上采用先进的油压技术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实船测试的基础上,将渔船绞纲起网时的括纲视作一种呈悬链线状的柔索,由此求解产生于绞纲结束阶段的最大倾侧力矩和张力的方向角,同时考虑力的作用点位置等因素,推导出较为简化的最大倾侧力矩公式,起网时的横摇计算,应用了脉冲响应法求解横摇运动方程,在作计算修正时,还引入了横摇质量惯性矩Ix的修正系数C1和网具尺度比的修正系数C2。实例计算结果颇为满意,最后作者指出在风浪扰动力矩作用下,绞纲起网时,横摇  相似文献   
8.
目前水库鲢、鳙鱼的有效捕捞方法之一是“赶、拦、刺、张”及“网、电”联合渔法。在此渔法中,尤其是“网、电”联合渔法作业时,若对拦网或三层刺网的频繁收放实行机械化,则有利于减轻劳动强度,改善操作条件,加速起网速度,缩短网次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大、中型水库“赶、拦、刺、张”联合渔法的机械化程度,适应“网、电”联合渔法快速起拦网的要求,由国家水产总局渔业起网机操作表演现场会”机械仪器研究所设计,浙江省余姚材料试验机厂制造的““WYG-0.2/40型滚轮式于1982年3月16日在浙江省四明湖水库召开。  相似文献   
10.
影响黄鲷采捕成活率de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鲷是底栖性鱼类,具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因其栖息水域较深,故获得活体的可能性较低。本文就温度、作业海域的深度、起网速度对黄鲷采捕成活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