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篇
  免费   323篇
林业   1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46篇
综合类   198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572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采自贵州境内清水江、都柳江的318尾瓣结鱼(Tor(Foliter)brevifilis brevifilis)为研究对象,从食物组成、摄食强度和摄食形态学等方面研究了瓣结鱼食性的特点。结果表明:瓣结鱼的食物由双翅目昆虫幼虫等17类饵料生物组成,并以双翅目昆虫幼虫的出现率最高。瓣结鱼的充塞度按春、夏、秋、冬季逐渐增高,季节性变化明显。充塞指数随体长生长显著减少,而摄食率则随体长生长逐渐增加。充塞指数和摄食率均以V期性腺个体为最低。瓣结鱼为底层杂食性鱼类。  相似文献   
2.
爱德华民菌为重要的致病菌之一,能感染多种鱼类并造成大量死亡.该病原菌的暴发已经给美国、欧洲、亚洲(包括日本、中国等)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和经济损失.长期以来,用于鱼类细菌性疾病防治的西药类药物,可导致病原菌产生耐药性,鱼体的药物残留会危害人类健康等,因而被限制使用.针对该菌的鱼类疫苗的研究又再度兴起,包括天然亚单位疫苗、活体重组疫苗、基因缺失苗和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等.综述了爱德华氏菌的基本特征和各种疫苗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鱼类爱德华氏菌病的防治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鱼类入侵的历史及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由于鱼类入侵,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经济也遭受巨大损失,现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鱼类入侵的前提是人类对其有意无意的相互引进。作者综合国内外大量资料,论述了国际范围内鱼类引种、入侵的历史,概括了国内外鱼类生物入侵的途径,旨在为进一步研究鱼类入侵的机制和防范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根据生态渔业系统的需要,结合不同鱼的食性和空间生态位要求,对开县当地常规放养模式的品种和结构进行了合理调整。确定以草鱼为主养鱼,鲢、鳙为配养鱼,由食性相似而价值较高的异育银鲫代替常规的鲤鱼。并套养黄颡鱼,各种鱼的放养比例大致为草鱼45.7%、异育银鲫11%、黄颡鱼0.6%、鲢25%、鳙17.8%。结果表明,该模式单产约7267.5kg/hm^2,毛利润约18757.5元/hm^2,增产比例为53.7%,经济效益提高143%。  相似文献   
5.
荒漠藻类广泛分布于干旱区环境,盐胁迫是影响荒漠藻类生存的重要环境因子,稀土农用及其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亦受到广泛关注,为此以一种从荒漠结皮中分离的典型蓝藻——爪哇伪枝藻为材料,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盐胁迫和外源稀土元素铈对伪枝藻生理生化特性和细胞结构的影响。试验处理时,先进行铈效应浓度的筛选,然后设置NaCl浓度分别为0(对照)、0.05、0.3 mol.L^-1进行盐胁迫和Ce、Ce+0.05 mol.L^-1 NaCl、Ce+0.3 mol.L^-1 NaCl处理,分别测定各种处理下的藻生物量(以叶绿素a表示)、光合活性(Fv/Fm)、藻蓝蛋白含量、胞外多糖含量、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和伪枝藻素含量以及超微结构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相比,盐胁迫导致伪枝藻生物量和光合活性的显著降低,胞外多糖出现大量积累,藻蓝蛋白和伪枝藻素含量呈现明显下降,同时导致伪枝藻膜脂丙二醛含量的大量增加和藻细胞超微结构的破坏。添加外源铈的盐胁迫处理发现,铈能够促进伪枝藻细胞的生长活性,并对藻细胞的内部结构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对藻细胞的藻蓝蛋白、伪枝藻素和胞外多糖的影响并不明显。这表明稀土元素铈对于伪枝藻的生长可能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对于提高伪枝藻的盐胁迫耐受性作用并不显著。研究结果为更好地理解稀土元素对荒漠藻类的生物学效应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可为稀土在荒漠结皮培植中的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Hen1蛋白是一类作用于RNA 3'末端的甲基转移酶,研究表明其同源物在植物、动物和细菌中均存在.不同来源的Hen1蛋白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差异.文中就不同来源Hen1蛋白的结构、功能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鱼粉的价格持续走高,使寻找优质高效的廉价替代蛋白源成为必然趋势。替代蛋白的使用又引起配方饲料诱食性和适口性下降的问题。因此,自20世纪70年代起,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赤水河的鱼类资源现状,于2010年5~6月和9~10月在赤水河赤水镇、赤水市和合江县的3个江段进行了渔获物调查工作。通过统计各江段的渔业捕捞情况,计算年捕捞量。采用体长股分析的方法,对云南光唇鱼(Acrossocheilus yunanensis)、大鳍鳠(Mystus macropterus)和张氏歺鱼又(Hemiculter tchangi)的资源量进行了估算,并以此推算各江段鱼类的总资源量。结果显示,赤水镇江段的鱼类年总资源量为10.76t,其中云南光唇鱼为1.23t;赤水市江段的年总资源量为  相似文献   
9.
以大型浅水湖泊(太湖和巢湖)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沉积物有机质(OM)含量和组成、磷吸附参数、磷形态及间隙水溶解反应性磷(SRP)浓度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吸附解吸平衡浓度(EPC0)与SRP浓度的比较结果表明,在太湖北部与巢湖南淝河入湖口等污染较严重的区域,沉积物仍表现出吸附磷的功能;OM与土壤有效磷(Olsen-P)、磷吸附指数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正相关,有机质分解所产生的小分子物质可增加磷的吸附容量;添加小分子有机质的室内模拟试验进一步证实了上述假设,糖类主要影响磷的吸附能,而氨基酸主要增加最大吸附量。有机质自身及其降解产物以不同方式影响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能力,并据此调节湖泊富营养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记述了采自额尔齐斯河(中国段)湖拟鲤(Rutilus rutilus)鳃上的一种指环虫科(Dactylogyridae)、指环虫属(Dactylogyrus)的维氏指环虫(Dactylogyrus vistulae Prost,1957);经比较,鉴定为我国指环虫属一新记录种.对其主要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绘制了特征图,同时与寄生于湖拟鲤鳃上的国内已记述的其它指环虫的主要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