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1篇
  免费   345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4篇
农学   103篇
基础科学   3篇
  215篇
综合类   828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5年   23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2.
采用田间试验并选择典型高肥力、低肥力烟田土壤,设置茶籽粕+无机肥(T)、菜籽粕+无机肥(R)和花生粕+无机肥(P)3个处理,研究有机-无机复混肥施用对广西典型烟田土壤肥力和烟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无机复混肥施用可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加速有机物料矿化,促进土壤速效养分积累,改善土壤结构,尤其在低肥力水平下花生粕的添加表现最为明显;能促进总糖、钾、氯等元素在烟草中的积累,但有机物料添加对烟草品质的影响明显低于初始肥力烟田土壤.高肥力土壤有助于烟草中钾、氯等元素积累,但总糖、还原糖、糖碱比均显著低于低肥力烟田土壤.针对烟草工业需求,在实际生产中应重点关注中、低产田土壤,结合肥料调控开展优质烟叶原料生产.  相似文献   
3.
巢湖流域沿岸分布着很多圩区,人们在圩内进行各种农业活动,圩区营养盐的输出是造成巢湖流域非点源污染的重要因素。为了解圩区农业非点源营养盐的输出特征,笔者通过在巢湖流域河网地区选择比较典型的圩区,于2014年水稻生长期进行了较系统的野外调查观测、取样和室内水质分析,探讨在自然降雨-径流的条件下圩区各类营养盐的浓度变化及输出特征。2014年稻季共进行了9次排水,排水量总计73.09 mm,径流系数为0.37,9次排水事件总氮(TN)和总磷(TP)的平均浓度分别是3.42、0.22 mg/L,圩区水体处于富营养化水平。降雨-径流强度是影响营养盐浓度变化的重要因素,稻季生长期内TN和TP的输出量是0.28、0.017 kg/hm2,占稻季施肥总量的1.7%和0.16%。径流量是影响营养盐输出总量的关键因素,同时施肥量和施肥至排水事件的间隔天数也是是影响营养盐输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3S技术综合专业实践\"是地理信息科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主干课程之一,主要传授3S理论和技术以及它们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针对3S多学科交叉、发展变化快、实践性强的特点,提出以科研促教学,引导学生全方位参与实习训练,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手段探求新知识,提高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三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该方法切实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研究创新能力的显著提高,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推广效果,获得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5.
茶园土壤中钾的形态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荣艳  朱江  曹海生 《茶业通报》2006,28(3):113-114
通过对茶园土壤中元素钾在不同剖面上含量测定的研究,得到元素钾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同一地区不同土壤剖面的全钾含量由于主要受母质的影响,无明显的差异性;不同地区的全钾含量由于其母质的不同而含量不同。速效钾在土壤剖面上的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一般表现为上层土>中层土>下层土;但不同地区的速效钾的含量并不相同,主要受施肥、耕作等因素所致。缓效钾在土壤剖面上的分布也无较明显的差异性;不同地区的缓效钾由于土壤母质的不同含量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6.
针对湿地在环境保护和水污染治理工程中的重要作用,结合湿地生态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点,以3a的湿地生态学教学实践为基础,通过对湿地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的分析和结构,课程教学方案的重新设计,探索该课程的教学模式,创新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启发互动式教学、多种辅助教学手段的使用和科学考核方式的完善来加强教学质量。通过课程教学与学科研究、教师教授与学生学习的协调一致,促进学生理论学习能力和工作实践能力的提升,为湿地生态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培养专业技术性人才。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明在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条件下,不同施肥方式与新型肥料匹配对水稻生产的影响,选用5种不同类型复合(混)肥料,采用大田试验,设置不施肥(CK)、普通复合肥一基两追(T1)、水稻配方肥一基两追(T2)、增效控失肥一基一追(T3)、缓释掺混肥一次性施肥(T4)、无机包裹型复合肥一次性施肥(T5)6个处理,分析了不同施肥方式与新型肥料匹配对水稻产量、稻米品质、氮肥利用率、经济效益及田面水氮磷流失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复合肥一基两追处理(T1)相比,4种新型肥料处理(T2、T3、T4、T5)均显著提高了稻米蛋白质含量,氮肥利用率均提高至50%以上,各处理氮肥利用率分别增加35%、68%、75%和48%,各新型肥料处理同时显著降低了田面水氮素浓度,减少氮素流失风险。其中水稻配方肥一基两追处理相比普通复合肥可显著降低稻米垩白度与垩白粒率,提升稻米外观品质;缓释掺混肥一次性施肥处理可提高水稻产量,相比普通复合肥一基两追处理增产30%,节约生产成本5 442元.hm-2,总收益增加 12 437 元.hm-2。综合来看,在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条件下,一次性施肥方式匹配缓释掺混肥的水稻生产方式有利于节约生产成本,增加水稻产量,是提高水稻效益的最佳种植模式。一次性施肥方式匹配缓释掺混肥的水稻种植模式可适用于巢湖流域水稻生产推广,对水稻高效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并为巢湖流域水稻绿色高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镧和低pH值对拟南芥种子萌发和主根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红梅  徐玉品  张自立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465-10467
[目的]研究La^3+和pH值对拟南芥种子萌发和主根生长的影响,优化拟南芥抗La^3+突变体的筛选条件。[方法]通过人工控制pH值研究低pH值和La^3+对拟南芥种子萌发及主根生长的影响。[结果]拟南芥种子萌发的适宜pH值范围较宽,但过低pH值会推迟种子发芽,降低种子萌发率。随着酸度的增加,主根生长受到抑制。pH=5.5时,拟南芥种子萌发和主根生长受到的影响较小。La^3+浓度为5mg/kg及以下时刺激种子萌发,为10mg/kg及以上时推迟种子萌发,为1mg/kg时刺激主根生长,为5mg/kg及以上时显著抑制主根生长。随着La^3+浓度的增加,种子萌发和主根生长受到的抑制作用增强。在去P培养基与纯La培养基中,拟南芥种子萌发和主根生长对La^3+的反应趋势基本相同。[结论]过低pH值和不低于5mg/kg的La^3+浓度对拟南芥种子萌发和主根生长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高军  刘怡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9):171-173,180
以解决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更新业务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从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更新的工作规则、数据组织、技术方法和质量要求等几个方面入手,通过分析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更新的内容、要求、步骤和成果等特点,提出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的更新机制。研究表明在日常工作中,当永久基本农田数据产生微调时,可以通过增量更新的模式对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进行实时更新。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农业气象学课程特点出发,论述了教学对多媒体的需求;根据农业院校实际情况,分析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存在的实际问题;在总结农业气象学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了多媒体教学的适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