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6篇 |
免费 | 83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5篇 |
农学 | 9篇 |
基础科学 | 9篇 |
22篇 | |
综合类 | 217篇 |
农作物 | 4篇 |
水产渔业 | 160篇 |
畜牧兽医 | 27篇 |
园艺 | 1篇 |
植物保护 | 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9篇 |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19篇 |
2022年 | 27篇 |
2021年 | 23篇 |
2020年 | 16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18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19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21篇 |
2012年 | 23篇 |
2011年 | 29篇 |
2010年 | 25篇 |
2009年 | 25篇 |
2008年 | 18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2)轮虫、蒙古裸腹蚤的培养:培养池为常用水泥池,24小时连续充气,充气量以轮虫、蒙古裸腹蚤不因缺氧而浮于水面为宜。每天投喂适量酵母和小球藻液,轮虫培养每天投喂酵母量为0.005克/万个,分4~6次投喂;蒙古裸腹蚤投喂酵母量为1~2毫克/升,分3次投喂;每天换水20%,换水后添加小球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不同pH(5.0、7.0和9.0)和F-浓度(0.1、1、10、50、100、200mmol·L-1)对莱茵衣藻和蛋白核小球藻的胞外碳酸酐酶活性、PSⅡ实际光合效率ΦPSⅡ和叶绿素a合成量的共同影响。结果表明:在低于1mmol·L-1的F-作用下,两种微藻的生理和生长指标主要受pH影响;酸性条件下,两种微藻胞外碳酸酐酶活性显著低于中性和碱性条件时,ΦPSⅡ随pH升高而增大,叶绿素a合成量随pH升高而增加。在高于1mmol·L-1的F-作用下,两种微藻的生理及生长指标受F-和pH共同影响,且F-的作用大于pH的作用,胞外碳酸酐酶活性随着F-浓度升高先增加后降低,同时随着pH下降而降低;ΦPSⅡ和叶绿素a合成量则随着F-浓度升高和pH下降而迅速下降。胞外碳酸酐酶活性、ΦPSⅡ和叶绿素a合成量都能够作为指示微藻受氟胁迫的指标,以微藻为材料除去自然界氟超标水体中的超标F-,理论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浓缩方法及保存条件对小球藻藻膏脂肪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浓缩方法 (离心法、明矾絮凝法和壳聚糖/海藻酸钠混合溶液絮凝法)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esa粗脂肪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以及在不同保存条件下(常温、冷藏和冷冻)藻膏脂肪酸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离心浓缩组(简称离心组)粗脂肪的质量分数占干物质的23.38%,壳聚糖/海藻酸钠混合絮凝浓缩(简称壳/海组)为14.12%,明矾絮凝浓缩组(简称明矾组)仅为4.17%,3组的粗脂肪含量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2)用3种浓缩方法得到的藻膏中均检测出相同种类的脂肪酸,其中主要脂肪酸为16:0、16:1和20:5n-3。但3组之间各种脂肪酸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明矾组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38.55%)分别为离心组(50.87%)和壳/海组(52.23%)的76%和74%,而饱和脂肪酸总量(31.74%)约为离心组(20.33%)和壳/海组(19.07%)的1.6倍和1.7倍。3)小球藻藻膏分别在常温(14.5~18.5℃)下保存3周、4℃下保存8周、-24℃下保存半年时,其脂肪酸种类保持不变,大部分脂肪酸的含量也无明显变化;但在-24℃下保存1年时,20:5n-3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分别由初始值的41.81%和50.87%减少至39.50%和47.84%,而单不饱和脂肪酸则由初始值的27.54%增加至30.20%。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金属Fe、Ni纳米颗粒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生长活性的影响,探讨了金属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问题。结果表明:Fe、Ni金属纳米颗粒不仅能吸附在藻细胞表面,造成其团聚沉淀,而且还能进入细胞内部,引起细胞的形变和结构损伤,从而抑制了小球藻的正常生长,降低小球藻的生物量,对小球藻具有一定的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6.
蟹苗生产中饵料轮虫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蟹苗培育生产中开口饵料——轮虫的培养.发现轮虫密度和维持最大密度的时间与培育池中小球藻的密度呈正相关.此外,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轮虫的世代时间缩短,产量也随之增加;适宜的pH,可以促进轮虫种群增长,过高或过低的pH值都会影响种群的净增长力;适宜的溶氧浓度是轮虫休眠卵萌发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7.
海水小球藻是轮虫、贝类优良的生物饵料。在其培养过程中,如遭到细菌的污染,不但直接影响小球藻培养的成败,还会影响到轮虫培养与贝类育苗的成败。为此,应十分重视小球藻培养过程中的细菌污染及防治。1 污染症状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棉籽浓缩蛋白及小球藻替代豆粕对大规格鲤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及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在水温28℃~32℃下,将初始体质量为(247.22±9.90)g的松浦镜鲤(Cyprinus carpio Songpu)饲养在9个池塘沉性网箱(1.0 m×2.0 m×2.0 m)中,每个网箱30尾鱼,分别投喂3种蛋白水平相同(30%)而饲料蛋白源不同的3组饲料,分别为豆粕组、棉籽浓缩蛋白组及小球藻组,养殖8周。结果表明,小球藻组鲤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及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豆粕组和棉籽浓缩蛋白组(P<0.05),而饲料系数显著低于豆粕组(P<0.05)。小球藻组鲤的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豆粕组(P<0.05)。小球藻组鲤肌肉亮氨酸含量显著高于棉籽浓缩蛋白组(P<0.05),谷氨酸含量显著高于豆粕组(P<0.05),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豆粕组和棉籽浓缩蛋白组(P<0.05),小球藻组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呈味氨基酸含量及其余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均为最大值,其中小球藻组的呈味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豆粕组(P<0.05)。小球藻组的肌肉硬度显著高于豆粕组和棉籽浓缩蛋白组(P<... 相似文献
9.
小球藻室内培养褶皱臂尾轮虫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温23℃~25℃,盐度2.8%~3.0%的条件下,在室内水泥池中对褶皱臂尾轮虫进行培育。结果表明,以小球藻为饵料,控温,半连续培养轮虫,可以获得高产、稳产。其一个生产周期为30d左右。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不同质量浓度亚硒酸钠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设计0、2、4、6、8、10、20、40、60、80、100 mg/L共11个亚硒酸钠处理组,定期监测不同处理组小球藻细胞密度、吸光度值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小球藻初始细胞密度为1×106 cell...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