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4篇 |
免费 | 4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8篇 |
农学 | 13篇 |
基础科学 | 3篇 |
12篇 | |
综合类 | 91篇 |
农作物 | 11篇 |
水产渔业 | 76篇 |
畜牧兽医 | 17篇 |
园艺 | 10篇 |
植物保护 | 8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27篇 |
2008年 | 45篇 |
2007年 | 28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6篇 |
196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通过周年采集标本,研究江西青岚湖淡水蚌类的资源现状和时空变化.结果表明:青岚湖淡水蚌类有11属35种,优势种为圆顶珠蚌、洞穴丽蚌和中国尖嵴蚌,它们在每个季节标本中都占较大的比例,并且秋、冬两季所获标本明显少于春、夏两季.标本属、种数在每个季节相差不大,秋季以11属、21种为最多.标本各属所含种数差异较大,丽蚌属包括9种、无齿蚌属包括8种,分别占总种数的25.71%和22.86%;而珠蚌属、冠蚌属、扭蚌属和帆蚌属各只有1种,分别占总种数的2.86%.青岚湖淡水蚌类夏季生物量和密度最大,分别为22.75g/m2和0.81ind./m2;秋季生物量和密度最小,分别为16.24g/m2和0.65ind./m2;全年平均生物量为(15.94±5.26)g/m2,全年平均密度为(0.59±0.21)ind./m2,说明青岚湖淡水蚌类资源比较丰富,但各个季节、各属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orfH79是水稻红莲型细胞质的雄性不育基因.为了进一步研究其分子机理,在大肠杆菌中分别构建水稻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ofH79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 -orfH79和pGEX5x -2 - orfH79.分别转化大肠杆菌菌株BL21(DE3)后利用IPTG诱导分析其表达产物对细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PET - 28a - orfH79重组子诱导表达的微量的ORFH79天然蛋白强烈的抑制了细菌的生长,而pGEX5X -2 - orfH79重组子诱导表达的在ORFH79蛋白N端带GST标签的融合蛋白对细菌的生长影响却并不明显.这一结果为思考水稻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提供了研究线索. 相似文献
4.
通过周年采集标本,对鄱阳湖区两个不同用途的卫星湖泊——青岚湖和军山湖淡水蚌类资源现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青岚湖淡水蚌类有11属35种,优势种为圆顶珠蚌、洞穴丽蚌和中国尖嵴蚌;军山湖有9属16种,优势种为圆顶珠蚌和洞穴丽蚌,且两湖标本各属所含种数差异较大。青岚湖淡水蚌类密度和生物量明显大于军山湖,前者分别为0.57 ind/m2和15.94 g/m2,而后者分别为0.19 ind/m2和0.77 g/m2。两湖蛏蚌属密度和生物量均为零,但青岚湖其余各属生物量明显大于军山湖;并且除楔蚌属和扭蚌属外,青岚湖其余各属密度明显大于军山湖。两湖淡水蚌类生物量和密度之间都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两湖群落相似系数为41.67。作为天然湖泊的青岚湖比作为增殖湖泊的军山湖面积小很多,但青岚湖淡水蚌类资源比军山湖丰富,说明人工增殖对军山湖淡水蚌类资源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一套适合于实验室高效、快速的体外抗肝癌活性物质筛选模型。[方法]通过MTT法,对芸香草、半边莲、蜜蒙花、甘草、地榆、柴胡、旱芹和莪术等8种中草药体外抗肝癌细胞SMMC7721的活性进行初测;描绘肿瘤细胞生长曲线,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不同阶段的生长状况。[结果]受活性物质作用细胞尽管仍然贴壁,但萎缩,边缘清晰化,与生长状况良好的细胞形态有明显区别;浓度为1.0~1.5mg/ml的甘草乙醇浸提液(ESCG)、莪术乙醇浸提液(ESCC)和柴胡乙醇浸提液(ESCB)对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SMMC7721有较强的抑制增殖作用,抑制率分别为51.6%、48.5%和52.9%,且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加强。[结论]MTT法筛选可作为重要抗肿瘤的1个基本筛选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明萝卜无菌苗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细胞凋亡的形态变化。[方法]以萝卜种子为材料,通过组织培养获得无菌苗和诱导出愈伤组织,利用离子胁迫诱导愈伤组织的细胞凋亡,并对其样品进行组织制片,染色后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与电镜超薄切片观察萝卜愈伤组织凋亡形态变化。[结果]在萝卜的细胞凋亡过程中存在和动物细胞凋亡类似的染色质浓缩、颗粒化和边缘化以及后期发生降解形成凋亡小体等现象。钠离子和钙离子对萝卜愈伤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程度不同,钠离子影响不大,而钙离子对细胞凋亡影响较明显,且随着离子浓度的增加,凋亡所需时间越短。[结论]细胞凋亡的过程往往伴随染色质DNA的特异性断裂,形成寡聚核苷酸片段,电泳后形成DNA梯形带。 相似文献
7.
