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主要介绍了大型烧结双主抽采用两台高压变频器二拖二交叉软起无扰动切换方案,着重阐述了其方案的单线图、系统构成及控制和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大型植物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malaianus)和颗粒有机物质(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POM)对湖泊主要污染来源的指示作用,在贡湖湾选取14个样点,采集马来眼子菜和POM样品,分析其碳、氮稳定同位素的变化。结果显示,马来眼子菜和POM有相似的δ15N值趋势,都是随着离入湖口距离越远,其δ15N值逐渐增加,马来眼子菜的δ15N值为10.8‰~14.1‰,POM的δ15N值为6.69‰~14.1‰;而马来眼子菜的δ13C值随着离入湖口距离越远有下降趋势,变化范围为-17.6‰ ~ -14.5‰;POM的δ13C值则有增加趋势,变化范围为-26.9‰ ~ -24.6‰。马来眼子菜较高的δ15N值指示了人类生活污水来源的氮,表明贡湖湾的主要污染源为生活污水。相关分析表明,水中总溶解磷(TDP)与马来眼子菜的δ15N值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水中的总氮(TN)与POM的δ15N、δ13C值则呈很好的正相关关系。而POM的N占比和底泥的δ15N值分别与POM的δ15N值有明显的正相关性。研究表明,马来眼子菜和POM的δ15N、δ13C值能够指示太湖贡湖湾的主要污染来源。  相似文献   
3.
铬(Cr)是最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之一,最常用的修复方法是化学还原法,即利用化学还原药剂将六价铬Cr(Ⅵ)转化为三价铬Cr(Ⅲ),降低其迁移性和毒性,从而实现污染控制的目的。多硫化钙(calcium polysul?de:CPS)作为一种新型的化学还原剂,近年来由于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去除效率高等优点受到广泛讨论和研究。该文综述了其在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中的典型应用、影响条件及技术联用等,旨在为多硫化钙的应用和工程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土壤常规理化性质预测与土壤发生分类研究目前多采用传统方法测定相关指标,这些方法准确度高,但需要繁杂的样品前处理和室内分析,对样品也具有破坏性。X射线荧光光谱法是一种测定物质元素组成的分析技术,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法(PXRF)因其快速、实时、多元素同步分析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和土壤质量判定等研究。近年来PXRF也被用于土壤常规理化性质预测和发生分类研究,例如土壤p H、总碳与总氮、CEC、机械组成、总盐度、土层及母质区分等。这些研究多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建立某土壤常规理化指标传统方法测得数据与PXRF数据的预测模型,均取得了较好的预测结果,说明PXRF可应用于土壤常规理化指标预测与发生分类研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土壤复合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生物淋滤技术已在去除土壤、污泥等介质中重金属污染方面得到了较多应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电动修复技术与生物淋滤技术联用不仅具备各自优势,还能一定程度上互补劣势,降低电动修复能耗的同时缩短生物淋滤时间.该文综述了生物炭等功能材料用于改良生物淋滤和电动修复引起的土壤酸化问题的研究进展,为修复后土壤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赵宗楷 《绿色科技》2020,(5):52-53,58
指出了钢铁工业作为重要的基础工业类型之一,广泛分布于我国的许多城市之中。对钢铁厂现有的环境风貌进行治理提升并以适当的方式发展工业旅游,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提出了合理地利用钢厂现有环境资源,并从生态、文化及景观形象三个层面因地制宜地进行景观设计改造,以为钢厂及其周边的空间环境带来显著的经济、生态、文化等多层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过硫酸盐的高级化学氧化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兴的有机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从过硫酸盐活化方式及在土壤和地下水修复中的应用两个方面探讨了相关研究进展,提出了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良好的设计是步进式冷床顺利建成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其投入使用后运行安全的重要保证,故本文主要从设计角度为出发点对步进式冷床生产、制造中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为揭示水生植物分解过程中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选取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和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malaianus)以及漂浮植物浮萍(Lemna minor),分别置于温室(处理组A、B)和池塘中(处理组B),实验周期为5周,每隔1周随机从各重复组中取1份样品,测定干物质重和总氮(TN)、总碳(TC)、总磷(TP)含量,分析其残存干物质的分解过程。结果表明,在整个分解过程中,3种植物的C/N为7.43~10.06,低于全球水平22.5,C/P为43.09~91.77,明显高于全球水平23.2,说明同一种植物在相同的同化C能力前提下,对N的利用效率较高,对P的利用率较低;N/P为4.71~9.24,小于14,说明植物主要受N的限制。沉水植物苦草和马来眼子菜的C/N在温室和自然条件下规律一致,而漂浮植物浮萍则变化较大,说明沉水植物分解C和N的速率一致且不受环境影响,而漂浮植物浮萍分解C和N受环境影响较大;苦草和浮萍残存干物质C/N在开始有一个快速增长期,说明这2种植物N的释放速率超过C;3种植物残存干物质的C/P和N/P都在第1周快速增长且各处理变化较大,说明3种植物P分解速率都在1周内超过C和N,且受环境影响较大。研究结果将对水生态修复过程中是否移除残存水生植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