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17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掌握广西荔浦河鱼类群落结构组成及其时空变化规律,为其鱼类多样性保护、河流生态健康评估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7年1月(冬季)、4月(春季)、7月(夏季)和10月(秋季)分别对广西荔浦河11个采样点进行鱼样采集,利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RI)确定优势物种,并采用无度量多维排序(NMDS)对鱼类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4次采样共渔获鱼类21192尾,隶属于6目17科62属94种,其中鲤科、鳅科、虾虎鱼科、平鳍鳅科和鲿科分别占总物种数的50.00%、9.57%、6.38%、5.32%和5.32%,但低于50 g/尾的鱼类占总渔获物数量的98.06%。广西荔浦河鱼类全年优势种有宽鳍鱲(Zacco platypus)、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伍氏半?(Hemiculterella wui)和鲤(Cyprinus carpio),不同季节存在不同的优势种,春季的优势种为宽鳍鱲、马口鱼和美丽小条鳅(Traccatichthys pulcher),夏季为宽鳍鱲、伍氏半?和大眼华鳊(Sinibrama macrops),冬季为宽鳍鱲和鲤,其中宽鳍鱲为四季的优势种。广西荔浦河鱼类群落结构的季节性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但空间变化差异显著(P0.05),表现为自支流到干流鱼类群落结构逐渐发生变化。【结论】广西荔浦河鱼类小型化趋势加重,且鱼类群落结构在空间尺度上变化明显,主要与鱼类自身生物学特征、区域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因此,有关部门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减缓人类活动对河流鱼类的影响,通过加大保护宣传力度、设置禁渔期、恢复鱼类生境等,更好地保护广西荔浦河的鱼类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蒋科  黄亮亮  张颖纯  张芬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5):2197-2200,2245
于2009年10月和2010年5月在东苕溪中下游河段采集沉积物样品34个,测定了沉积物中As、Cd、Cr、Cu、Hg、Ni、Pb和Zn的含量,并用地积累指数法对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Hg和Ni含量属于国家一级土壤标准;Cr、Cu、Pb、Zn含量基本属于国家一级至二级土壤标准;2009年As含量属于国家一级至二级土壤标准,2010年As含量属于国家二级至三级土壤标准;Cd污染最严重,属于国家三级土壤标准。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对东苕溪中下游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Cd污染最严重,As次之,Cr污染最轻;东苕溪中下游河段76.5%的样品重金属浓度具有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包括重金属在内的大量污染物进入水体,从而导致水生生态系统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并加剧了水产品的重金属污染。因此,对水产品重金属检测方法的研究迫在眉睫。介绍了鱼类重金属离子检测技术,并讨论了现存重金属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筛选或研制出灵敏度更高、准确度更好、速度更快的检测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黄亮亮  孟惠民  陈建民  李秋阳  王育青  陈明忠 《油气储运》2012,31(12):912-916,967,968
针对发生了腐蚀爆管的某输油管段,测量其腐蚀爆裂区域面积、腐蚀坑尺寸以及分布情况,运用SEM和XRD方式分析了腐蚀产物的成分,并对管道腐蚀剩余强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该管道防腐层基本脱落,爆裂口处腐蚀减薄最为严重,最大腐蚀深度6.03mm,腐蚀坑呈不连续分布;腐蚀产物主要成分为Fe3O4,腐蚀产物层相对致密,且存在许多微裂纹,微裂纹最大宽度为8m;管道爆裂口处的腐蚀剩余强度最低,仅为2.07MPa。基于上述分析,基本掌握了该管道的整体腐蚀状况,可为制定安全运行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野外现场调查,研究东苕溪中下游内河航运对鱼类多样性的影响。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水体的浊度与船舶航运频率呈显著正相关;浊度与8种小型鱼类-彩鱊(Acheilognathus imberbis)、越南鱊(Acheilognathus tonkinensis)、方氏鳑鲏(Rhodeus fangi)、中华鳑鲏(Rhodeus sinensis)、高体鳑鲏(Rhodeus ocellatus)、餐(Hemiculter eucisculus)、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子陵吻虾虎鱼(Rhinogobius giurinus)个体数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浊度与6种个体略大的鱼类-翘嘴鲌(Culter alburnus)、红鳍鲌(Chanodichthys thropterus)、油餐Hemiculter lucidus)、鲫(Carassius auratus)、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和间下鱵(Hyporhamphus intermedius)个体数负相关,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广义线性模型显示,物种丰度和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与水体浊度及人工护岸呈显著负相关;物种个体数与水体浊度、人工护岸结构及水深呈显著负相关(P<0.05)。浊度与鱼类体重关系的回归模型显示,浊度与平均体重和最小体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浊度与最大体重无显著相关性(P>0.05)。研究表明,东苕溪中下游的内河航运可导致水体浊度增大,进而危害鱼类,其中对小型鱼类或幼鱼的危害更大。  相似文献   
6.
