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69篇
水产渔业   247篇
畜牧兽医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沿海各地区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由于内湾海区海水循环交换能力较弱,黑臭底泥的长期堆积,导致养殖水体水质和底质进一步恶化,然而这种问题普遍存在于封闭式或半封闭式水域环境中。对此,氢氧化镁作为水质、底质改良剂被应用于水环境的治理。本文概述了氢氧化镁的作用机理,包括氢氧化镁与悬浮颗粒物的静电、对氮磷的降解及对硫化氢的降解等作用;同时介绍了氢氧化镁在海水养殖场、淡水湖泊和水库、水华防控、赤潮防控及废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展望了氢氧化镁和纳米级氢氧化镁在水体环境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2015年7-10月对浙江省杭州市6口养殖生产池塘内大口黑鲈和乌鳢的生长性能、池塘水质和底质状况进行了分析比较。所研究的池塘中,3口(B1、B2和B3)投喂配合饲料养殖大口黑鲈,2口(S1和S2)投喂配合饲料养殖乌鳢,1口(S3)投喂冰鲜鱼养殖乌鳢。试验结果:8月11日—9月4日,池塘B1内大口黑鲈体质量增加62 g/尾,池塘S1内乌鳢体质量增加113 g/尾,池塘S3内乌鳢体质量增加31 g/尾。研究期间,池塘S1和S2水中氨氮(TAN)、亚硝酸盐氮(NO_2~--N)、硝酸盐氮(NO_3~--N)、总氮(TN)、总有机碳(TOC)和底泥总磷(TP)均高于池塘B1、B2、B3;池塘S3水中TAN、活性磷酸盐(PO_4~(3-)-P)、TN、TP和底泥TN、TP、POC高于池塘S1和S2,但水中NO_2~--N、NO_3~--N、COD_(Mn)和TOC均低于池塘S1和S2。结果表明,采用配合饲料饲喂大口黑鲈和乌鳢可正常生长;投喂配合饲料时,乌鳢池塘水中TN和TOC的积累程度高于大口黑鲈池塘,表明乌鳢养殖池塘中有机质的积累程度高于大口黑鲈池塘。  相似文献   
3.
泥鳅健康养殖基地环境要求包括所在地位置和水源、水质、底质.泥鳅健康养殖场应是生态环境良好,没有或不直接受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污染的水域和地域;在养殖地区域内及期上风向、养殖用水源上游,没有对场地环境构成威胁的污染源(包括工业"三废"农业废弃物、医疗机构污水及废弃物、城市垃圾和生活污水等).  相似文献   
4.
王超 《内陆水产》2014,(7):70-70
高温期,水中微生物和藻类代谢快、变化大。死藻和粪便积累多,温度高、毒性强,弧菌繁殖快。虾在底层生活,感染弧菌或摄食有害物质,容易出现肠炎、白便、肝出血,甚至爆发性死亡。常规性的预防操作,已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需加强系统性管理。1稳水需要补菌,更需要补充碳肥、微量元素、藻种藻类的稳定不只需要菌类的平衡,水中碳肥、微量元素、矿物质的缺乏,藻类也会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5.
