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1篇
  免费   124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39篇
  27篇
综合类   554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43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邢岩  汪晓雅  朱格 《安徽农业科学》2014,(25):8799-8801
分析了私人投资农村社区的现状,对其导致的利弊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指出仍需要完善的管理模式加以规范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程从坤 《安徽农业科学》2014,(23):8017-8019
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是切实保护资源、保护耕地的系统性工程,在各地已有实践。该研究在对已有土壤剥离再利用模式进行综述和分类的基础上,归纳了各模式的运行方法、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并以安徽省为例,构建了判定规则,对全省16地市的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模式选择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为全省建立土壤剥离利用制度找出方法及突破口。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扦插部位、不同基质配比对垂盆草扦插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茎上部作插穗繁殖的植株,无论生长势、株高、根长、叶片数和节数明显高于用茎中部和茎基部;在蛭石、珍珠岩和草炭配比为1∶1∶2的混合基质中扦插苗生长势强,株高、根长、叶片数和节数明显高于其他2种配比基质中扦插的植株。  相似文献   
4.
2012年12月-2013年11月,采用样线调查和样点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合肥市董铺水库及其临近区域不同生境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4目31科87种,其中国家Ⅱ级保护鸟类1种、安徽省地方重点保护鸟类25种;古北界鸟类45种(占51.7%),东洋种25种(占28.7%),广布种17种(占19.5%);留鸟33种(占37.9%),夏候鸟19种(占21.8%),冬候鸟21种(占24.1%),旅鸟14种(占16.1%)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最大生境为水库周围灌丛、树林;而指数最小者为大面积水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NaCl胁迫对拟南芥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拟南芥为材料,研究NaCl浓度分别在0、50、100、150、200mmol/L时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特性与幼苗生长的影响,并对其理化特性进行测定。[结果]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拟南芥种子的发芽势与发芽率均随之降低;幼苗鲜重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平均根长在低盐度下与对照组相比较长,但在高盐浓度下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而减小;在NaCl胁迫下,拟南芥幼苗中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均比对照组高。[结论]NaCl胁迫对拟南芥种子萌发具有一定抑制作用;NaCl胁迫会使拟南芥膜脂过氧化,从而使幼苗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  相似文献   
6.
王林  何宗琴  郑在  尹若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3339-3340,3381
[目的]对酶法提取虎杖中白藜芦醇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确定用酶法从虎杖中提取白藜芦醇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从虎杖中提取白藜芦醇的最佳工艺为:料水比1∶15(V/V),漆酶含量0.30%,纤维素酶含量0.50%,木聚糖酶含量0.40%,β-葡聚糖酶含量0.20%,pH 4.4,在此条件下白藜芦醇的得率达0.592%。[结论]该研究为白藜芦醇的开发及综合利用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7.
研究一类具有参数的非线性分数阶微分方程四点边值问题的正解存在唯一性和多解性。利用Banach不动点原理得出正解存在唯一性;利用 LeraySchauder 非线性抉择得出至少存在10个正解;利用多解定理得出正解至少存在3个。  相似文献   
8.
采煤活动所致的动态沉陷湿地具有动态性、高潜水位和生态脆弱性等特点,探明此类人工重构湿地的水生植物群落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竞争机制,有助于为采煤沉陷区湿地水生植物群落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淮南潘集区人工构建的苦草群落(Ass.Vallisneria natans)为倒,采用样方调查法,研究苦草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其他水生植物的竞争机制.结果表明,1)沉陷区苦草的生物学特性与浅水湖泊较一致.主要表现在苦草的繁殖方式、传粉方式、生活史方面,但研究区苦草以有性繁殖为主.2)沉陷区苦草能与以种子萌发形成的水烛群丛(Ass.Typha angustifolia)共生,但生物量低;在与形成两年以上的水烛群丛竞争中处于劣势,在水烛群丛盖度达到90%时苦草逐渐消失.3)沉陷区苦草在与浮叶植物莕菜群丛(Ass.Nymphoides peltatum)、苹群丛(Ass.Marsilea quadrifolia)竞争中处于弱势,其盖度、株高、生物量等指标都明显下降.4)沉陷区苦草在与沉水植物竹叶眼子菜群丛(Ass.Potamogeton malaianus)竞争中处于劣势,苦草与沉水植物黑藻群丛(Ass.Hydrilla verticillata)、狐尾藻群丛(Ass.Myrioph yllum verticillatum)、大茨藻群丛(Ass.Najas marina)、金鱼藻群丛(Ass.Ceratophyllum demersum)占据不同水层空间,种间竞争不强烈,能较好地共存.总之,苦草较之于相似生长型的植物具有较明显的竞争优势,对于具有不同生活型,尤其是挺水植物和浮叶植物,处于竞争劣势.  相似文献   
9.
2011年5月7日在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观察到2只灰脸鵟鹰(Butastur indicus);2012年3月25日在合肥大蜀山风景区(117°9.948'E,31°51.037'N)观察到8只灰脸鵟鹰迁徙停歇;2013年5月11日上午10:00在大蜀山再次观察到1只灰脸鵟鹰迁徒停歇;2012年3月26日在合肥市蜀山湖和2013年4月10日在肥西县紫蓬山也分别观察到2只灰脸鵟鹰迁徒飞翔。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后证实灰脸鵟鹰为安徽省鸟类分布新记录。安徽省发现灰脸鵟鹰的迁徙停歇,对于研究其地理分布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云计算和RFID技术的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安徽舒城调研为基础,分析影响农产品物流市场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利用云计算平台、RFID智能物流管理等先进信息技术构建农产品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进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充分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档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