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5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40篇
农学   27篇
  4篇
综合类   220篇
水产渔业   1797篇
畜牧兽医   58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目前传统的泥鳅苗种培育模式为土池培育和水泥池培育,室内工厂化培育模式研究尚少见报道。为探索适合于福建地区台湾泥鳅室内工厂化苗种培育技术,2017年7月,笔者开展相关摸索与试验,总结出一些经验教训。现将台湾泥鳅室内工厂化培苗技术与生产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时间与地点试验于2017年7月3-30日,在南平市延平区欣欣鱼种场进行。2.鳅苗培育池的准备试验在室内工厂化玻璃钢圆桶中进行,共8个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海鲜调味品的不同加工方法出发,把海鲜调味品分成抽提型调味品、分解型调味品和反应型调味品,并对这三种调味品的研究进展进行综合论述,同时展望了海鲜调味品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旨在为开发新型海鲜调味品及提高水产品的附加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为受试生物,采用半静态生物测定方法,研究了苯、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和对二甲苯对皱纹盘鲍的急性毒性效应,获得了5种苯系物对皱纹盘鲍的24 h、48 h、72 h和96 h半致死浓度(LC_(50))。研究表明,苯系物对皱纹盘鲍的毒性作用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相关关系,苯系物对皱纹盘鲍的96 h LC_(50)分别为苯33.37mg·L~(-1)、甲苯25.24 mg·L~(-1)、邻二甲苯15.61 mg·L~(-1)、间二甲苯12.84 mg·L~(-1)、对二甲苯4.81 mg·L~(-1);5种苯系物对皱纹盘鲍均为高毒物质,毒性大小顺序为: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甲苯苯。  相似文献   
4.
正日本沼虾又叫青虾,其生长速度和产量分别比野生亲本提高30%和25%。半刺厚唇鱼又叫石板、坑鱼等,市场价格为60~100元/千克,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可利用其食性与日本沼虾混养,提高饵料效率。目前鱼虾混养技术的研究报告较多,而针对半刺厚唇鱼与日本沼虾混养的研究目前尚未见报。本文根据半刺厚唇鱼与日本沼虾的生物学特性,分别设计了3种对比养  相似文献   
5.
为比较人工养殖大刺鳅与野生大刺鳅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差异,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法对养殖和野生大刺鳅幼鱼、鱼种、成鱼肌肉脂肪酸组成及其相对含量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养殖和野生大刺鳅肌肉中共检出24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均最高,平均含量分别达到(65.63±1.88)%和(59.03±2.11)%,特别是含有丰富的C18:2、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碳五烯酸和花生四烯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ΣUFA/ΣSFA比值从幼鱼到成鱼阶段显上升趋势,且养殖大刺鳅(2.45±0.21)高于野生大刺鳅(1.98±0.15);养殖大刺鳅成鱼阶段的P/S比值达到1.0,超过一般的淡水鱼类。综合分析表明,养殖大刺鳅肌肉品质在脂肪酸组成及均衡性方面略优于野生大刺鳅,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鮑资源的利用率,开发新型香精,以鲍蒸煮液美拉德反应产物为基料,感官评定为指标,在单因素及L_9(3~4)正交试验基础上,确立了口感和海鲜风味俱佳的鲍复合调味品最佳配方为:盐添加量35%、味精添加量40%、玉米淀粉添加量9%、鲍风味基料添加量为6%、白砂糖添加量4%、麦芽糊精添加量3%、呈味核苷酸二钠(I+G)添加量1.5%、酵母抽提物添加量1.5%。研究了不同的造粒方式和干燥方法对颗粒产品吸湿性、溶解性、流动性、质构特性及感官评定的影响;相关理化、性能指标为:完全溶解于90~100℃热水中的时间需要72 s,且分散良好、溶液微浑浊、无沉淀,鲜味足;堆密度为(0.61±0.01)g/cm~3,硬度为(3 642±122.198)g,吸湿性为(9.35±0.01)%,临界湿度值为60%,休止角为33.0°,总体可接受度为(7.81±0.12)分。研究结果表明,旋转造粒和流化床干燥的产品质量最佳,吸湿性比较小,溶解性、流动性和质地性都比较好,感官评分最高。  相似文献   
7.
蟹类是福建海区重要的经济渔获种类之一。本文基于2009年1月-011年12月期间进行的蟹类调查资料,分析了福建中南部近海四种捕捞作业渔获物中蟹类的种类组成和分布特点。结果表明:福建中南部近海海域有蟹类94种,隶属16科、53属,以亚热带和热带的暖水性种为主,与南海关系最为密切,而与黄、渤海关系较为疏远。从蟹种分布区域看,这些蟹类在浅海均有分布,其中26.6%的蟹类既分布于浅海又分布于潮间带。从蟹种个体大小看,福建海区蟹类多数属于中小型种类。高强度捕捞加剧了对蟹类资源的破坏,因此需要调整捕捞作业结构,拓展外海蟹类捕捞作业,开展资源动态监测和苗种放流增殖工作,并实施TAC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泥东风螺(Babylonia lutosa)幼螺为实验材料,设置几种不同饵料、盐度和酸碱度,对泥东风螺幼螺生长适应性进行探讨和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最适宜泥东风螺幼螺生长的饵料为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适宜幼螺生长的盐度范围在26 ~ 31之间,幼螺培育环境的酸碱度不应低于pH6.5或高于pH8.5.研究发现,在适宜生长的条件下进行培育,泥东风螺摄饵率相对较高,生长速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应用于泥东风螺规模化生态健康养殖,为泥东风螺养殖产业发展和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从福建省淡水养殖鱼类体内分离到27株嗜水气单胞菌,根据嗜水气单胞菌16SrDNA基因和气溶素基因(aerolysin)的保守序列,设计2对引物,对所分离到的27株嗜水气单胞菌进行双重PCR扩增,扩增结果表明,其中18株为含有Aer毒力基因的潜在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占总菌数的66.67%。应用ERIC-PCR分型技术对27株嗜水气单胞菌菌株进行分析,以相似度54.00%为限,所有菌株可分为Ⅰ和Ⅱ两大聚类,以76.00%相似度为界,27株嗜水气单胞菌可分为11个聚类,同一个聚类中菌株分离区域基本相同。分析结果表明,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基因型的多样性和分离地域具有一定的关联,也表明ERIC-PCR可以有效应用于嗜水气单胞茵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人工网箱养殖4年的斑鱾(Girella punctata Gray)亲鱼进行LHRH-A3激素催产,获得自然产卵的受精卵,于实验室中进行培育孵化,连续观察斑鱾胚胎发育的全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斑鱾受精卵呈圆形,卵径0.882±0.041 mm、卵黄直径0.807±0.036 mm,具1个圆形油球,油球径为0.266±0.023 mm。在孵化水温23±0.5℃、盐度33.8条件下历时28 h 20 min完成整个胚胎发育过程,初孵仔鱼全长1.574±0.109mm。胚胎发育过程可划分为6个阶段,即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和器官形成期,包括27个发育时期。实验旨在了解斑鱾的胚胎发育规律,为开展斑鱾的人工繁殖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