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1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53篇
林业   51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18篇
  175篇
综合类   216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37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9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山树线交错带是高海拔地带对环境变化最为敏感的生态系统之一,土壤有机碳库及其稳定性在生态系统变化中具有显著指示作用。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对土壤不同活性有机碳进行连续分级分离,研究土壤有机碳不同组分在海拔环境梯度下分布特征及稳定性。结果表明,高山树线交错带土壤有机碳主要集中在物理分级组分(≥0.02 mm),且粒径越大有机碳含量越高,即主要以颗粒态有机碳形式存在,占比均高于98%;在<0.02 mm有机-无机复合体中有机碳采用化学分级分离,这部分有机碳占比低于土壤总有机碳2%,且主要以腐殖质(胡敏素)形式存在(占土壤总有机碳0.6%~0.8%),腐殖质占有机碳比例远低于一般土壤;随着海拔升高,土壤有机碳总量上升,颗粒态有机碳(物理分级组分)比例升高,胡敏素类腐殖质比例下降。因此,川西高海拔树线交错带的高寒土壤有机碳,主要以不稳定有机碳(POC)形式存在,随着温度上升(海拔降低)将导致土壤矿质化和腐殖化加剧,有机碳总量下降,土壤不稳定性组分(物理分级组分)降低,土壤稳定性(腐殖化比例)上升。  相似文献   
2.
为揭示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区马铃薯“水改旱”种植对其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选取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区27个站点,基于站点的气象数据、土壤数据和管理数据驱动充分验证的APSIM-Potato模型,模拟分析农牧交错带地区灌溉和雨养马铃薯的耗水差异。结果表明: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区马铃薯种植连续灌溉10、20 a和30 a的产量分别为15 900~35 600、16 400~34 800 kg·hm-2和16 600~34 800 kg·hm-2,改为旱作后对应的产量分别为12 800~30 600、13 900~29 100 kg·hm-2和12 700~25 500 kg·hm-2;灌溉马铃薯产量均表现为西部较高,旱作马铃薯产量则为东部较高。连续灌溉10、20 a和30 a的播前1 m土层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63~388、161~394 mm和154~398 mm,改为旱作后分别下降31.8%、35.3%和36.9%。连续灌溉10、20 a和30 a后的地下水消耗量分别为5 360~21 330、8 910~4...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了解长期升温对高寒地带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开顶式生长室在川西北树线交错带进行原位模拟增温,研究长期升温对5种土壤酶(淀粉酶、蛋白酶、酸性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长期升温极显著增加树线交错带的酸性磷酸酶活性(P0.001),对其他几个酶的影响较小,但能促使土壤酶活性趋于稳定;在0~10 cm土壤中,长期升温显著降淀粉酶活性(P0.005)、极显著降低蛋白酶和脲酶的活性(P0.001)、极显著增加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P0.001);长期升温对10~20 cm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则基本相反。【结论】长期升温对树线交错带土壤酶活性的有明显影响,这种影响与酶的种类和土壤深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西北农牧交错带作为农业文明与牧业文明互动、交融的产物,构成了中国西北区域社会发展中特有的历史地理形态。从历史地理的视角宏观审视西北农牧交错带建构的过程,由于自然和人文因素的交互驱动,其时间上虽贯穿古今但阶段性明显,空间上则展现出连续性与散点状并存的特征。西北农牧交错带在自然环境上的过渡性与脆弱性、政治上的敏感性与"内边疆"性、经济上的共生性与互补性、文化上的混融性与多样性等丰富内涵,不仅赋予其若干代表性的历史职能,而且也构成了中国区域研究中最重要的自然与人文"界限"。  相似文献   
7.
对吉林市城乡交错带1982年至2012年近30年来耕地土壤pH、有机质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城市化进程对耕地质量演变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30年间,土壤pH平均值由6.19降低到5.69,酸化趋势明显。有机质含量由26.14g/kg提高到28.45g/kg,有小幅提升;耕地土壤pH和有机质空间分布格局变化具有明显的城乡梯度特征,土壤酸化速率沿城乡梯度递减,有机质呈现近郊增加远郊降低的变化趋势;城市化进程影响了吉林市近郊耕地土壤有机质变化趋势,加速了土壤酸化过程。城市化对吉林市耕地质量变化的作用强度随距中心城区距离递减,作用半径在12km左右。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准噶尔盆地东南缘绿洲-荒漠交错带土壤跳虫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变化,在2011年4、7、9和11月中旬对该交错带胡杨林、防护林、荒草原、灌木林、荒漠、菜瓜地及耕地等7种典型生境土壤跳虫群落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共获得土壤跳虫2487只,隶属于4目10科17属。其中球角跳属Hypogastrura、伪亚跳属Pseudeachorutes、棘跳属Onychiurus、等节跳属Isotoma为优势类群,占总数的64.58%。长跳属、驼跳属、原等跳属等10个属为常见类群,占总数的33.26%。小圆跳属、短角跳属、疣跳属为稀有类群,占总数的2.16%。绿洲-荒漠交错带不同生境土壤跳虫群落组成、个体数以及不同季节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个体数依次为胡杨林>防护林>灌木林>耕地>荒草原>菜瓜地>荒漠。不同季节土壤跳虫个体数顺序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研究表明不同生境土壤湿度、植被类型及人为干扰程度是影响该交错带跳虫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朝阳地区位于农牧交错带,是全省肉牛的重要产区。肉牛养殖是当地农民经济收人和肉食来源的重要途径。通过改变传统的肉牛生产模式,引进新技术,充分发挥夏洛莱牛在农牧交错区的改良优势。将太阳能能源利用、饲草、饲料资源开发,肉牛营养需要,饲养管理方法和疫病防治等现有科技成果进行有机的配套组装集成,  相似文献   
10.
永远的思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启忠 《草业科学》2011,28(1):166-168
韩建国先生生前是中国草学会常务副理事长、草业科学国家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中国农业大学草地研究所所长、《草地学报》主编,献身草业三十载,桃李遍天下。在他逝世百天之际,本刊特邀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孙启忠研究员撰文以寄哀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