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6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完全免费 | 64篇 |
专业分类
水产渔业 | 223篇 |
出版年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14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16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4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2篇 |
1975年 | 2篇 |
196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采用埋植和离体方法进行克氏原螯虾的大颚器(MO)对卵巢发育作用的研究,埋植大颚器7次能显著提高成熟系数和促进卵径增大,处于不同卵巢发育时期的克氏原螯虾大颚器提取物(MOE)的离体研究发现,卵黄发生期的MOE对初级和次级卵黄发生期卵径增大均有极显著的作用,而对卵黄发生前期的卵径增大无作用,处于卵巢发育早期的MOE对卵黄发4生期卵巢小块总RNA含量升高无显著作用,处于卵黄发生前期,卵黄发生期和恢复期卵 相似文献
4.
5.
6.
于光镜于对东海鳓卵巢切片作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5月-7月为东海鳓的繁殖期,其卵巢在Ⅳ期、Ⅴ期、Ⅵ-Ⅳ‘期和Ⅴ‘期,8月-9月鳓卵巢处在产后休整阶段;10月-翌年2月为越冬Ⅱ期卵巢;3月-4月卵巢处在产前发育阶段,在小生长期,卵核的体积较核质的体积增大快,核质比大,大小长期,随着卵黄物质的积累,卵母细胞体积快速增加, 比下降。在鳓卵母细胞发育中,曾见有两层卵膜结构,但接近成熟的卵母仅有一层卵膜。东海鳓的产卵方式为短期分批产卵类型。在一个生殖周期内,一般产卵2次。 相似文献
7.
8.
采用毒性实验的方法,定量地研究了多氯联苯暴露对剑尾鱼肝脏、卵巢及鳃组织中Na^ /K^ —AT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组织其Na^ /K —ATPase活性的高低存在明显差异。多氯联苯对剑尾鱼肝脏及卵巢的Na^ /K^ —ATPase活性有抑制作用但不显著;对鳃的Na^ /K^ —ATPase活性则显示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随暴露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而提高。3种组织中鳃Na^ /K^ —ATPase对多氯联苯显得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9.
对三倍体湘云鲫和作为对照的二倍体日本白鲫的性指数进行了比较分析。三倍体湘云鲫的卵巢指数、精巢指数、脂肪型“性体”指数都分别低于日本白鲫的卵巢指数、精巢指数及两者的平均值,日本白鲫的卵巢指数是湘云鲫卵巢指数的2.85倍,日本白鲫的精巢指数是湘云鲫精巢指数的1.94倍,日本白鲫卵巢和精巢的平均指数是湘云鲫脂肪型“性体”指数的5.60倍,具脂肪型“性体”的湘云鲫生长速度最快,其次是雌性湘云鲫,最后是雄性湘云鲫,根据性体指数对照,说明三倍体湘云鲫的性腺发育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其中脂肪型“性体”中生殖细胞的发育完全被抑制;卵巢发育的抑制程度大于精巢,其主要抑制效应表现在具有卵黄的卵母细胞的大幅度减少,无论从生殖角度还是生长角度来考虑,具有脂肪型“性体”的湘云鲫是最理想的不育三倍体鱼。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中华绒螯蟹卵巢快速发育期内(9月初至12月初)脂类积累及对抱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这一时期,卵巢重量和脂肪含量都迅速增加,增加的脂肪中,中性脂(NL)主要是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磷脂(PL)主要是卵磷脂和脑膦脂,且NL或PL在总脂的比值比较稳定;无论是NL还是PL,ω3系列的多不饱和脂肪(主要是C20:5和C22:6)的百分组成熟显著增加,而ω6系列的(主要是C20:4)百分组成则显著降低;不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