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30篇 |
免费 | 759篇 |
专业分类
农学 | 7篇 |
基础科学 | 2篇 |
35篇 | |
综合类 | 503篇 |
水产渔业 | 1616篇 |
畜牧兽医 | 26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44篇 |
2021年 | 54篇 |
2020年 | 73篇 |
2019年 | 119篇 |
2018年 | 113篇 |
2017年 | 92篇 |
2016年 | 142篇 |
2015年 | 62篇 |
2014年 | 101篇 |
2013年 | 107篇 |
2012年 | 122篇 |
2011年 | 166篇 |
2010年 | 109篇 |
2009年 | 136篇 |
2008年 | 121篇 |
2007年 | 110篇 |
2006年 | 103篇 |
2005年 | 114篇 |
2004年 | 48篇 |
2003年 | 49篇 |
2002年 | 24篇 |
2001年 | 26篇 |
2000年 | 30篇 |
1999年 | 18篇 |
1998年 | 22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3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鱼类耳石研究和应用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鱼类耳石研究是鱼类生长和早期生活史研究的基础。文章阐述了鱼类耳石形态的研究方法及其在鱼类种类识别中的应用、耳石微结构在鱼类年龄鉴定、早期生长研究、产卵期、孵化期和产卵场的推算以及早期生活史中特殊事件的研究等方面的进展,探讨了耳石研究的存在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6.
凡纳滨对虾6个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国多批次引进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并结合生产开展了相对独立的育苗工作,但对引进群体及引进后留种形成的本地群体的遗传变异水平缺乏了解,不利于种质管理及利用。此研究采用AFLP技术对抽查的6个养殖群体进行分析,发现进口群体具有相对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养殖性能较好的东方、海星和旭明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与进口群体相近;而乾塘群体遗传变异水平最高,推测可能是与其种质混杂有关;广益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最低,可能已出现近交衰退。通过对各个群体间的遗传距离进行分析,为下一步根据亲缘关系的远近开展群体问杂交育种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我所存放的40余件大型海洋渔业生物标本的制作年代与现状。近年对这些标本的修复进行了研究,通过实践探索,运用工艺技术,实行全面的修复和维护保养工程,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并总结这次修复技术工作的过程和方法,对干制标本的长久性保存和维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9.
分析测定了海水池塘养殖不同规格(8.3、12.5、16.7g.尾-1)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及土池淡水养殖规格12.5g.尾-1凡纳滨对虾肌肉中水分、蛋白质、脂肪、灰分、脂肪酸和氨基酸组成,并进行品质评价。结果显示,海水养殖对虾肌肉的水分、脂肪和虾味氨基酸含量随着对虾规格的增大而减少,蛋白质、灰分、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总量随着对虾规格的增大而增加;相同规格的凡纳滨对虾中,淡水养殖对虾的含水量、脂肪含量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蛋白质、灰分、鲜味氨基酸总量和虾味氨基酸偏低。综合指标表明,海水养殖凡纳滨对虾的营养价值随着规格的增大而提高;在蛋白质、灰分、鲜味氨基酸和虾味氨基酸含量上,海水养殖对虾高于同一规格的淡水养殖对虾。 相似文献
10.
南海北部拖网35.2与30.3mm方目网囊渔获选择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97年10月和2000年11~12月的拖网网囊网目选择性试验资料,对网目内径35.2mm方目和30.3mm方目网囊的渔获选择性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5.2mm方目网囊渔获尾数总逃逸率为39.28%、重量总逃逸率为16.18%,高于30.3mm方目网囊的28.40%和7.47%,35.2mm方目网囊的渔获选择性有所提高;2种规格方目网囊及其套网中出现的渔获种类较为相似,具有释放鱼类种类少、数量低的共同特点,且在渔获选择性能上的差别还不明显,对渔获种类数量的释放效果都相当有限;作为优势释放种类,大头狗母鱼、条尾绯鲤和多齿蛇鲻在2种规格方目网囊中的尾数逃逸率和重量逃逸率分别在42.9%~65.8%和24.2%~45.0%之间;其中条尾绯鲤和多齿蛇鲻的50%选择体长均未达到最低可捕标准。总体来看,2种规格方目网囊对渔获的总体释放效果还不理想,要实现负责任捕鱼,需进一步放大拖网方目网囊的网目尺寸。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