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8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49篇
林业   450篇
农学   117篇
基础科学   53篇
  175篇
综合类   1452篇
农作物   98篇
水产渔业   167篇
畜牧兽医   332篇
园艺   315篇
植物保护   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179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252篇
  2011年   257篇
  2010年   226篇
  2009年   214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对川西北地区的老井进行复查,发现多口井在上二叠统吴家坪组存在大套的凝灰岩,对上述井的地质、测井、地震资料综合分析发现,凝灰岩的岩性以凝灰质泥岩、凝灰质粉砂岩、凝灰质灰岩、沉凝灰岩、凝灰岩、凝灰质白云岩为主,次生溶蚀孔隙发育;凝灰岩在测井曲线和地震剖面上均有明显的响应特征:在测井曲线上表现为明显的低纵波速度、高自然伽马特征,凝灰岩底界在地震剖面上均表现为波峰反射特征.为此,采用模型正演分析技术及波阻抗反演技术,首次对四川盆地川西北地区晚二叠世吴家坪组凝灰岩的分布进行了地震预测:双鱼石构造-剑阁区块的北部地区凝灰岩分布最厚,南部减薄;双鱼石构造东部凝灰岩分布较厚,西部减薄,直至不发育.研究结果表明,晚二叠世吴家坪组在川西北地区沉积了一套凝灰岩,从西北至东南方向减薄;由于凝灰岩物性好,孔隙度高,可成为四川盆地火山岩气藏勘探全新的后备领域,为川西北地区下一步新的勘探领域开发提供了重要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2.
北五味子在呼玛县分布较广,是优质中药材。呼玛县林业局因近几年北药产业发展较快,效益也比较可观,进行北五味子经济林种植。为解决种苗来源,实现规模生产,林业局中心苗圃进行了北五味子播种繁殖,形成了北五味子的播种繁育技术。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秸秆颗粒改良剂对川西北高寒沙地土壤氮素和黑麦草生长的影响,以农业废弃物(秸秆)为主要原料,复合聚丙烯酰胺、微生物菌剂和氮磷钾肥,加工成秸秆颗粒改良剂,设4个施用量水平(6,12,18,24t/hm2),以空白对照(CK0)和当地常规牦牛粪处理(CK1)为对照。结果表明:与CK0相比,秸秆颗粒改良剂和CK1均能显著增加土壤全氮、全氮密度、全氮储量和硝态氮含量,增加黑麦草株高、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平均根系直径和单株干重(p0.05),达到增加土壤氮素含量和促进黑麦草生长的效果。与CK1相比,秸秆颗粒改良剂处理的平均全氮含量、全氮密度、全氮储量和硝态氮含量分别增加了12.50%,22.73%,20.90%和344.56%,黑麦草地上和地下部平均单株干重分别增加了57.50%和66.86%。增施秸秆颗粒改良剂可有效增加土壤氮素含量,黑麦草各生长指标也随改良剂施用量增加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施用量超过18t/hm2时,0—10cm土层的全氮、全氮密度、全氮储量和黑麦草各生长指标差异不显著。土壤氮素指标与黑麦草单株干重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土壤全氮、全氮储量与黑麦草单株干重的相关性最高(r≥0.90**)。随改良剂施用量增加,外源养分淋溶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18t/hm2处有最小值。综合考虑土壤氮素含量、外源养分淋溶率和黑麦草生长的变化,秸秆颗粒改良剂以18t/hm2为川西北沙地土壤改良的最佳施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揭示北高丛越橘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并筛选出耐旱性较强的越橘品种。【方法】以11个北高丛越橘品种1年生扦插苗为试材,分别为‘蓝丰’‘瑞卡’‘双迪’‘斯巴坦’‘卡拉’‘伊丽莎白’‘钱德勒’‘布里吉塔’‘公爵’‘甜心’‘埃利奥特’,研究干旱胁迫对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并评价不同品种的抗旱性。【结果】干旱胁迫20 d后,北高丛越橘品种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胞间CO_2浓度均显著升高,而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光系统Ⅱ实际光量子产量和电子传递速率均显著降低。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6项生理生化指标转化为3个互相独立的综合指标,累计贡献率达85.74%。主成分1主要反映叶片生理特性、抗氧化酶活性及主要的叶片荧光参数等信息,主成分2主要反映叶片气孔功能信息,主成分3主要反映叶片光合作用相关信息。通过聚类分析,将11个北高丛越橘品种划分为3个类型:‘甜心’‘公爵’和‘蓝丰’为抗旱型,‘布里吉塔’‘伊丽莎白’‘瑞卡’和‘埃利奥特’为中间型,‘钱德勒’‘双迪’‘斯巴坦’和‘卡拉’为不抗旱型。根据抗旱性综合评价值,11个北高丛越橘品种按照抗旱性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甜心’‘公爵’‘蓝丰’‘布里吉塔’‘伊丽莎白’‘瑞卡’‘埃利奥特’‘卡拉’‘斯巴坦’‘双迪’‘钱德勒’。【结论】采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聚类分析等相结合的方法对北高丛越橘苗期耐干旱胁迫能力进行评估,可以较好地揭示性状指标与耐干旱胁迫能力的关系。11个北高丛蓝莓品种中‘甜心’‘公爵’和‘蓝丰’耐干旱胁迫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5.
