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三峡库区春季鱼类组成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三峡库区春季鱼类分布特征,于2007年至2009年每年春季分别采用HTI Model241和SIMRADEY60鱼探仪对三峡库区秭归至重庆江段进行了声学调查,并于2008年和2009年春季对巫山、忠县和长寿江段的渔获物进行了调查。声学调查显示:鱼类在秭归至重庆段分布不均匀,基本表现为从三峡库区的下游到上游密度越来越大,并且春季鱼类喜居于上游长寿至重庆的几处江段。渔获物调查显示:巫山江段优势种为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忠县江段优势种为鲢、南方鲶(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和鲤(Cyprinus carpio Linnaeus),长寿江段优势种为铜鱼(Coreius heterokon)。结果表明三峡库区春季鱼类的分布特征和渔获物优势种的生活习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4.
5.
三峡库区开县渔业产业化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水库建成后,开县拥有大面积的消落区和广阔的水域,发展水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是实施渔业产业化,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好时机。 相似文献
6.
2005年6月至2006年4月对长江三峡库区投饵网箱养殖区上游、网箱养殖区以及网箱养殖区下游底泥中有机物耗氧量、TN、NO3-N、TP、硫化物等指标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网箱养殖区及网箱下游底泥有机物耗氧量和总磷含量分别高出对照区5.4~6.5 mg/g和0.03~0.08 g/kg,网箱养殖区及网箱下游底泥总氮含量及硝态氮含量分别高出对照区40~80 mg/kg和0.8~1.2 mg/kg,网箱养殖区及网箱下游底层水的硫化物含量平均值分别高出对照区1.3 mg/L和0.11 mg/L。 相似文献
7.
对三峡库区大银鱼(Protosalanx chinensis)、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和短吻间银鱼(Hem isalanxbrachyrostralis)共78尾个体的Cyt b基因全序列(1141bp)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序列有16个变异位点,总变异率为1.4%,其中13个为简约位点。大银鱼的32尾样本有6个单倍型,太湖新银鱼32尾样本有5个单倍型,短吻间银鱼14尾样本中有3个单倍型。大银鱼、太湖新银鱼和短吻间银鱼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0.804±0.032,0.671±0.061,0.385±0.149;核苷酸多样性指数(π)分别为0.00146±0.00009,0.00228±0.00024,0.00067±0.00026。3种银鱼群体的遗传距离在0.12461~0.23796之间,净遗传距离在0.12274~0.24418之间。基于Cyt b基因序列,利用K imura-2模型构建的NJ树表明:大银鱼与太湖新银鱼种群的亲缘关系最近,两者与短吻间银鱼种群的亲缘关系较远。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库区3种银鱼的遗传多样性低。 相似文献
8.
9.
2010年4月对三峡库区26条主要支流的底栖动物进行了采集,经鉴定共检出97种;其中,水生昆虫78种,软体动物10种,寡毛纲6种。常见种为蜉蝣科(Ephemeridae)、小蜉科(Ephemerellidae)、四节蜉属(Baetis)、细蜉属(Caenis)、宽基蜉属(Choroterpes)、扁蚴蜉属(Ecdyonurus)稚虫及直突摇蚊属(Orthocladius)、斑特突摇蚊属(Thienemanimyia)幼虫,平均密度673.22个/m2,平均生物量9.9398g/m2。MDS分析表明,御临河、龙溪河、长滩溪和嘉陵江站点明显偏离其他22条河流;种类组成聚类分析表明,抱龙河和汤溪河、童庄河和大宁河、咤溪河和黄金河、磨刀溪和小江、大溪河和官渡河、龙河与梨香溪、御临河与綦江、龙溪河与长滩溪的种类相似度较高;物种多样性分析表明,Shannon-Wiener指数变动在0.6365~2.9329,平均为1.6120;Margalef指数变动在0.6266~5.3074,平均为2.2976。本研究旨在为三峡库区水环境预警平台的建立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三峡库区175 m蓄水前鱼类资源量及其分布特点,于2009年12月和2010年4月利用SIMRADEY60鱼探仪对三峡库区秭归至重庆江段进行了声学调查。结果表明:鱼类在秭归至重庆段分布不均匀,12月份密度最大区域为万州——丰都,最大密度为1 347.3 ind./km3,4月份鱼类集中在长寿——重庆江段,最大密度为864.4 ind./km3,并且冬季整个江段鱼类密度平均值明显大于春季的平均值。垂直方向上,不管是在冬季还是在春季,下层的鱼类密度始终最大,并且各层鱼类密度的差异冬季比春季更为明显。三峡库区175 m蓄水前鱼类的分布特征和水位、水流、地形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