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1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66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2篇
  25篇
综合类   257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52篇
畜牧兽医   1799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中性洗涤纤维(NDF)来源(燕麦草和大豆皮)和粒度的全混合日粮(TMR)对哺乳期犊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采食行为的影响。选取(4.2±2.3)日龄和体重[(39.2±3.6) kg]相近的荷斯坦犊牛45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头(9公6母)。3组分别饲喂燕麦草粉TMR(SO组)、长燕麦草TMR(LO组)和大豆皮粉TMR(SS组)。犊牛单栏饲养,试验期为7~63日龄。结果显示:1)不同NDF来源和粒度的TMR对犊牛的体重、干物质采食量、平均日增重、体高、体斜长、十字部高、胸围和腰角宽均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全期SS组的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SO组(P0.05)。2)不同NDF来源和粒度的TMR对犊牛挑食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且随日龄增长,各层挑食指数逐渐趋于1。3) LO组的21日龄血清碱性磷酸(ALP)活性和49日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高于SO组(P0.05),SS组的49日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低于SO组(P0.05);从平均值来看,LO组的血清AST和ALP活性均显著高于SO组(P0.05),SS组的血清总蛋白(TP)和球蛋白(GLB)含量显著高于SO组(P0.05),不同NDF来源和日龄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血清GLB含量(P0.05)。4)15日龄时,LO组非营养性口腔行为(NNOB)时长有低于SO组的趋势(0.05≤P0.10),采食次数有高于SO组的趋势(0.05≤P0.10)。30日龄时,SO组的饮水时长和NNOB时长均显著高于LO组(P0.05),SO组的反刍时长和饮水时长显著高于SS组(P0.05),SO组的反刍次数有高于SS组的趋势(0.05≤P0.10)。综上所述,大豆皮粉替代燕麦草粉作为TMR的主要NDF来源对犊牛有着更好的饲料转化率,但是会减少反刍时长,增加瘤胃酸中毒的风险。从TMR粒度的角度看,长粒度TMR可减少犊牛NNOB。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培育模式(随母哺乳与饲喂代乳粉)对牦牛犊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日龄[(30±1)日龄]和体重[(22.5±0.9) kg]接近的牦牛犊牛60头(母犊牛40头、公犊牛20头),按照体重接近原则随机分为2组,每组母犊牛20头、公犊牛10头。对照组牦牛犊牛随母哺乳,试验组牦牛犊牛与母牛分离并饲喂专用代乳粉,试验共持续120 d。结果显示:试验组牦牛犊牛在30~150日龄的生长性能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牦牛犊牛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3.3%vs. 46.7%,P0.05)。试验组牦牛犊牛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丁酸摩尔比例以及血清总蛋白质、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胰岛素、β-羟丁酸和生长激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30日龄断母乳饲喂代乳粉的牦牛犊牛在随后4个月的生长性能与随母哺乳的牦牛犊牛无显著差异,但饲喂代乳粉显著提高了牦牛犊牛的存活率。基于瘤胃发酵参数和血清生化指标,可能是因为采食代乳粉能够保证牦牛犊牛摄入的营养浓度一致,有利于维持其正常的生理代谢功能,最终提高了牦牛犊牛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研究了日粮中不同中性洗涤纤维/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DF/NFC)水平对周岁后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瘤胃发酵特征及甲烷产量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甲烷排放预测模型,旨在获得我国生产模型下的甲烷排放规律和甲烷转化因子,为提高奶牛能量利用效率、建立国家或区域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和探索减排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撑。将45头体况良好,平均为15月龄的荷斯坦后备奶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头牛:低日粮NDF/NFC组(NDF/NFC=0.60)、中日粮NDF/NFC组(NDF/NFC=0.75)和高日粮NDF/NFC组(NDF/NFC=0.90),试验期为70 d,包括14 d的预饲期和56 d的正试期。结果表明:1)提高日粮NDF/NFC水平显著降低了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有机物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干物质和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P<0.05);2)提高日粮NDF/NFC水平显著增加了瘤胃内总挥发性脂肪酸产量、乙酸的相对含量和乙酸/丙酸比例(P<0.05),显著降低了丙酸的相对含量(P<0.05);3)随着日粮NDF/NFC水平的提高,瘤胃甲烷和甲烷能产量、甲烷/代谢体重、甲烷/干物质采食量、甲烷/有机物采食量、甲烷/中性洗涤纤维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甲烷转化因子也随着日粮NDF/NFC水平的增加而显著提高(P<0.05);4)基于体重、采食量、营养物质含量和NDF/NFC分别建立了甲烷预测模型,其中基于干物质采食量和中性洗涤纤维采食量建立的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最高(R2=0.77)。因此,提高日粮中NDF/NFC水平可显著降低周岁后荷斯坦奶牛的生产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和瘤胃内丙酸的相对含量,可显著提高瘤胃甲烷产量和甲烷转化因子。  相似文献   
4.
