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9篇
  38篇
综合类   7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3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以陕西省神木市为研究区域,以农村居民点图斑为评价单元,确定了高程、人均纯收入、地质灾害易发程度等10个参评因子并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其权重,运用Arc GIS软件的坡度分析、水文分析、缓冲区分析等方法对各评价因子进行分析,对各参评因子分等赋值,建立起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体系,利用综合指数法对各评价单元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构建多因素综合评价指标模型。根据综合分析结果,将神木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划分为最高适宜级、高适宜级、中适宜级、低适宜级和不适宜级5个级别,得出研究区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等级及分布,并将评价对象分为搬迁型、集聚型和发展型,制定相应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2.
以石泉县研究区678个表层(0-20cm)土壤样品微量营养元素(Fe2O3、Mn、Zn、Cu、Mo、B)的实测含量为对象,采用地统计学与GIS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壤微量营养元素的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微量营养元素含量的平均值均高于全国平均值,Mn平均值低于区域背景值,但相差不大。趋势效应参数分析得出,Fe2O3、Zn、Cu、Mo、B宜取二阶,Mn宜取一阶;土壤Fe2O3、Mn、Zn、Mo含量的最佳半方差拟合模型为指数模型,Cu为球状模型,B为高斯模型;Fe2O3、Mn、Zn、Mo、B的块金效应小于25%,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Cu的块金效应在25%~75%之间,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性。空间变异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其影响较小。六种土壤微量营养元素呈带状、斑块状分布,与区域地层构造展布方向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武功县耕地质量空间变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弄清楚武功县耕地质量空间变异规律,应用地统计学方法,分别针对武功县耕地自然质量等指数、利用等指数和经济等指数各选取1000个分等单元样点,在保证样点为正态分布的前提下,应用GS+9.0软件进行对武功县耕地自然质量等指数、利用等指数和经济等指数的空间变异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武功县耕地质量的空间变异是以结构性因素引起的为主,自然质量的空间变异在3270 m以内,利用质量的空间变异在11310 m以内,而经济质量的空间变异在14970 m以内。自然质量以南北方向和西北东南方向变异大,而东西方向变异小。利用质量和经济质量则以南北方向和西南东北方向变异大,东西方向变异最小。地统计学方法是定量研究耕地质量空间变异的有效方法,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对耕地质量空间变异研究有利于认识耕地质量空间分异规律,也有利于有效选择耕地质量监测样点。  相似文献   
4.
选取关中平原5市为研究区,根据其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和经济发展特点,以2009、2012和2015年《陕西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为基础数据,从经济可行性、社会可接受性和资源环境合理性三方面选取16项评价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运用熵权法确定权重,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计算综合指数。运用Grapher软件从3个时间断面构建三角模型,对关中平原5市土地生态安全进行现状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三角模型能够客观清晰地反映其现状和变化趋势;关中平原五市总体呈现出经济可行性指数和资源环境合理性指数不断增加,社会可接受性指数降低;土地生态安全状态向较好的方向发展,西安市由弱安全转向一般安全,其余4市由不安全转向弱安全;区域内部发展不均衡,西安市与其余4市差距不断加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基本农田划定与评价相关文献进行参考归纳,选取耕地地类、自然等、利用等、经济等、坡度、面积、与公路距离、与城镇距离、与农村居民点距离、耕地图斑形状指数、耕地图斑规整度11个指标,在神木市永久基本农田成果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各指标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图斑面积、坡度、耕地类型、与农村居民点距离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相关性最大;使用主成分分析,得到3个综合因子,能够为未来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7.
从化肥、农膜、农药和农业机械的使用4个方面对宝鸡各县(区)2005-2011年种植业生产过程中碳排放量以及碳排放强度进行了估算,修正了碳排放强度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宝鸡地区种植业生产过程中碳排放量总体是增加的,7年间增加了32.08%,年均增长4.58%。2006年碳排放量最少,为173 436.71 t;2011年碳排放量最多,为233 109.78 t。碳排放强度在0.367~0.555 t/hm2之间,7年间增长了50.33%,年均增长7.19%。化肥碳排放占到总排放量的84%以上。从各县(区)来看,陇县碳排放量最高,每年都在60000 t以上;陈仓、凤翔、岐山、扶风和眉县的碳排放量在20 000~50 000 t之间,渭滨、金台、千阳、麟游、凤县和太白碳排放量在15 000 t以下。太白县碳排放量最小,每年都在4 600 t以下。碳排放强度以陇县最高,每年都在1.0 t/hm2以上;太白县碳排放强度最小,每年都在0.36 t/hm2以下。  相似文献   
8.
以耕地资源集约利用中的人地关系为依据,构建基于PSR模型的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四川省实际情况,共选取15个评价指标,采用改进的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运用综合指数方法分析四川省21个市(州)的耕地集约利用度,并将其划分为高度集约区、中度集约区、一般集约区和不集约区。结果表明:在不同区域间,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具有明显差异;平原地区如成都等地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甘孜、阿坝等地较为典型,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引起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各市(州)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同;采用PSR模型、熵值法和综合指数方法评价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是合理的,研究结果为四川省耕地集约利用提供进一步指导。  相似文献   
9.
榆林市景观生态风险及其时空分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常用气象干旱指数SPEI和SPI在陕北地区的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