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93篇
  2篇
综合类   4篇
水产渔业   94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4月至2011年6月分4次对三峡库区26条支流及长江干流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采集浮游甲壳类的定量和定性标本,共计152个采样点.结果表明,4次采样共鉴定出浮游甲壳动物50种,其中枝角类34种,桡足类16种.浮游甲壳类以常见的广温性种类为主,均为长江流域常见种.三峡库区浮游甲壳类动物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和纵向分布特征,春季的现存量和种类明显高于冬季,相同支流上游的现存量和种类一般低于回水区.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靠近三峡大坝的第一支流香溪河沉积物中碳氮元素分布特征.[方法]在2015年春季,从分布于三峡水库典型支流香溪河入河口河段的三个采样点,用柱状沉积物采样法采集样品,研究该区域碳、氮等生源要素的分布特征.[结果]所调查河段的沉积物中总碳含量为1.74%-3.52%,总氮含量为0.1%-0.3%.总碳含量的沿程变化表现为靠近河口的沉积物中总碳平均含量低于上游,深度变化是靠近河口采样点的表层沉积物中总碳含量显著高于底层.而总氮含量的沿程变化和深度变化没有总碳变化明显.δ13C值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靠近河口的沉积物中δ13C值小于上游采样点.[结论]该研究为认识香溪河沉积物中生源要素的分布特征及水生生态系统的演变过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2014年11月-12月在金沙江收集体长(L)150~290mm,体重(W)64.1~422.7g的圆口铜鱼23尾,根据体长将其分为4组,分别测定其化学组成,估算其能量密度。结果显示:圆口铜鱼幼鱼含水量(WAT)、蛋白质含量(PRO)、脂肪含量(FAT)、灰分含量(ASH)和能量密度(E)占其湿重的百分比分别为65.87%~69.99%,15.65%~18.17%,9.95%~14.07%,2.69%~3.80%,7.23~10.06kJ/g。经统计分析,圆口铜鱼幼鱼含水量与其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灰分含量和能量密度均存在显著的负线性关系。另外,圆口铜鱼幼鱼体长与其含水量存在显著的负线性关系,而与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灰分含量和能量密度均存在显著的正线性关系。结果表明,可以用圆口铜鱼幼鱼的含水量和体长估测其化学组成和能量密度,圆口铜鱼高脂肪含量与其长距离繁殖洄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于2009年6月和11月对红水河干流龙滩水库、岩滩水库、大化水库、百龙滩水库、乐滩水库、桥巩水库进行了鱼类资源调查。结果显示:调查的鱼类144种,分属10目23科93属,其中鲤形目66属100种,占种数的69.4%;鲈形目11属18种,占种数的12.5%;鲇形目同为18种,分9属,亦占种数的12.5%;其余鳗鲡目1属2种,鲱形目、鲑形目、鳉形目、脂鲤目、合鳃鱼目、鲀形目等6目均为1属1种。本次调查结果表明:红水河干流鱼类种类明显减少,渔获物中小型鱼类数量占优势。  相似文献   
5.
2008年春、夏、秋和水华发生末期,对三峡水库小江回水区的原生动物、轮虫群落进行了调查,共监测到原生动物52种、轮虫35种;其中,原生动物秋季种类最多,有30种,轮虫夏季种类较多,有25种。水华发生末期的现存量最高,但多样性指数最低。理化参数的多因素方差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小江回水区水环境具有明显的时间异质性。从物种组成聚类结果来看,不同时间的原生动物和轮虫群落组成不同,且与水环境的时间异质性并不一致。浮游动物现存量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冗余分析(RDA)结果显示,水温与浮游动物群落现存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2007年8月-2008年4月调查并分析三道河水库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及时空分布特征,并探讨水库的浮游植物多样性及渔产潜力.结果显示,该水库浮游植物有8门49属79种,主要由绿藻、硅藻和蓝藻组成;各采样点浮游植物种类数为43 ~56,但种类组成相似;不同季节浮游植物种类组成有很大差异,秋季种类数最多,冬季最少.浮游植物年平均细胞数量为20.33×104个/L,年平均生物量为0.21 mg/L.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年均值为2.10,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85,且冬季最高,秋季最低.根据浮游植物水质评价标准,三道河水库为中营养型.据估算,三道河水库浮游植物渔产潜力9 072.45 kg,单产为22.68 kg/hm2.  相似文献   
7.