以晋西北为研究区域,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春季表层土壤含水量、风蚀量及其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类表层土壤含水量大小表现为樟子松苗圃地>苦荞留茬地>撂荒地>杨树林地>春季翻耕地>柠条灌木地>退耕还草地;随深度增加不同地类表层土壤水分流失量的垂直分布基本呈现减少的趋势,春季翻耕地表层土壤水分流失量最大,为6.52%,其次依次为退耕还草地、柠条灌木地、撂荒地、苦荞留茬地、杨树林地,最小的为樟子松苗圃地,仅有2.00%;各地类土壤风蚀量89.00%集中于近地表0~10 cm高度,春季翻耕地风蚀量最大,为8.93 g,其次依次为苦荞留茬地、退耕还草地、撂荒地、柠条灌木地、杨树林地,最小的为樟子松苗圃地,为0.36 g;农田地与非农田地的表层土壤含水量与风蚀量均呈现线性负相关关系,农田地土壤风蚀量对表层土壤含水量变化响应更敏感。因此,农田地秋收后应实行留茬、覆盖等保护措施,春季翻耕要尽量靠近播种日。  相似文献   
6.
2016—2017年在山西省晋中市进行了广蜜1号蜜本类型南瓜适应性试验,对其单瓜质量、产量和品质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广蜜1号第1次采收露地生产2 a平均单瓜质量为4.35 kg,比对照蜜本南瓜增加27.9%;小拱棚生产2 a平均单瓜质量为4.7 kg,比对照增加36.2%。露地生产第1次采收2 a平均产量为39 315.7 kg/hm2,平均总产量(含未熟瓜)为54 374.2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155.6%和46.0%;小拱棚生产第1次采收2 a平均产量为36 856.5 kg/hm2,比对照增产46.8%。广蜜1号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16年为5.8%~8.5%,2017年为11.3%~13.7%。综合结果表明,广蜜1号适宜在山西省晋中地区露地及小拱棚种植,试验结果可为蜜本类型南瓜在山西省晋中市及周边地区的推广种植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北柴胡种子发芽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柴胡种子萌发率低,寿命短,不利于农业生产。通过平板发芽法研究贮藏时间与柴胡发芽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北柴胡种子寿命仅1 a,新采收的北柴胡种子室温贮藏4个月萌发率最高,发芽率为66.33%,11个月萌发力基本丧失,搓擦处理可显著提高北柴胡种子的萌发率。生产中种植北柴胡须使用新采收的种子,并做搓擦处理。  相似文献   
8.
从北民湖采集300尾洞庭青鲫,对其进行形态学性状、生长和肉质特性分析。结果显示:各年龄组形态指标的变异系数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其性状稳定;通过Von Bertalanffy生长公式拟合得出洞庭青鲫的渐近体长和体质量分别为308.41 mm和1 075.00 g,生长系数和理论生长起点年龄分别为0.369 5和–2.407 0龄,体质量生长拐点为0.17龄;体长体质量关系表明,洞庭青鲫在1~2龄生长迅速,且各年龄段洞庭青鲫体型均呈现等比增长趋势;通过鳞片鉴定的该群体中2龄群体为优势群体,占比66.67%;该群体的雌雄性别组成为10∶1;洞庭青鲫肌肉硬度和弹性分别为(2 822.95±556.97) g和1.317±0.01。综上可知,洞庭青鲫是1种具有优良性状且在低龄阶段生长迅速的鲫群体。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