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研究豆粕替代鱼粉对乌鳢生长、肠道菌群组成和微生物相关氨基酸代谢酶活性的影响,分别用豆粕替代0、25%、50%和75%的鱼粉配制4组等氮等能的饲料饲喂初始体质量为(8.65±0.25)g的幼鱼(分别命名为G1、G2、G3和G4组),养殖实验在室内纤维玻璃钢桶中进行,实验周期为21 d。结果显示,各组间幼鱼成活率无显著性差异;G4组乌鳢幼鱼的生长性能显著低于G1和G2组,而G3组幼鱼生长性能与其余3组差异不显著。厚壁菌门在G1和G2组乌鳢肠道中的比例显著高于G3组,且在G4组中的比例最低;变形菌门在G1和G2组中的比例显著低于G3和G4组;G4组中乳球菌属、杆菌属、假单胞菌属、链球菌属、芽孢杆菌属和不动杆菌属的比例显著低于其余3组。另外,G4组幼鱼肠道微生物谷丙转氨酶、腺苷脱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余3组,而G1组乳酸脱氢酶的活性最高。研究表明,豆粕替代鱼粉除了对乌鳢幼鱼的生长产生影响外,也显著影响了肠道微生物组成及微生物相关氨基酸代谢酶的活性,本研究结果对于从微生态角度进一步理解豆粕在乌鳢配合饲料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消菌灵可溶性粉剂是一种高效、低毒水溶性广谱杀菌抗病毒剂。近几年,葡萄小褐斑病在江苏省丰县发生较重,为明确5%消菌灵可溶性粉剂对葡萄小褐斑病的防治效果,在南京农业大学专家的指导下,2004年我们进行了本项试验,现将试验结果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能高效降解三唑磷的菌株,并研究其降解特性。[方法]从三唑磷生产厂的曝气池活性污泥中分离到1株三唑磷降解菌C-Y106,并根据C-Y106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rRNA同源性序列分析进行了菌株鉴定,同时研究了不同营养的培养基对C-Y106降解三唑磷速率的影响。[结果]经鉴定,C-Y106为枯草芽孢杆菌。C-Y106能以三唑磷为唯一碳源、唯一氮源、唯一磷源生长,其中以三唑磷为唯一磷源时其降解速率最大,且在31℃、初始pH值为8.0、150r/min条件下,培养60h后,三唑磷降解率为76.8%。[结论]为三唑磷降解酶的分离纯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经济开发区作为城市经济集中发展的重要载体,总体上为城市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原处于城市郊区的开发区又逐渐演变为城市建成区的一部分,反过来阻碍了城市的发展,在新时期亟待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转型。都江堰经济开发区原来工业区的总体发展定位有失偏颇,有待进一步商榷和深化研究,同时经济开发区的发展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文章运用SWOT对都江堰市经济开发区发展城市旅游为例进行分析,为其转型为城市旅游提供理论依据,也为都江堰区域旅游地整体整合和长远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能高效降解三唑磷的菌株,并研究其降解特性。[方法]从三唑磷生产厂的曝气池活性污泥中分离到1株三唑磷降解菌C-Y106,并根据C-Y106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同源性序列分析进行了菌株鉴定,同时研究了不同营养的培养基对C-Y106降解三唑磷速率的影响。[结果]经鉴定,C-Y106为枯草芽孢杆菌。C-Y106能以三唑磷为唯一碳源、唯一氮源、唯一磷源生长,其中以三唑磷为唯一磷源时其降解速率最大,且在31℃、初始pH8.0、150r/min条件下,培养60h后,三唑磷降解率为76.8%。[结论]该研究为三唑磷降解酶的分离纯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大豆基因组数据库Phytozome v12.1.6获得大豆DNA脱甲基化相关基因Glyma03g34860和Glyma10g07601的CDS序列,以大豆叶片RNA为模板,RT-PCR克隆获得Glyma03g34860基因大小为5 226 bp,Glyma10g07601基因大小为6 045 bp。利用STRING在线软件预测这两个转录本的互作蛋白质完全一致,主要互作蛋白8个,包括一个AP位点裂解酶和2个RNA聚合酶亚基;采用qRT-PCR分析他们对大豆连作综合逆境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连作综合逆境胁迫使Glyma03g34860和Glyma10g07601的表达均不同程度上调,其中,Glyma10g07601基因在大豆品种安达农家、黑大豆、绥农14和黑农40达显著水平(P0.05),分别增加1.37、1.22、1.98倍和1.67倍;Glyma03g34860基因在大豆品种垦丰16、绥农14达显著水平(P0.05),分别增加1.62倍和1.65倍,因此推测他们可能通过使基因组DNA脱甲基化而参与大豆连作综合逆境胁迫的响应。  相似文献   
7.
在与肠道微生态有关的营养代谢研究中,通常向饲料中添加抗生素抑制肠道菌群的生长,以研究肠道菌群与宿主营养代谢的相互关系,但往往忽略抗生素本身对试验动物营养代谢及肠道健康等方面的影响。本试验旨在探讨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四环素对乌鳢生长性能、肠道菌群组成和组织形态的影响,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选择体质量[(9.43±0.12) g]相近、体格健壮的乌鳢幼鱼360尾,随机分为3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对照组(D1组)投喂基础饲料,试验组(D2、D3组)分别投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5和1.0 mg/kg四环素的试验饲料。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1) D2和D3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成活率显著低于D1组(P0.05),D3组的饲料系数显著高于D1组(P0.05)。2) D3组的肠道菌群操作分类单元(OT U)数量显著低于D1组(P0.05)。D2和D3组的Sobs指数、ACE指数、Shannon指数显著低于D1组(P 0.05),Sim pson指数显著高于D1组(P 0. 05)。3)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四环素降低了肠道中厚壁菌门(Firmicute)、芽孢杆菌科(Bacillaceae)、假单胞菌科(Pseudomonadaceae)、乳酸乳球菌属(Lactococcus)、土芽孢杆菌属(G eobacillus)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的比例,但增加了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链球菌科(Streptococcaceae)、莫拉菌科(Moraxellaceae)、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和不动杆菌属(A cinetobacter)的比例。4) D1组的肠道绒毛高度显著高于D2和D3组(P0.05),D3组的肠道肠壁厚度和绒毛宽度显著低于D1组(P0.05)。由此可见,长期(30 d)的四环素应激易导致乌鳢肠道微生态紊乱以及肠道组织严重受损,且进一步引起乌鳢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成活率下降,饲料系数升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