国内的水源地评价主要是采用水质指标的单因子评价,缺乏考虑水源地环境质量、水生态系统状况的综合因子,不能有效识别水源地的安全状况。为此,本研究按照水源产生过程、蓄水过程分析的水污染环节和各种危害因素,从环境特征、人类活动、水质状况和生态完整性4个方面构建水源地全过程评估指标体系。并选择浙江省4座水库型水源地,开展全过程评估指标体系应用。评估结果表明:全过程评估体系较好地反映水源地水在不同阶段的安全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能针对性地提出污染控制和预防改进措施,能够切实可行的运用于水库型水源地安全评估的实际工作,为水资源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长江中游地下水水位变化对氮输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河岸带地下水水位的变化将使河岸带土壤、水文条件与化学物质迁移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通过模拟长江洪湖河岸带水位变化情况,研究不同地下水水位变化对氮输出的影响,考虑因素为潜水埋深,试验作物为牛精草(Eleusine indica),共设4个处理,研究不同地下水埋深条件下的水质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条件下各形态氮的浓度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以处理Ⅲ的氨态氮增加最多,为0.30mg/L;处理Ⅱ硝态氮增加最为显著,为0.37mg/L;干湿交替能够引起氨化的突然加强,同时伴随着硝化的骤然加强和NO3--N的暂时积累.相同植被条件下,地下水埋深越浅,NO3--N更易造成地下水环境的污染.在湿润地区,尤其是渔业养殖较多的区域,氨态氮也是地下水污染中的重要贡献者.  相似文献   
9.
长洲水利枢纽鱼道功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鱼道是解决水坝阻隔鱼类上溯的重要途径之一,过鱼效果的监测是其科学运行的重要环节。2011年和2012年4-6月对试运行阶段的长洲水利枢纽鱼道进行了监测采样;共计采集到鱼类30种,主要优势种类为银飘鱼(Pseudolaubuca sinensis)、餐(Hemiculter leucisclus)、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赤眼鳟(Spualiobarbus curriculus)、鲮(Cirrhinus molitorella)、日本鳗鲡(Anguill japonica),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鲢(Hypophthalmichthys)、鳙(Aristichthys mobilis)也有出现;体长60~870mm的个体可以通过鱼道上溯;鱼道中鲢体重达1.5kg,鲤(Cyprinus carpio)、鲶(Schilbe intermedius)体重达到2.8kg,采集到最大规格的种类为鳡(Elopichthys bambusa),体长达870mm,体重7061g。监测数据表明,长洲水利枢纽鱼道具有较好的过鱼功能,但监测中未采集到西江重要的洄游性鱼类广东鲂(Megalobrama hoffmanni)。从不同批次监测到的鱼类种类组成及规格上分析,鱼道运行效果明显受水文变化的影响,其运行及效果监测需要充分考虑水文状况及西江鱼类的生态习性。  相似文献   
10.
2012年10-11月三峡水库高水位期以及2013年5-6月三峡水库低水位期调查了汉丰湖的鱼类资源,研究三峡水库高、低水位下汉丰湖鱼类种类组成、优势种类、生物多样性以及群落相似性,并对不同水位下汉丰湖鱼类群落结构的扰动特征和增殖放流情况进行了辨识和探讨。共采集到鱼类17 553尾,42种,隶属于4目7科31属。其中三峡水库低水位时采集到鱼类33种,高水位时采集到鱼类34种。汉丰湖优势种类在三峡水库低水位时为银鮈Squalidus argentatus、似鳊Pseudobrama simoni、歺又鱼Hemiculter leucisculus、蒙古鲌Culter mongolicus mongolicus和鲤Cyprinus(Cyprinus)carpio;在三峡水库高水位时为似鳊、鲤、鲫Carassius auratus、张氏歺又鱼Hemiculter tchangi和鲇Silurus asotus。汉丰湖鱼类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D)、Pielous均匀度指数(E)和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R)在三峡水库低水位时分别为1.63、0.67、0.46和3.52;在三峡水库高水位时分别为2.15、0.80、0.61和4.34。三峡水库低、高水位时汉丰湖鱼类群落结构的Bray-Curtis相似性仅为26.52%,喜缓、静水生境的银鮈、张氏歺又鱼、鲤、歺又鱼、鲫、鲇、似鳊和蒙古鲌是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种类,累积差异贡献率为90.67%。汉丰湖鱼类群落在高水位时受到中等程度的干扰,而在低水位时受到严重干扰。建议每年均放流鲢、鳙、草鱼并进一步加大放流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