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9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完全免费 | 41篇 |
专业分类
水产渔业 | 252篇 |
出版年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18篇 |
2010年 | 16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28篇 |
2007年 | 21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22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鱼类粘液细胞(mucouscells)是普遍存在于鱼类上皮中的一种腺体细胞,主要分布在鱼的皮肤、鳃及消化道的上皮中,能分泌大量粘液。粘液中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如粘多糖、糖蛋白、免疫球蛋白及各种水解性酶类等,对鱼的许多生理功能有重要影响。对粘液细胞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对鱼类生长、发育以及自我保护等方面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的理解,而且在鱼类的养殖和病害防治中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有关鱼类粘液细胞的研究,国外开展得较早,也较广泛,已对多种鱼类的粘液细胞进行了研究。但是,国内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却很少。本文结合本实验室… 相似文献
2.
微卫星标记的发展和利用极大地扩展了DNA分子标记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使探索生物性状遗传本质的研究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本文简要介绍了微卫星标记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水产遗传与育种研究中的应用。首先回顾了微卫星克隆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水产生物微卫星标记及技术的发展过程,以及水产生物微卫星序列的主要来源,并对微卫星标记与其他DNA分子标记在使用范围、难易程度等方面做了比较;其次探讨了微卫星标记在遗传连锁图谱的制备、性状分析及QTL定位、群体遗传学、进化遗传、种质鉴定与亲权分析、品种培育等6个研究领域的应用;本文还对几种DNA分子标记在操作上的难易程度、多态性程度、重复性与可比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同时还分别阐述了微卫星和其他DNA分子标记应用于水产生物研究中的适用性,并对微卫星标记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本文旨在为微卫星标记技术在水产生物中的有效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琼胶和琼胶糖广泛应用于生化、临床、医药、食品等领域。琼胶类硫酸多糖对B型流感病毒、腮腺炎及脑膜炎病毒等有抑制作用。在琼胶糖结构研究中 ,人们发现某些细菌的胞外酶能够使琼胶裂解成低分子的寡糖 ,经过分离、纯化 ,用纸色谱法、化学方法、核磁共振光谱法确定它们的聚合度、取代基的位置和糖单位的结合顺序[1] 。酶法降解条件温和 ,专一性强 ,水解产物不易被破坏 ,利于产物分析和回收 ,因而逐渐代替了传统的酸解法。琼胶作为微生物培养基的凝固剂 ,大多数微生物不能使琼胶液化。因此 ,寻找一种高效的琼胶降解菌成为研究琼胶降解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大菱鲆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介绍了大菱鲆的疾病种类、诊断技术及流行病学,同时提出了防病治病对策。 相似文献
5.
6.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是广泛存在于基因组中的一类由单个碱基转换或颠换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它是继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微卫星标记(SSR)之后的新一代分子标记,已广泛应用于构建遗传连锁图谱、QTL定位、关联分析及研究群体遗传结构与亲缘关系等方面。本文主要介绍了SNPs的概念、特点及检测SNPs的主要方法,综述了SNPs在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中的研究进展,以期将SNPs更广泛地应用于水产动物群体遗传、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生物进化等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7.
淡水蚌类指瓣鳃纠(双先纠)蚌科[Unionidae(Bivalvia)]的贝类,全世界现有168个属,1000多种,其中珠蚌属(Margaritifera)是亚洲、欧洲和美洲大陆都有分布的淡水珍珠贝。我国已经发现的蚌科也有15属140余种。它们分布于江河、湖泊、沟渠、池塘中。其中作为培育珍珠和制作珠核用的帆蚌、丽蚌等淡水贝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8.
饲用酶制剂及其在水产业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饲用酶制剂的种类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功能,综述了近10年来国内研究人员对饲用酶制剂在水产业中应用的研究成果,最后提出了水产饲用酶制剂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9.
雄性腺(androgenicgland)又名促雄性腺,是甲壳动物的一种内分泌器官,只存在于雄性体内,它所分泌的物质称为雄性腺激素(androgenichormone)。四十多年来,对于甲壳动物雄性腺的位置和形态、发生和发育、结构和功能以及雄性腺激素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海洋中上层鱼类的种类繁多,近几年来,其总产量占全国海洋捕捞总产量的40%左右。日本鲭、蓝圆鲹和鳀等中上层鱼类生活史大多为r选择型,资源更新速度一般比底层和近底层鱼类较快,因此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景更为广阔。本文综述了中国重要海洋中上层鱼类渔业的发展概况,主要介绍了年产量位于前列的日本鲭、蓝圆鲹、蓝点马鲛、银鲳和鳀等5种鱼类生物学的研究进展,阐明了这些种类的种群鉴别和划分、洄游分布、越冬场、产卵场和产卵期、年龄和生长、摄食习性、生殖力和群体结构变化等资源生物学的研究现状,以及其资源量和可捕量的评估结果,并展望了其资源生物学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