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60篇 |
免费 | 613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29篇 |
农学 | 34篇 |
基础科学 | 5篇 |
133篇 | |
综合类 | 695篇 |
农作物 | 32篇 |
水产渔业 | 372篇 |
畜牧兽医 | 105篇 |
园艺 | 22篇 |
植物保护 | 46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8篇 |
2022年 | 113篇 |
2021年 | 87篇 |
2020年 | 87篇 |
2019年 | 76篇 |
2018年 | 59篇 |
2017年 | 86篇 |
2016年 | 129篇 |
2015年 | 92篇 |
2014年 | 101篇 |
2013年 | 124篇 |
2012年 | 129篇 |
2011年 | 111篇 |
2010年 | 86篇 |
2009年 | 80篇 |
2008年 | 65篇 |
2007年 | 61篇 |
2006年 | 48篇 |
2005年 | 32篇 |
2004年 | 23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4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野外定点试验方法,分析除草剂乙草胺、2,4滴丁酯、噻吩磺隆对农田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3次取样共获得中小型土壤动物2 748只,隶属于2门,4纲,10目,其中占优势的类群有甲螨亚目、中气门亚目,分别占总个体数量的51.16%和26.82%,常见类群包括前气门亚目、弹尾目、膜翅目和鞘翅目,占总个体数量的20.27%,稀有类群占总个体数量的1.75%。喷施除草剂使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量明显减少,尤其是使优势类群个体数量减少最大,使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增高,优势度指数降低,但没有使土壤动物类群数发生明显变化;3种除草剂影响下的土壤动物个体数量、类群数量、群落特征指数没有很大的差异,在不同层次的表现也没有明显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2.
3.
利用PCR-DGGE技术研究了在大田条件下红江橙Citrus sinens Osbeck‘Hongjiangcheng'根系接种外源丛枝菌根(AM)真菌Glomus intraradices对柑橘园土著AM真菌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处理对柑橘根系侵染率没有影响;根系中AM真菌的多样性指数和物种丰度没有变化,但是根际土壤中AM真菌的该2个指标有下降的趋势;接种处理改变了土著AM真菌的群落结构.研究表明,大田条件下长期使用外源AM真菌可能会降低土著AM真菌的多样性,改变其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4.
应用样方调查法,研究分析了广东潮安凤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内2片保护状态较好的次生林群落的植物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特点。在两个面积为1 200 m2的调查样方内,共记录了112种维管植物,隶属于48科77属。次生林优势科为茜草科、山茶科和樟科。乔木层优势种为阿丁枫(Altingia chinensis)、尖叶假蚊母树(Distyliopsis dunnii)、木荷(Schima superba)、硬斗石栎(Lithocarpus hancei)和鼠刺(Itea chinensis)等,灌木层优势种为苗仔竹(Schizostachyum dumetorum)、尖叶假蚊母树(Distyliopsis dunnii)和木荷等,草本层优势种为芒萁(Dicranopteris pedata)、黑莎草(Gahnia tristis)和芒草(Miscanthus sinensis)等。不同的样方,其林木密度和胸高断面积也不同,以样方Ⅱ的群落结构更为成熟,林木平均株高和平均胸径较大。样方Ⅰ乔木层和草本层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较高,后者的灌木层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较高。两个林分的草本层植物均较贫乏。与大面积的人工林相比,凤凰山次生林的植物资源较丰富,建议加强对这些次生林的保护,促进区域性生态资源的恢复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不同草种对土著AM真菌的生长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果园生草栽培为背景,果园土壤中土著AM真菌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柱花草、百喜草和藿香蓟对与之根系共生的AM真菌的生长与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柱花草根系的侵染率(62.2%)显著高于百喜草(36.5%)和藿香蓟(37.3%),丛枝率有相似的趋势;3种草地上部的生物量和含磷量没有差异,但是柱花草根系含磷量显著高于百喜草和藿香蓟;柱花草根际土壤中AM真菌的菌种丰度和菌丝密度均小于百喜草和藿香蓟,但是孢子密度大于藿香蓟而小于百喜草;藿香蓟根际土著AM真菌群落的多样性指数略高于柱花草和百喜草;PCR-DGGE分析结果与之吻合。试验表明,在果园土壤中,不同草种根际的土著AM真菌群落结构并不相同,在选择草种进行生草栽培的过程中应该考虑这些不同。 相似文献
6.
7.
对间种鸭茅、白三叶、紫花苜蓿枣园和枣树单种园蜘蛛群落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间种牧草枣园蜘蛛群落物种丰富度和个体数显著提高。结网型蜘蛛的丰富度,在树冠层和牧草层都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层丰富度的排序均为间种白三叶>间种紫花苜蓿>间种鸭茅>枣树单作。结网型蜘蛛的多样性指数,在树冠层和牧草层都存在显著差异(p<0.05),树冠层的排序是间种紫花苜蓿>间种白三叶>间种鸭茅>枣树单作,牧草层的排序是间种白三叶>间种鸭茅>间种紫花苜蓿>枣树单作。游猎型蜘蛛,仅树冠层的丰富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间种鸭茅>间种白三叶>间种紫花苜蓿>枣树单作。总之,枣园间种牧草有利于保护枣园蜘蛛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汤河水库春季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及空间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辽阳市境内的汤河水库春季的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及空间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汤河水库春季共有浮游植物42种,平均生物量为14.18 mg/L,以硅藻门最高,占65.85%,隐藻门次之,占17.19%。优势种有硅藻门的针杆藻、桥弯藻等。浮游植物Chl_a含量为4.33μg/L。浮游动物比较贫乏,生物量很低,仅为0.004 mg/L。汤河水库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垂直分布无规律性。浮游动物生物量的垂直分布不规律,总的趋势是底层最高。从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来看,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以上游最大,中游次之,下游最小。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的分布与浮游植物正好相反,下游最大,中游次之,上游最小。根据本次调查结果测得的Carlson营养状态指数判断汤河水库属于中营养型。 相似文献
9.
对果洛州大武滩藏嵩草沼泽化草甸典型样地的植物群落结构及植物量进行了调查,结果为:该草地植被由24种植物组成,隶属13科22属。藏嵩草为优势种,次优势种植物有华扁穗草和鹅绒委陵菜。植被多样性指数(H′)为3.06,生态优势度指数(D)为0.82,均匀度指数为(J′)值为0.96。地上植物量干重为558.7g/m2,地下植物量为6734.13g/m2。地下植物量主要分布在0~10cm处,为4071.7g/m2,占0~30cm植物量的60.46%。草地地上植物量按经济类群划分,莎草类、阔叶草类和禾草类植物分别占鲜重的69.9%、26.28%和3.78%;占干重的75.3%、20.3%和4.4%,草地植物群落以莎草科牧草为主。 相似文献
10.
大武地区"黑土型"退化草地人工植被群落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对大武地区在“黑土型”退化草地上建立的3龄和7龄单播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的群落结构和植物量组成的研究,分析了“黑土型”退化草地人工植被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人工调控管理下,3龄和7龄垂穗披碱草单播人工草地的群落组成仍然以垂穗披碱草为优势建群种,3龄和7龄单播人工草地地上植物量为377.4g/m2和371.2g/m2差异不显著,而显著高于“黑土型”退化草地250.1g/m2的水平。地上植物量组成中人工草地的优良牧草比例高达99%以上,而“黑土型”退化草地毒杂草比例占到了98%。人工草地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