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1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84篇
林业   416篇
农学   221篇
基础科学   126篇
  71篇
综合类   1420篇
农作物   91篇
水产渔业   255篇
畜牧兽医   794篇
园艺   249篇
植物保护   4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229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362篇
  2007年   320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210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军 《现代园艺》2021,(2):38-40
红脂大小蠹是国家级检疫性有害生物,近年来传入木兰林区,发生范围、面积迅速扩大,严重为害油松及樟子松活立木,尤其地径10cm以上林木的主干和主侧根。红脂大小蠹在木兰林区的蔓延,其潜在的为害和造成的损失对冀北山区的人工油松及樟子松林构成极大威胁。其为害主要为红脂大小蠹取食林木或根部的韧皮部直至形成层,尤其是单株虫口密度较大时,受害部位的树皮可形成环剥状一周,造成林木死亡,严重破坏森林资源和森林景观。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别采用样线法、标准地法调查了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华山松大小蠹(Dendroctonus armandi)对华山松(Pinus armandi)的危害。调查结果表明,在4条样线上,华山松大小蠹感染率分别为4%、3%、3%和2%;标准地调查成灾率为12%;华山松大小蠹危害处于轻度以下。此外,提出了生物防治、预测预报等防治建议,以期为华山松大小蠹虫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买麻藤(Gnetum montanum)为内参,测定5种常用裂解液(Tris·MgCl_2、LB01、WPB、Otto’s、Galbraith’s)对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细胞核的裂解效果,并通过比较桫椤和买麻藤流式细胞仪测定的荧光峰值,计算出桫椤的基因组大小。结果表明:5种裂解液中,WPB为桫椤最佳裂解液;桫椤基因组大小为6 003.25Mb,即2C DNA含量为6.138 pg。  相似文献   
4.
5.
6.
7.
植物叶发育分子遗传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采用野外定点调查的方法,观察研究了不同海拔地区华山松大小蠹生活史和生活习性。结果表明,秦岭西部华山松大小蠹以幼虫越冬,华山松大小蠹存在世代重叠现象,在同一样地也可能存在第2代成虫与越冬代幼虫羽化的成虫同时扬飞的现象,但大部分华山松大小蠹也能完成2个世代。宝鸡市马头滩林业局在多年来各种防治方法经验累积的基础上,采取综合防治方法控制华山松大小蠹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基于非接触式的牛只身份识别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速精准确定牛个体身份对疾病防控、品种遗传改良、奶制品和肉制品质量溯源以及改善农业假保险索赔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牛个体识别使用诸如烙印、耳纹、耳标和无线射频识别等方法,易遭受设备损失/工作重复、标记欺诈、动物福利安全以及监测成本和距离等方面的挑战;而基于生物特征的非接触识别由于其独特性、不变性、低成本易操作以及动物福利高,成为牛身份识别的新趋势。主要介绍了几种基于非接触式的牛身份识别的研究进展,重点关注牛脸识别的最新成果,讨论当前牛脸识别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对深度学习在牛脸身份识别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设计构思与展望。  相似文献   
10.
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以白花泡桐、台湾泡桐、楸叶泡桐及鄂川泡桐的幼嫩叶片为材料,用LB01解离液获得细胞核悬浮液,并用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荧光染料进行细胞核染色,建立了一套适于不同品种泡桐倍性及白花泡桐基因组大小测定的方法。利用该方法,以不同品种泡桐的已知二倍体为对照,测得不同品种泡桐四倍体植株的相对荧光强度是二倍体的倍数范围均在2±0. 13,符合四倍体细胞核DNA含量的特征;以已知基因组大小的芝麻(Sesamum indicum)和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为内标,测得白花泡桐二倍体(B2)的基因组大小为528. 24 Mb,白花泡桐四倍体(B4)的基因组大小为1 019. 94 M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