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有抗癌、减肥、降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抗糖尿病、抗氧化、增强免疫等生理功能。鸡蛋蛋黄能有效富集CLA,可作为人体补充CLA的营养策略。文章综述了CLA的生理功能及其影响蛋黄脂肪酸组成、降低胆固醇、改善蛋壳品质,有利于蛋鸡骨骼代谢的机制,为研究CLA在蛋鸡体内的吸收、代谢、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蛋白质和脂肪是机体代谢过程中重要的能量物质,也是人类食物重要的风味前体物质。机体通过酶、激素和信号分子的表达水平来调节物质代谢。不同性别动物肝组织脂肪酸含量和组成有所不同。肝和肌肉脂肪酸组成反映饲料脂肪酸组成。脂肪酸合成酶和激素敏感性脂肪酶是脂肪合成和分解的关键酶,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生长轴是动物体内重要的合成代谢调节系统,机体在细胞水平上通过雷帕霉素靶蛋白和氨基酸应答信号通路感知食物中的氨基酸含量、丰度和平衡性。核酸、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产物肌苷酸、游离氨基酸和挥发性物质是肉品代表性风味物质。动物性别、饲料和饲喂模式等通过一系列生理途径影响营养物质的沉积和代谢,也影响肉品的滋味和风味。  相似文献   
6.
阐述犊牛的采食行为、吸吮行为及异常行为,探讨了犊牛饲养方式与犊牛行为的关系,重点论述了代乳品的饲喂方式对犊牛生长性能及粪便指数、对犊牛采食行为以及其它相关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通过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硫酸锌对京红蛋鸡免疫机能和蛋品质的影响,探索京红蛋鸡饲料中锌的适宜添加量。选择20周龄540只健康产蛋高峰期的京红蛋鸡,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分别饲喂6种不同日粮:T1组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含锌25mg/kg);T2、T3、T4、T5、T6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5、50、75、100和125mg/kg硫酸锌(以锌计),预饲期2周,试验期24周。每4周统计破蛋率;分别在33周龄和45周龄末测定蛋品质、血清抗氧化指标和免疫功能相关指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25~125mg/kg硫酸锌对京红蛋鸡破蛋率、蛋壳厚度、蛋壳强度、浓蛋白高度、哈夫单位和蛋黄颜色,血清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活性,IgM、IgA含量和新城疫抗体滴度,免疫器官绝对重和免疫器官指数,肝脏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极显著提高了33周龄末京红蛋鸡血清IgG含量(P0.01)。综合考虑各因素,产蛋高峰期京红蛋鸡日粮中硫酸锌适宜添加量推荐为75mg/kg。  相似文献   
8.
餐桌剩余食物饲料化资源利用过程中,灭菌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灭菌效果直接影响餐桌剩余食物是否可以用来做饲料原料。灭菌不彻底会对养殖动物健康造成不良影响。选择合适的灭菌工艺则能保证彻底灭菌,有利于产业化推广,对保障餐桌剩余食物饲料化利用的安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述了餐桌剩余食物饲料化生产工艺中不同灭菌工艺的优劣,以期为餐桌剩余食物饲料化灭菌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马铃薯主粮化的战略性发展,饲用马铃薯块、马铃薯茎叶、马铃薯渣将大幅度增加。马铃薯饲用资源总体表现高水分、高纤维、低蛋白、β-胡萝卜素等功能性因子与龙葵素等有毒物质共存的特点。为了降低龙葵素的毒性,熟制、烘干、青贮或发酵后饲用是马铃薯饲用资源的主要处理方式。薯渣、茎叶、秸秆、辅料不同组合进行青贮、混贮、裹包青贮、发酵,可有效改善物料的营养价值和饲用价值,且操作简便,适于规模化推广。马铃薯饲用资源固体发酵饲料可在猪、家禽、肉兔、肉羊和牛的饲养中替代部分能量饲料或蛋白饲料,且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农户种养循环自给模式、产地茎叶综合利用模式、马铃薯渣生产发酵饲料模式,不仅变废为宝,而且减少环境污染,具有良好的环保、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西藏地区牦牛代乳粉哺育犊牛的适宜蛋白质水平,本试验以藏区高山牦牛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蛋白水平对哺乳期牦犊牛的体重和血清学指标的影响,以筛选出蛋白质水平最佳的代乳粉。选取40头新生当雄县牦犊牛,随机分为4组(n=10):对照组犊牛随母牦牛哺乳(CON),试验组犊牛分别饲喂蛋白水平为21.95%低蛋白组(LP)、24.28%中蛋白组(MP)和26.11%高蛋白组(HP)3种牦牛代乳品。饲喂时间为犊牛30~90d日龄,期间跟踪测定犊牛体重,并分别在30、60和90d日龄采集血清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饲喂3种代乳粉的犊牛体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120d日龄时HP组犊牛体重达到最高值;3种代乳粉对犊牛血清抗氧化指标和免疫指标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HP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有高于LP组的趋势(0.05P0.1),且HP组丙二醛含量及肿瘤坏死因子a较其他3组低,而免疫球蛋白(IgG、IgM)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均较其他3组高。综合分析显示在西藏地区蛋白水平为26%的牦牛代乳粉饲喂哺乳期牦犊牛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