8.
为了解淡水贝类是否存在组织蛋白酶L的亚型及其亚型的免疫相关作用,本实验利用已构建的池蝶蚌血细胞全长c DNA文库,筛选获得与之同源的EST序列,结合RACE技术进一步克隆了池蝶蚌一个新的组织蛋白酶L基因的c DNA全长,命名为Hs Cts L1-like基因(Gen Bank登录号为KF015273)。该序列全长为1280 bp,5′-非翻译区(5′UTR)为31 bp,3′-非翻译区(3′UTR)为256 bp,开放阅读框区(ORF)为993 bp,编码330个氨基酸,预测蛋白相对分子量为36.86 ku,理论等电点为6.23。序列分析结果显示,Hs Cts L1-like与其他软体动物相对应序列具有共同结构特征,包含信号肽、前肽抑制域和成熟肽三部分,在其他物种中已鉴定的Cts L签名序列标签(ERF/WNIN、GNFD、GCXGG和QCHN等)在Hs Cts L1-like中均可找到。其氨基酸序列同缢蛏Cts L1(AGL33704.1)同源性最高,达67%;与报道的三角帆蚌Cts L(ADV03094)和池蝶蚌中另一个Cts L(AEX88474)仅均为52.91%;系统进化分析表明,Hs Cts L1-like与缢蛏、长牡蛎和合浦珠母贝的Cts L1聚为一分支,推测Hs Cts L1-like属于Cts L家族中的亚型1。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检测显示,Hs Cts L1-like m RNA在肝脏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卵巢和精巢。注射鳗弧菌后,血细胞和肝脏Hs Cts L1-like m RNA转录水平显著升高,暗示其是一个免疫有关的基因,参与了池蝶蚌的先天免疫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9.
对赣江鱼类早期资源的调查,可为赣江鱼类资源保护以及水利工程生态调度提供科学依据.2017年5-7月,在赣江丰城段使用圆锥网采集鱼卵和弶网采集仔鱼,对鱼类早期资源种类组成、产卵规模和产卵场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调查期间共采集鱼卵11215粒,仔鱼12645尾,隶属于4目、8科、36种,其中产漂流性卵鱼类24种.估算调查期间通过丰城段卵苗径流量为66.66×10^8粒(尾),其中鱼卵径流量63.84×10^8 粒,鱼苗径流量2.82×10^8 尾;“四大家鱼”卵苗径流量为0.11×10^8 粒(尾),其中鱼卵径流量0.07×10^8 粒,鱼苗径流量0.04×10^8 尾.调查期间出现3次产卵高峰,集中在6 月上、中旬.各类群鱼卵数量呈现出不同的时间动态,银鮈(Squalidusargentatus)产卵高峰期主要出现在5月,银鲴(Xenocyprisargentea)、鳊(Parabramispekinensis)、赤眼鳟(Squaliobarbuscurriculus)以及“四大家鱼”则主要出现在6月.研究表明,峡江水利枢纽运行后,邻近峡江水利枢纽的巴邱“四大家鱼”产卵场消失,但其下游的仁和、新干产卵场保存较完整,在离坝较远的大洋洲镇江段新调查到一处“四大家鱼”产卵场.建议开展生态调度及增殖放流活动,以保护赣江鱼类资源. 相似文献
10.
对不同乳酸菌菌种中提取出的亚油酸异构酶进行了酶学性质的比较。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CGMCC1.1854亚油酸异构酶的最适p H为6.5,最适温度为30℃,以亚油酸为底物时酶的米氏常数Km为18.99mmo L·L-1,Vmax为1.58μg·m L-1·min-1;植物乳杆菌CGMCC 1.557亚油酸异构酶的最适p H为6.5,最适温度为45℃,以亚油酸为底物时酶的米氏常数Km为14.83 mmo L·L-1,Vmax为1.75μg·m L-1·min-1;植物乳杆菌3-9亚油酸异构酶的最适p H为6.5,最适温度为45℃,以亚油酸为底物时酶的米氏常数Km为14.26 mmo L·L-1,Vmax为1.94μg·m L-1·min-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