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0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58篇
林业   108篇
农学   84篇
基础科学   34篇
  86篇
综合类   825篇
农作物   60篇
水产渔业   122篇
畜牧兽医   158篇
园艺   81篇
植物保护   7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以尼罗罗非鱼为研究对象,采用鱼-菜共生养殖技术对6口池塘(A组:试验组,3口池塘;B组:对照组,3口池塘)罗非鱼生长性能、水质影响和养殖效益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196 d养殖周期内,鱼-菜共生模式(A组)下罗非鱼的生长速度、成活率、肥满度分别显著提高18.9%、13.3%和37.0%(P<0.05),饲料系数降低10.6%(P<0.05);在水质改良方面,试验组COD、浊度、亚硝酸盐、总氨氮及溶解性正磷酸盐的含量与对照组(B组)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A组池塘浮游植物密度和浮游动物密度均显著低于B组(P<0.05),但浮游动物生物量显著高于B组(P<0.05).同时,A组浮游植物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均显著高于对照池塘(P<0.05).表明鱼-菜共生养殖技术,具有提高罗非鱼生长性能、提高养殖池塘浮游生物多样性、改善养殖水质、降低水体污染和增产增值等优点,不失为一种生态健康高效的精准池塘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2.
叶龙荣 《浙江农业科学》2021,62(9):1694-1696
为筛选出适合顺昌县稻鱼共生直播栽培的优质稻品种,引进野香优699、野香优744、野香优967、闽糯6优6号、荃优212、美香占2号、紫两优737 7个优质稻品种开展稻鱼共生直播试验,对其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抗性及产值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美香占2号、野香优699、紫两优737、闽糯6优6号4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好,符合稻鱼直播栽培要求,尤其是野香优699产量高、米质优,适宜在顺昌县推广;高档常规稻美香占2号产量中等,但植株矮、抗倒性好、米质优,稻鱼栽培的稻米售价比杂交稻高50%,适宜作高档优质稻开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通过探索家庭农场产业链经营主体的创新发展,构建家庭农场共生网络组织体系,从而实现家庭农场产业链上主体的利益均衡,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方法/过程】运用文献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方法,在深入分析国内外家庭农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利益平衡的视角,以共生理论为指导,构建出以价值链为主导的家庭农场纵向联结模式。【结果/结论】分析表明:家庭农场经营中普遍存在主体间利益分配不均衡、基础设施差、共生意识不强、信息沟通不对称以及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等一系列的问题,提出要打造家庭农场产业链主体利益共同体,构建协调机制、契约机制、激励机制,发展“要素联结+利益联结+社会关系联结”的复合联结纽带,营造“多赢、共赢”的共生环境等对策建议,以促进家庭农场有序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与生产力发展,绿色和环保成为时代的新方向,人们越来越重视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和肥料使用过度等问题.近年来,共生养殖逐渐成为热点.本研究克服稻蛙共生养殖、菜蛙共生养殖技术的短板,结合生存绿色蔬菜的理念和综合利用土地资源养殖蛙技术,缩短蛙的饲养期限,减小蛙的死亡率,减少物质投入,为提高食品品质、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6.
目的:以野鸡尾大队主导产业"莲虾共生"为例,探讨村主导产业带动贫困户产业发展的途径和效果。方法: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通过扶贫扶志、产业选择、农民培训、技术服务、资金筹措、组织方式、产销对接、基础建设等途径帮助贫困户发展"莲虾共生"产业。结果:贫困户"莲虾共生"纯收入明显高于传统种植(小麦、玉米、油菜)纯收入,达到产业调整,增加收入的效果。结论:村主导产业是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基础,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应全方位多渠道帮助解决贫困户发展产业中的困难。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稻田养殖鱼蟹的生态原理及国内外发展情况,论述了发展该模式的意义,并总结了江苏里下河地区发展鱼蟹生态共生模式的关键技术,包括生态条件、鱼蟹田间工程、水稻栽培、鱼蟹苗入田、鱼蟹饲养、稻鱼蟹共生田水位管理、水稻病虫害防治、鱼蟹病防治和安全防范、鱼蟹捕捞等,以期为该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由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是一类典型的社会生态生产景观(SEPLS),在传统知识传承保护、粮食与食物安全保障、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变化应对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更有效地开展GIAHS保护及管理工作,本文在分析GIAHS评估重要性和恢复力概念的基础上,以联合国大学(UNU)等团队开发的社会生态生产景观恢复力评估框架(SEPLS模型)为基础,构建了GIAHS恢复力评估框架(GIAHS-RAF),明确了其评估及计算过程。并以中国第1个GIAHS项目——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Qingtian Rice-Fish Culture System in Zhejiang Province, RFC)为例,通过对核心保护区——龙现村在2004年(GIAHS项目授牌前)和2016年(GIAHS授牌11年)的恢复力状况进行评估,探讨模型在GIAHS保护成效评估中的适用性。研究结果显示:1)2016年龙现村恢复力整体状况相对较弱,各项资本评估得分为:物质资本(0.75)经济资本(0.63)人类资本(0.61)社会资本(0.57)自然资本(0.38);2)虽然农户收入来源多样且社会经济基础设施能较好地满足社区需求,但是遗产地内部农业物种较少,农户对于系统提供的粮食多样性尚不是非常满意; 3)相较于2004年,经过11年的保护工作,研究区恢复力有所提高,说明GIAHS项目的实施对该遗产的恢复力有积极影响,尤其是物质资本和经济资本两方面。评估结果与该区域相关研究结果及实地调查情况一致,说明所构建的GIAHS恢复力评估框架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对GIAHS项目及其他相关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效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9.
为优化微藻-细菌共生体系对畜禽养殖废水中碳氮磷去除的参数条件,利用响应面分析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中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BBC),以接种比例、曝气量以及初始氨氮浓度为试验变量,以污染物去除率为响应值开展试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对于COD去除的最佳条件为:活性污泥与微藻接种比例为6.0(m/m)、曝气量2.0 L·min~(-1)、初始氨氮浓度750 mg·L~(-1),此时COD去除率达92%以上。对于总氮(Total nitrogen,TN)的去除,当接种比例5.0(m/m)、曝气量1.5 L·min~(-1)、初始氨氮浓度750 mg·L~(-1)时,其去除率可达最大值(53%)。而对于磷酸盐的去除,当接种比例6.0(m/m)、曝气量1.5 L·min~(-1)、初始氨氮浓度600 mg·L~(-1)时,试验前96 h内便可达到100%的去除率。进一步对生物量检测发现,初始条件分别为曝气量1.5 L·min~(-1)、初始氨氮浓度900 mg·L~(-1)、接种比例4.0(m/m)或曝气量1.0 L·min~(-1)、初始氨氮浓度750 mg·L~(-1)、接种比例4.0(m/m)时,微藻生物量产量最高,可达到1.63~1.64 g·L~(-1)。研究表明,通过响应面法可以优化藻菌共生体系对畜禽养殖废水的处理工艺。对于不同的目标污染物,具有不同的最优参数组合。综合考虑各因素对各目标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可以选择废水处理工艺最优参数组合。通过回收在废水处理过程中生长的藻菌共生体用于后续生物质利用,可实现良好的经济价值,提高该工艺在污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像中国这样发动民众如此广泛、持续时间如此长久地投身国土绿化事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中国,也从来没有一个运动持续40年,至今动力不竭、魅力无限。我国植树造林成为公民的一项法定义务始于改革开放之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