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44篇 |
国内免费 | 89篇 |
完全免费 | 443篇 |
专业分类
水产渔业 | 1876篇 |
出版年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48篇 |
2019年 | 42篇 |
2018年 | 27篇 |
2017年 | 51篇 |
2016年 | 98篇 |
2015年 | 40篇 |
2014年 | 45篇 |
2013年 | 52篇 |
2012年 | 93篇 |
2011年 | 163篇 |
2010年 | 70篇 |
2009年 | 100篇 |
2008年 | 167篇 |
2007年 | 156篇 |
2006年 | 167篇 |
2005年 | 44篇 |
2004年 | 49篇 |
2003年 | 72篇 |
2002年 | 41篇 |
2001年 | 23篇 |
2000年 | 35篇 |
1999年 | 29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45篇 |
1996年 | 42篇 |
1995年 | 32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4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2篇 |
1976年 | 1篇 |
1974年 | 1篇 |
1973年 | 2篇 |
1959年 | 6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MS-222对中华鲟和施氏鲟的麻醉试验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以20~100 mg/L的MS-222(Tricaine M ethanesu lphonate)在水温15~25℃条件下对中华鲟(Acipensersinensis)和施氏鲟(A.schrenckii)的麻醉效果进行试验,中华鲟或施氏鲟分别达到不同程度的麻醉状态甚至出现死亡。30~40 mg/L的MS-222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鱼的活动量明显下降,可保持镇静并维持身体平衡和正常体位,麻醉48 h后,在清水中数分钟内可恢复正常游动状态,适合于长途运输。50~100 mg/L的MS-222对中华鲟和施氏鲟具有较强的麻醉作用,适合于进行短时间的操作,如捉拿、称重、测量、外科手术、体外标记等。中华鲟和施氏鲟在高剂量MS-222的作用下,在进入生物学死亡阶段前,存在一个临床死亡阶段,这个阶段长达1h左右,在这个阶段,对它们进行“人工呼吸”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3.
4.
用AFLP标记构建了印度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全同胞家系的遗传图谱。用经过筛选的36对引物组合对父母本和62个子代个体进行遗传分析,共得到1 547个标记,包括581个1∶1分离标记。母本分离标记294个,其中178个符合1∶1孟德尔分离规律;父本分离标记287个,其中182个符合1∶1孟德尔分离规律。雌性框架图包括33个遗传标记,分布在14个连锁群中,标记间平均间隔24.3 cM,有2个3联体,11个连锁对,图谱总长度为488.5 cM。雄性框架图包括53个遗传标记,分布在19个连锁群中,标记间平均间隔30.5 cM,有4个3联体,10个连锁对,图谱总长度为1 035.5 cM。雌雄两个框架图中AFLP标记的分布都较均匀。雌雄基因组估算长度分别为1 168.4 cM和2 037.1 cM,图谱覆盖率分别为41.8%和50.8%。本研究为进一步构建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及QTL定位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青海湖裸鲤繁殖群体线粒体基因组D-loop区序列多态性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利用PCR技术扩增青海湖3个不同地区(黑马河,布哈河,沙柳河)的青海湖裸鲤(Cormnocypris przewalskii(Kessler))线粒体D-loop基因片段,测定该基因片段1 005bp序列。通过线粒体基因组D-loop区序列比较分析,对比3个不同地区的83尾青海湖裸鲤的遗传结构进行研究,共检测出多态性位点65个,其中有1个插入位点(b3,nt-569),2个缺失位点(s6和b37,nt-169、nt-170),多态性位点数62。3个群体内的多态性位点分别为黑马河51个、布哈河38个、沙柳河39个,平均核苷酸位点差异数分别为9.377、7.782和7.510。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遗传距离分别为黑马河群体与布哈河群体间的平均遗传距离最小(0.01093),布哈河群体与沙柳河群体次之(0.01423),黑马河群体与沙柳河群体的遗传平均距离最大(0.01909)。3个群体间的遗传平均距离都在0.01以上,而且3个群体间总的遗传分化指数为0.01926,基因流为12.73。UPGMA法构建的分子系统树中,沙柳河群体聚成一支,黑马河和布哈河群体混杂在一起,聚成一支。从序列差异的分析中得出,沙柳河群体与黑马河和布哈河群体的亲缘关系较远;黑马河和布哈河群体亲缘关系较近。以上数据还表明,青海湖裸鲤3个繁殖群体间具有较弱的遗传分化,洄游到同一河流里进行交配繁殖的群体内基因交流作用比较大,而洄游到不同河流进行繁殖的群体间的基因交流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6.
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对香溪河库湾进行每月1次的水温现场监测,分析研究了香溪河库湾水温结构特征,并初步探讨了水温对春季水华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体上香溪河库湾水体下游水温高于上游,中、上游存在明显的底层温差异重流现象;垂向水温全年以正温层为主,春、夏季出现了水温分层现象;水温年变化明显,夏季高,春秋季次之,冬季最低;分析发现,水温的迅速上升是香溪河库湾2008年春季水华暴发的重要诱导因素之一,在春季水华暴发严重的区域,表征水温结构特征的水体稳定度与表层叶绿素a浓度具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水体稳定度对春季水华暴发的强弱程度具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黄芩甙对草鱼肝功能及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含质量分数1%黄芩甙的饵料连续饲喂患有肝病的草鱼,对草鱼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红细胞、白细胞和血红蛋白数量均有较为显著的增加,而红细胞沉降率和红细胞脆性有较为显著的下降;甘油三酯、乳酸脱氢酶、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水平显著下降。在饵料中添加中草药黄芩可以增强草鱼的肝功能和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8.
9.
7种珍珠贝RAPD鉴别标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珠母贝属的大珠母贝、珠母贝、黑珠母贝、白珠母贝、合浦珠母贝、长耳珠母贝和珍珠贝属的企鹅珍珠贝的基因组DNA的特异性遗传标记进行分析。从21个OPM和S系列中筛选出4个引物,共扩增出57个位点,每条引物平均产生14·3个位点。扩增片段大小在250~2000bp间,平均每种贝每条引物产生4·9条带。其中引物S10对7种珍珠贝的RAPD产物呈现出物种的特异性,可同时将7种珍珠贝分开,其余引物可以将2种或2种以上的珍珠贝区别开来。引物S10可以作为种间鉴定的标记。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