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66篇
  免费   673篇
  国内免费   369篇
林业   2403篇
农学   1031篇
基础科学   675篇
  946篇
综合类   11415篇
农作物   900篇
水产渔业   346篇
畜牧兽医   2614篇
园艺   2891篇
植物保护   158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73篇
  2022年   258篇
  2021年   260篇
  2020年   429篇
  2019年   360篇
  2018年   231篇
  2017年   436篇
  2016年   507篇
  2015年   611篇
  2014年   1109篇
  2013年   1141篇
  2012年   1371篇
  2011年   1414篇
  2010年   1327篇
  2009年   1417篇
  2008年   1502篇
  2007年   1284篇
  2006年   1097篇
  2005年   1169篇
  2004年   1117篇
  2003年   1200篇
  2002年   907篇
  2001年   904篇
  2000年   736篇
  1999年   453篇
  1998年   474篇
  1997年   459篇
  1996年   371篇
  1995年   363篇
  1994年   335篇
  1993年   230篇
  1992年   221篇
  1991年   272篇
  1990年   204篇
  1989年   183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2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6篇
  1965年   13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4篇
  195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西省小麦苗期根系性状及抗旱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苗期根系形态是成株期根系分布的基础,与抗逆和产量密切相关,全面认识苗期根系及抗旱特性,对于抗旱优异种质的利用和早期筛选具有重要意义。采用239份山西省小麦品种(系)在土培条件下,研究了苗期根系性状及对水分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正常生长下山西小麦苗期根系性状多样性丰富,地方种变异最大;不同年代品种中,除最大根长随年代略下降外,其他性状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不同根系性状对水分胁迫响应存在差异,总根长对水分最敏感,其次为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生物量,最大根长和平均根数不敏感。苗期根系综合抗旱能力随年代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地方种和20世纪70年代品种多为中抗,80和90年代的品种抗旱性较低,2000年以后审定品种的抗性较高,其中旱地品种抗性最好。苗期根系抗旱特性与产量性状相关分析发现,最大根长、总根长、根体积和根生物量与雨养条件下的千粒重和产量显著正相关,最大根长和根生物量与成株期抗旱性也显著正相关。因此苗期最大根长和根生物量可作为半干旱地区旱地育种过程中抗旱性和产量的早期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寻甸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是黑颈鹤东部种群的重要越冬地之一,每到冬季,黑颈鹤都会飞来这里越冬。自2014年以来,每年都对保护区黑颈鹤数量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来越冬的黑颈鹤数量逐年增加,到2019年达74只;越冬时间为11月上旬至次年3月中下旬,约125 d,12月中下旬,越冬的黑颈鹤数量达到高峰值,一直保持到3月初开始迁飞;2019年12月幼体占鹤群的比例为24%,表明越冬的鹤群活力较高,这保障了到保护区越冬黑颈鹤数量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3.
许浒  袁宏伟  张辉  蒋尚明  刘佳 《节水灌溉》2021,(12):70-74,80
为揭示大豆旱涝急转条件下先期旱胁迫与后期涝胁迫的交互作用对其生长发育和产量造成的影响,开展了不同程度单一受涝和不同程度旱涝急转的对比试验.分析了不同处理下大豆株高、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及产量减产规律,量化了旱涝相互作用间的效应,初步揭示了旱涝急转下的大豆减产规律.结果表明:旱涝急转对于大豆正常生长发育的胁迫作用和最终导致的减产要明显小于单涝组;前期轻度干旱对于后期涝胁迫对大豆正常生长造成的抑制有不同程度的缓解、补偿效应,且在一定受旱程度范围内基本呈现前期受旱时间越长,其后期补偿效应越大的规律;旱涝急转组相比单涝组产量有明显增加的原因,是因为前期适宜的轻度干旱对于大豆百粒重补偿了4.79%~20.00%、平均单株荚数补偿了4.28%~46.63%、单株实荚数补偿了9.72%~73.04%,同时结合株高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规律,说明短期轻旱增强了大豆对于外界水土环境的耐受性,缓解了后期涝渍对大豆生长发育造成的生理胁迫.研究成果可为探究旱涝急转致灾机理,制定合理的面向旱涝急转的减灾、防灾措施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鲜食甜玉米需水量、需水规律及节水灌溉制度,指导其科学合理灌溉。【方法】连续开展2 a鲜食甜玉米田间灌溉试验,以群众高产种植经验为试验处理,在试验小区内安装智墒和云智能气象站采集土壤墒情、气象数据。分析了甜玉米全生育期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计算了甜玉米逐日需水量和作物系数,分析了其需水量规律;针对实际灌溉中存在的问题,对甜玉米灌溉过程中土壤含水率上下限进行了优化。【结果】甜玉米土壤水分变化主要集中在10~30 cm之间,根系最大吸水深度为50 cm;2016—2017年甜玉米全生育期需水量分别为197.7 mm和212.9 mm,平均需水强度分别为3.0 mm/d和3.1 mm/d;需水强度呈现抽雄吐丝期灌浆乳熟期拔节期苗期的规律;甜玉米作物系数(Kc)苗期最小,抽雄吐丝期最大,2 a全生育期Kc平均值分别为0.63和0.67;经过灌溉制度优化,甜玉米全生育期灌水4次,净灌溉用水量较实际分别减少31.87%和33.97%。【结论】甜玉米需水量较小,需水规律和普通玉米相似,农业生产中应根据降雨情况适时补充灌溉。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呕吐毒素(DON)、玉米赤霉烯酮(ZEN)和黄曲霉毒素B1(AFB1)在2020年底新玉米中的污染情况,指导饲料生产企业和养殖场(户)开展霉菌毒素防控,降低霉菌毒素对饲料质量安全及养殖动物的影响,避免经济受损的风险。2020年12月在市场上采集新玉米样本225份,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或上转发光免疫分析法对其霉菌毒素污染情况进行检测,依据安佑集团相关企业标准标和GB 13078-2017《饲料卫生标准》进行判定分析。结果表明:新玉米中霉菌毒素检出率为96.0%,其中DON、ZEN和AFB1的检出率分别为85.8%、87.1%和86.7%|DON、ZEN和AFB1在新玉米中的污染状况差别较大,按《饲料卫生标准》判定的超标率分别为0.0%、0.4%和11.6%|最大检测值分别为2500、534 μg/kg和>100 μg/kg。就产地而言,山西、内蒙古、东北、安徽、山东、河南、云南、陕西等地霉菌毒素污染较重。综上,与2019年及2020年玉米霉菌毒素污染调查数据相比,2020年底新玉米污染程度较重。 [关键词] 玉米|霉菌毒素|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上转发光免疫分析法|污染规律  相似文献   
6.
