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鲢、鳙胰蛋白酶的研究黄峰,严安生,汪小东(华中农业大学,武汉430070)关键词鲢,鳙,胰蛋白酶STUDIESINTRYPSININSILVERCARPANDBIGHEADCARP¥HuangFeng;YanAnshengandWangXiaodon... 相似文献
2.
利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测定了2-3cm的皱纹盘鲍的蛋白消化酶的最适温度、最适PH以及11种金属离子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适温度50℃下的活化能为4.89×10×4J/mol;最适PH为2.60和5.00。对其最适PH值的分析表明:皱纹盘鲍存在有胃蛋白酶,且活性颇高。 相似文献
3.
4.
5.
海水鱼类仔稚鱼消化生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海水鱼类仔稚鱼消化系统的发育过程,讨论了消化系统中各种酶的分布以及各发育时期参与消化的酶的种类及其活性,分析了饵料与消化系统中酶的互动关系,以及外源性消化酶和神经肽在仔稚鱼消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考察摄食后专性肉食性鱼类南方鲇幼鱼胃内容物重量的变化特征并确定其最优数学模型,研究以南方鲇幼鱼为实验对象,在25℃条件下以6%(5.8%±0.2%)鱼体重的新鲜泥鳅肉块[(3.33±0.09)g]为实验饵料,分别在摄食后0、2、4、8、16、24、36、48 h测定南方鲇幼鱼[(58.45±1.66)g,(19.4±0.2)cm,n=48]胃内容物的湿重和干重。研究结果表明,随摄食后时间的延长,胃内容物的湿重和干重均显著下降(P<0.01),二者的摄食量百分比也具类似的变化特征(P<0.01);三种数学模型均能较好地拟合胃内容物重量的变化过程,但三者之间在以相关系数(R2)、残差平方和(RSS)及残差的标准差(SDR)为标准仍存在明显差异。用平方根模型对南方鲇幼鱼胃内容物湿重和干重数据的拟合结果最优,其方程分别为Y0.5=1.889-0.051×t(R2=0.87,P<0.001)和Y0.5=0.870-0.024×t(R2=0.86,P<0.001);南方鲇幼鱼在25℃下的胃排空率为0.051 g/h,其99%胃排空时间为36.7 h,该种鱼近99%胃排空时间的实测值为餐后36 h,这与最优数学模型的计算... 相似文献
7.
8.
9.
头足类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资源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海洋生物中有一个以章鱼、乌贼、枪乌贼、柔鱼为代表的头足动物王国的“第三世界”,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饥饿对南方鲇幼鱼胃排空及其数学模型选择产生的影响,实验在(25±0.5)℃条件下,在对照组(饥饿0 d,S0)和饥饿组(饥饿16 d,S16;饥饿32 d,S32)实验鱼摄入6%BW(百分比体质量)泥鳅饵料后的不同时间分别测定胃内容物重量及其百分比,用常见3个数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并比较。结果发现,随摄食后时间的增加,3个实验组的胃内容物重量及其百分比均呈现阶段性减少变化特征,但饥饿组(S16,S32)胃内容物重量百分比的下降速率明显慢于S0对照组(P<0.05);S0对照组和饥饿组(S16,S32)胃排空的最优数学模型均为平方根模型;S32饥饿组的胃排空率(0.188%/h)明显小于S0对照组(0.239%/h)(P<0.05),两个饥饿组的胃排空时间(均为64 h)显著长于S0对照组(36 h),二者都延长了近78%。研究表明,饥饿对南方鲇幼鱼的胃排空特征及其最优数学模型未产生显著影响,但明显降低该种鱼的胃排空率并延长胃排空时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