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1.
山泉水人工养殖金鳟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金鳟(Oncorhynchus mykiss Walbaum)在贵州省山泉水养殖条件下的营养特点,采用生化方法测定了山泉水养殖金鳟肌肉中营养成分。结果显示:金鳟含肉率为79.60%,肌肉中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灰分含量分别为75.45%、20.30%、2.61%、1.08%。肌肉中所测到的18种氨基酸总量为63.76%,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占26.07%,非必需氨基酸占37.69%,鲜味氨基酸占23.39%。肌肉中含有25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占20.83%,单不饱和脂肪酸占31.25%,多不饱和脂肪酸占47.92%。矿质元素中常量元素以钾和磷较高,分别为19 030.00 mg/kg和8 913.00 mg/kg;微量元素以铁和锌含量较高,分别为35.03 mg/kg和12.31 mg/kg。结果表明:与甘肃省养殖金鳟相比,贵州省山泉水养殖金鳟肌肉中肌肉的含肉率和常规营养成分含量与其相当,必需氨基酸总量/氨基酸总量(∑EAA/∑TAA)和必需氨基酸总量/非必须氨基酸总量(∑EAA/∑NEAA)均低于甘肃省养殖金鳟,但符合WHO/FAO提出的参考蛋白模式,且贵州省山泉水养殖金鳟肌肉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微量元素含量均高于甘肃省养殖金鳟,说明山泉水养殖下的金鳟肌肉具有更好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2.
3.
4.
为了探究贵州草海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水质环境因子的关系,为其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于2017年11月(秋季)对贵州草海16个采样点的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细胞密度、优势种及环境因子进行调查分析,同时利用分层聚类分析、冗余分析(RDA)和主成分分析(PCA)的方法探讨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环境因子、采样点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本次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66属、139种;其中蓝藻门12属、22种,绿藻门28属、69种,硅藻门16属、29种,隐藻门2属、3种,裸藻门4属、11种,甲藻门3属、4种,金藻门1属、1种;其中绿藻为优势门类,占浮游植物总数的49.64%;硅藻次之,占20.86%;蓝藻居第三位,占15.83%,金藻最少,仅占0.72%。调查期间,样点6、7、11、12的叶绿素a含量较高,均高于5.0 μg/L,细胞密度也较大,均超过了107 个/L。各采样点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聚类分析将样点7、11、12聚为一类,其优势门类均为蓝藻,且位于靠近威宁县城的沿岸带。各采样点与环境变量之间的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显示,6、7、11、12号采样点主要受营养盐、总溶解固体和盐度的影响,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冗余分析(RDA)得出蓝藻受营养盐的影响较大。研究表明,威宁县城沿岸带的藻类细胞密度明显高于其它位点,其优势门类为蓝藻,营养盐是导致威宁县城沿岸带藻类细胞密度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