亚洲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 是黄龙病病原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 (CLas)的主要传播媒介。为更好地探清亚洲柑橘木虱上的CLas阳性分布特性及其动态变化,提出适宜治虫防病的窗口期,特针对浙江省柑橘果园的分布特点,于2002—2019年采取定园定期和不定园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采检24个县(市、区)重点柑橘果园的亚洲柑橘木虱样品1 662份、黄龙病样品2 900份,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亚洲柑橘木虱的CLas携菌量及其阳性率。结果显示,浙江省亚洲柑橘木虱的CLas携菌量与所处经纬度分别呈线性关系,根据拟合的线性方程推算,浙江省亚洲柑橘木虱的CLas阳性分布范围为29.20°N以南和119.80°E以东的区域。亚洲柑橘木虱的CLas阳性率随黄龙病发病率增加而上升,两者呈逻辑斯蒂模型(Logistic model)变化规律。亚洲柑橘木虱的CLas阳性率在月际间表现为山峰型波浪式变化结构,峰期分别为4、7、12月;在2001—2019年间的年际变化呈二次曲线,经推算,在2010年达到峰值,然后趋于缓解。据此认为,春、夏、秋3梢初期为最佳窗口期,建议加强3梢初期的治虫防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油用牡丹‘凤丹’Paeonia ostii ‘Feng Dan’不同生育期矿质元素动态变化规律,为油用牡丹的科学施肥提供依据。  方法  以8年生油用牡丹‘凤丹’为材料,测定根、茎、叶以及不同生育期果荚和种子的矿质元素,分析矿质元素积累分配特性以及矿质元素分配的相关性。  结果  生育期内油用牡丹‘凤丹’根、茎、叶中的磷持续下降,根和叶中的氮持续降低,钾和镁在不同器官内变化趋势不同。铁在不同器官内的质量分数均大于其他微量元素,除铜外,其他微量元素在根中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果荚和种子中的氮逐渐升高,果荚中钾和种子中磷呈先下降后升高再下降的趋势。矿质元素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氮、磷、钾、铁、锰与其他元素间相关性较高;同种矿质元素在‘凤丹’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之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结论  在生育期内,油用牡丹‘凤丹’从展叶期到现蕾期之前对氮、磷元素需求量大,应在植株展叶前追施氮肥和磷肥;结实期对氮、磷、钾需求量大,建议在开花后追施氮磷钾肥;在植株现蕾期前(3月上旬)追施铁肥,在5–7月种子发育期追施硼、锌肥,满足‘凤丹’植株对这3种微量元素的需求。表7参36  相似文献   
8.
基于水槽试验,系统的研究了在5种流量、3种植被组合和3种覆盖密度情况下的坡面流的水力参数、水力因子间的关系和阻力规律。结果表明,坡面流一般为湍流,植被的存在增强了坡面流的湍流强度。平均流速与单宽流量幂函数相关,且拟合结果良好。柔性植被对流速的减缓作用大于刚性植被。柔性植被坡面和刚性植被坡面的阻力系数均随雷诺数的增加呈幂函数递减。  相似文献   
9.
雍喆 《种子科技》2021,(8):17-18
通过对清水县苹果黑星病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此病在清水县发病率极高,主要为害果实、叶片、新梢等,5月下旬有少量发生,6月中下旬较明显,7—8月进入发病高峰期。防治的最佳方案是秋季清除病枝病叶,隔离烧毁,深埋处理。萌芽前全园喷洒10%尿素或5%硫酸铵水溶液,或树上喷洒5波美度石硫合剂,以杀死越冬病菌。5月中旬到6月上旬,每隔15 d全园喷施1次杀菌剂,可选择25%腈菌唑乳油3000倍液、40%福星乳油8000倍液、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几种药剂轮换使用,可达到全园防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对大花序桉幼苗生物量及营养元素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大花序桉苗木平均单株生物量大小排序为茎>根>叶。幼苗主要营养含量和吸收积累规律为K>N>P>Fe>Mn>Zn>B>Ca>Cu>Mg。大量元素N、P、K贮量最高的部位均为茎,根部和叶中含量相近。大花序桉苗期叶片对主要营养元素N、P和K的吸收分配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Mg与Ca,Cu与P、K,Zn与N、K、Cu、Fe,Fe与N呈现互相促进关系;Mn与N、Fe、K、Cu,B与P、Cu为相互抑制关系。据此,大花序桉苗期以氮、磷、钾肥为主,其中要求养分K2O>N>P2O5,并有针对性地添加铁肥、锌肥和铜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