崇明瀛东村中心河污染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常规测试方法对村镇级河道——崇明瀛东村中心河的污染现状、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并对其限制营养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瀛东村中心河水体处于富营养状态,磷为限制性营养元素,受人为干扰强烈,居民区和汇水区营养元素含量偏高;水体环境较适于藻类生长,具有藻类暴发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广西涠洲岛珊瑚礁海域鱼类物种组成及其优势物种,为广西涠洲岛渔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及科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5年10月—2016年9月,采用三重刺网结合潜水和垂钓的方法逐月对广西涠洲岛珊瑚礁海域5个采样点进行鱼类采样调查,通过相对重要性指数(IRI)确定优势物种,并采用相似度指数(Sc)、非加权平均聚类法(UPGMA)及无度量多维排序(NMDS)比较分析不同珊瑚礁海域的鱼类物种组成结构.[结果]从广西涠洲岛珊瑚礁海域共采集鱼类标本2051尾,经鉴定隶属于2纲12目49科84属114种,其中,软骨鱼纲有2目2科2属2种,硬骨鱼纲有10目47科112种.硬骨鱼纲中以鲈形目种类最多(85种),占采集物种总数的74.56%.广西涠洲岛珊瑚礁海域四季的鱼类物种数存在一定差异,春季有88种、夏季有63种、秋季有76种、冬季有50种;从鱼类栖息水层来看,底层鱼类有53种,中下层鱼类有45种,中上层鱼类有16种,分别占采集物种总数的46.49%、39.47%和14.04%;该海域鱼类以暖水性鱼类为主(102种),暖温性鱼类仅12种,未见冷温性和温水性鱼类.广西涠洲岛珊瑚礁海域鱼类物种组成与同纬度徐闻珊瑚礁海域的相似性最高,与海南岛珊瑚礁海域的相似性相对较低,而与西沙赵述岛珊瑚礁海域的相似性最低.[结论]广西涠洲岛珊瑚礁海域鱼类以暖水性为主,四季鱼类物种组成存在一定差异,以底层和中下层鱼类为主,但鱼类物种相对丰度较低且数量相对偏少,与受人类活动干扰有一定关系.因此,为更好地保护广西涠洲岛珊瑚礁海域鱼类物种多样性,建议有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减缓过度捕捞或旅游区开发等人类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阐明青狮潭水库主要鱼类在空间上竞争的种间关系,明确主要鱼类与环境因子的关联性,为青狮潭水库的水环境治理及渔业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2020年7月(丰水期)和2021年1月(枯水期)青狮潭水库的渔业资源调查数据,采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RI)确定各种鱼类的重要程度,通过平均拥挤度(x*)、Shannon指数及Pianka指数分析主要鱼类的生态位宽度(Bij)和生态位重叠(Qij),并以冗余分析(RDA)和去趋势对应分析(DCA)探究鱼类群落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青狮潭水库丰水期、枯水期的主要鱼类分别有16和13种,其中,丰水期以高体鳑鲏、、齐氏罗非鱼、斑鳜和尼罗罗非鱼为优势种,枯水期以鲫、马口鱼、高体鳑鲏、斑鳜和鲤为优势种。青狮潭水库丰水期、枯水期主要鱼类的Bij范围是0.11~1.58和0.04~1.64,其中,广生态位种(Bij≥2.0)丰水期为齐氏罗非鱼、枯水期为,丰水期中生态位种(2.0>Bij≥1.0)有5种、枯水期有8种,丰水期窄生态位种(1.0>Bij>0)有10种、枯水期有4种。丰水期和枯水期主要鱼类的Qij差异明显,其中,丰水期Qij显著的种对有41对,占总种对数的34.17%,重叠程度相对较高;枯水期主要鱼类重叠程度较低,种对间Qij显著的只有19对,占总种对数的24.36%。RDA分析结果显示,水深和总磷是影响青狮潭水库主要鱼类生态位分化的直接因素,主要鱼类受这些环境因子的影响表现出较明显的生态位分化现象。【结论】不同季节和空间下青狮潭水库不同食性鱼类的生态位存在明显差异。无论丰水期还是枯水期,杂食性鱼类的Bij都较大,即杂食性鱼类较其他食性鱼类占据更广的生态位,且杂食性鱼类与植食性鱼类存在较强的竞争关系。  相似文献   
9.
对玉米淀粉中的蛋白质含量对制备高交联淀粉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蛋白质含量对交联淀粉的沉降积有显著影响,蛋白质含量越高,制备所需沉降积的高交联淀粉所需的温度越高,反应时间越长以及反应pH值越高,玉米淀粉蛋白质含量对制备高交联淀粉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伍氏华吸鳅早期发育并评估柳江下游江段其资源补充量,为柳江下游江段伍氏华吸鳅的渔业资源开发及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2017年5月16日—8月31日于柳江下游石龙镇进行伍氏华吸鳅的鱼卵及鱼苗采集,对采集到的伍氏华吸鳅鱼卵进行人工培育,重点观察并详细描述其仔鱼时期的形态变化特征;并通过设置断面方法估算伍氏华吸鳅在柳江下游江段的资源补充量。【结果】伍氏华吸鳅卵呈球形,单层卵膜,淡黄色,卵径为4.50±0.10 mm;初孵仔鱼全长5.00±0.21 mm,肌节35对(3+20+12),眼色素和胸鳍原基出现,身体呈淡黄色,卵黄囊前部已有半球形点状色素分布,心跳约165次/min;出膜25 d,全长18.50±0.35 mm,身体呈淡红色,臀鳍、胸鳍和腹鳍均基本形成,完成仔鱼期发育,进入稚鱼阶段。调查期间柳江下游江段采样断面鱼卵和鱼苗的分布系数为0.416,柳江下游江段伍氏华吸鳅鱼卵的群体补充量为2.48×108粒。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伍氏华吸鳅鱼卵密度与流量和水位呈极显著负相关(r=-0.688,P<0.01;r=-0.663,P<0.01),与透明度和溶解氧呈极显著正相关(r=0.667,P<0.01;r=0.297,P<0.01)。【结论】伍氏华吸鳅体长相对其他平鳍鳅科鱼类偏小,其卵为无黏性漂流鱼卵,产卵量与流量和水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透明度和溶解氧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柳江下游江段伍氏华吸鳅群体资源补充量可能在大藤峡水库蓄水完成后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