正每年白露秋分时节鱼类出现大批死亡,养殖户称之为"白露瘟",主要是细菌、寄生虫与环境并发引起的综合性疾病。原因如下:一、环境因素1.夏、秋季节转变。此时气温下降,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大,导致水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水温上、下层温差大。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底质粒径和水温对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苗潜沙能力的影响,以小、中、大3种规格的毛蚶(壳长分别为5~8、9~12、13~15 mm)为试验对象,并以细、中、粗3种沙(粒径分别为125~250、251~500、501~1000μm)为底质,进行了不同底质粒径对不同规格毛蚶苗潜沙率影响的研究,同时进行了水温(5、9、13、17、21、25℃)对不同规格毛蚶潜沙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初期(10min),小、中、大3种规格的毛蚶在粗粒径底质中的潜沙率总体低于细、中粒径底质条件下的潜沙率,并分别在300、60、120 min时达到细粒径底质条件下的潜沙率;480 min前,小规格组毛蚶的潜沙率总体高于同期中、大规格组,480 min后,大规格组毛蚶的潜沙率总体高于同期中、小规格组;试验结束(1440min)时,底质粒径对毛蚶潜沙率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相对小规格个体,大规格毛蚶潜沙率更高;当水温为21℃及以下时,毛蚶潜沙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水温为25℃时,试验初期(40 min)毛蚶的潜沙率较高,但之后潜沙率上升缓慢且出现个体死亡现象。研究表明:壳长为5~12 mm的毛蚶在粒径为251~500μm的底质条件下潜沙率较高,而壳长为13~15 mm的毛蚶在粒径为125~250μm的底质条件下潜沙率较高;水温21℃时,壳长为9~12 mm的毛蚶潜沙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验室可控条件,以桑沟湾(Sanggou Bay)养殖海带(Sacharina japonica)为研究对象,探讨养殖海带碎屑降解过程中营养盐释放速率及对底质、溶解氧的影响.实验设置2个底质条件(加底泥,无底泥)、2个溶氧条件(好氧,厌氧),各处理组设3个平行,实验持续27 d.结果显示,(1)加入底泥,可以促进海带碎屑的降解.实验结束时,加入底泥组无机氮(DIN)、总氮(TN)、活性磷酸盐(DIP)、总磷(TP)的平均释放速率分别为1.234、1.802、0.028、0.033 μmo1/(g.d),显著高于未加底泥组的0.039、1.476、0.005、0.010 μmo1/(g·d).而未加底泥组的可溶性有机氮(DON)释放速率为1.437 μmo1/(g·d),显著高于底泥组的0.568 μmo1/(g.d).(2)厌氧条件有利于海带碎屑中P的降解释放,释放的TP中以可溶性有机磷(DOP)为主.TP、DIP、DOP的降解速率显著高于非厌氧条件.但是,厌氧条件下无机氮释放速率为0.097 μmo1/(g·d),仅为好氧条件下无机氮的8%,而总氮为好氧条件下的71%.(3)底泥的加入显著提高了水体的N:P,达到207.83±301.37,厌氧状态使水体N:P降低到9.38±6.55,都较大的偏离对照组的16.82±1.26,远远偏离经典Redfield值(16∶1).整个实验说明养殖海带降解过程受底质、溶氧条件影响,同时,大量海带碎屑腐烂降解,将会对养殖系统的营养盐浓度及结构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虾蟹养殖中池塘水质与底质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虾、蟹养成过程中,虾、蟹代谢的排泄物、残饵及饵料溶出物以及生物尸体的影响,使池塘水质和地质条件恶化,增大了环境的压力,轻者影响虾、蟹中毒死亡。此外,由于环境压力增加,对虾体质虚弱,抗病能力降低,加之水中细菌等寄生物的增多,虾、蟹极易发病,降低养虾的成活率。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在对虾养成中,水质、底质的改善比饵料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刘山乔 《农家致富》2014,(14):39-39
养殖池塘淤泥增多,底质恶化,易导致有毒有害物质增加,也是造成养殖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所以清除养殖池塘过多淤泥是池塘改造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一、淤泥的危害1.导致水体缺氧淤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有机物经细菌作用,氧化分解,消耗大量氧,往往使水体下层本来就不多的氧消耗殆尽,造成缺氧状态,极易造成鱼类等养殖动物浮头,甚至泛塘死亡。  相似文献   
10.
在池塘底部及中下层水体,处于塘底有毒有害物质向上浮升、水体中有毒有害物质向下沉积,从而在水底的交汇处肜成一个特殊的层面?高密度养殖投饵多、排泄量大、藻类死亡、滥用絮凝性底改等因素导致该特殊层面发热、发臭、泛酸,腐败菌(弧菌或嗜水气单胞菌)大量繁殖,生物和化学耗氧量大,亚硝酸盐、氧氮等有毒物质严重超标.成为原生动物、细菌、病毒的滋生地.成为名副其实的“聚毒层”,又恰恰足对虾的核心生活区。“聚毒层”如不及时消除,黑鳃、黄鳃、甲壳溃疡、白浊偷死等各种对虾病害则随之而生。下面就造成虾池水质、底质变坏的原因及改良底质的方法提出一些见解,供参考与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