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明确β-防御素在黄沙鳖先天免疫中的潜在作用,为开展黄沙鳖绿色病害防治及促进其养殖业健康发展打下基础.[方法]运用RACE克隆黄沙鳖β-防御素基因(Hs-BD1)cDNA序列,采用SignalP-5.0、PredictProtein、PSIPRED、Robetta和Clustal X等在线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s-BD1基因在黄沙鳖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及细菌感染前后的表达变化.[结果]Hs-BD1基因cDNA序列全长493 bp,包括72 bp的5'非编码区(5'-UTR)、201 bp的开放阅读框(ORF)及220 bp的3'非编码区(3'-UTR).Hs-BD1基因编码66个氨基酸残基,包括2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信号肽区、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前肽区和41个氨基酸组成的成熟肽区.其中,成熟肽区具有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31Cys、58Cys、38Cys、52Cys、42Cys和59Cys)及位于C1和C2间的甘氨酸残基(Gly),即Hs-BD1基因属于β-防御素家族.Hs-BD1氨基酸序列与中华鳖β-防御素16的相似性最高(93.9%),基于β-防御素序列相似性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也显示黄沙鳖与中华鳖和西部锦龟聚为一支,其亲缘关系相对较近.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分别以C1-C5、C2-C4和C3-C6的连接方式形成3个二硫键;Hs-BD1成熟蛋白三级结构是由α-螺旋、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组成.Hs-BD1基因在黄沙鳖肝脏、脾脏、肺脏和肾脏中的相对表达量较高,在心脏、肠道、肌肉、脑组织和表皮中的相对表达量均较低;以温和气单胞菌攻毒后,Hs-BD1基因在黄沙鳖脾脏中的相对表达量呈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在攻毒后第3和36 h共出现2个表达峰值,对应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是攻毒前(0 h)的20.8和10.6倍,差异均极显著(P<0.01).[结论]Hs-BD1基因在黄沙鳖的多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尤其在肝脏、脾脏、肺脏和肾脏中的相对表达量较高,且可被温和气单胞菌感染诱导表达,说明Hs-BD1基因在黄沙鳖抵抗病原感染的过程中发挥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离体条件下通过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值,研究4株黄颡鱼源嗜水气单胞菌对氟苯尼考的耐药产生速率与耐药性消失速率。结果表明:以37℃条件下培养48h为1代,HSY02菌株对氟苯尼考的最小抑菌浓度为3.906 3μg/m L,HSY01、HSY03、HSY04菌株对氟苯尼考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953 1μg/m L。在含有氟苯尼考的药物营养肉汤培养基中连续传代8代后,氟苯尼考对3株嗜水气单胞菌HSY01、HSY03、HSY04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由1.953 1μg/m L上升至62.50μg/m L,耐药性增长了32倍。HSY02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由3.906 3μg/m L上升至62.50μg/m L,耐药性增长了16倍;且耐药性获得后保持稳定,其消失速率为0。  相似文献   
3.
为确定食用菌菌糠作为饲料在草鱼养殖中的可行性,同时寻求一种低成本的草鱼养殖方法,以姬菇菌糠为原料,经粉碎和微生物发酵后,按一定的比例添加到草鱼日常饲料中喂养草鱼,试验共进行60d,通过比较养殖期间试验组和对照组间草鱼增重和饲料系数的差异来判断姬菇菌糠作为草鱼饲料的使用效果。结果显示:姬菇菌糠经微生物发酵,粗蛋白含量由8.8%增加到9.2%,粗纤维由26.8%下降到26.2%,营养价值有所提高,但变化不大;对照组、菌糠10%添加量和20%添加量试验组的饲料系数分别为1.51、1.45和1.42。以上试验结果说明食用菌菌糠可作为草鱼饲料起到替代部分商品饲料的作用,采用商品饲料+发酵菌糠的喂养方式可降低草鱼养殖的饲料系数。  相似文献   
4.
正3.黑鳃病产生原因:底部环境恶化,澳洲淡水龙虾鳃丝受细菌感染所引起。表现为鳃丝由肉色变为褐色、深褐色,直至完全变成黑色,引起鳃萎缩,病虾往往伏在水边不动,最后因呼吸困难而死。防治措施:先用久效底安、臭氧底安或强效解毒底改片改良底质,然后用护鳃宁泼洒1次,过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广西沿海地区南美白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的感染情况,本文采用野外采样和PCR检测方法调查钦州市、钦南区、港口区、防城区、东兴市、北海市、铁山港区和合浦县等8个监测区的南美白对虾WSSV感染情况.2013年共检测南美白对虾样本317份,WSSV总阳性率为19.6%.其中,虾苗和成虾的WSSV阳性率分别为1.5%和32.1%.在8个监测区中,北海市虾苗和成虾WSSV检出率均为最高,分别为5.6%和76.5%.总体上,2013年WSSV在广西沿海地区除铁山港外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且成虾平均阳性率高于虾苗.  相似文献   
6.
正一、特别警示2015年9月23日,福建泉州市惠安某水产养殖场场长魏某、副场长林某因涉嫌生产有毒、有害食品案,分别被法院一审判决10年有期徒刑、120万元罚金和7年有期徒刑、65万元罚金。案件起因主要是:养殖场为治疗碰伤的青石斑鱼,在鱼池中非法添加禁药"呋喃西林",15池涉药青石斑鱼约2.7万尾,总价值约65万元。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国耐喹诺酮类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主要毒力基因及引起耐药基因的突变情况,为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防治及毒力基因和耐喹诺酮类药物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VIP)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读秀知识库等,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6年4月,查找收集有关嗜水气单胞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研究及其毒力基因、致病机理的相关文献,采用Cochrane协作网发布的RevMan 5.3进行常规Meta分析,以加拿大卫生药品技术总署编写的ITC软件进行间接比较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1篇文献,其中有19篇检测了致病菌株的毒力基因,含457株菌株;11篇检测了致病菌株的耐药基因,共101株菌株;8篇检测了耐药菌株的耐药基因突变位点,共88株菌株。我国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毒力基因的检出率为:astA基因91.30%、altA基因80.42%、aerA基因72.77%、hlyA基因66.85%、actA基因62.13%、ahpA基因56.18%、aha/基因53.04%。淮河以北地区主要以hlyA基因为主,检出率(67.31%)显著高于淮河以南地区(P0.05,下同),且高于全国平均检出率;淮河以南地区主要以actA基因为主,检出率(93.59%)显著高于淮河以北地区,也高于全国平均检出率。质粒介导的耐药基因检出率为:qnrB基因50.00%、qepA基因32.00%、qnrS基因27.91%、qnrA基因6.98%、qnrC和qnrD基因未检出。gyrA83位点单突变检出率显著高于gyrA83、parC87双位点突变检出率[OR=0.49,95%CI(0.08,3.09),P=0.008]。【结论】我国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分子检测方法为:淮河以南地区以毒力基因actA和aerA为致病性强的判断标准,淮河以北地区以毒力基因hlyA和aerA为致病性强的判断标准。目前我国耐喹诺酮类嗜水气单胞菌的基因突变位点主要是gyrA83单位点突变和gyrA83、parC87双位点突变。  相似文献   
8.
青蟹是南方沿海主要的水产养殖品种之一。本次研究试验,目的是创新科学养殖方法,从根本上解决当前青蟹人工养殖传统方法单位水面产量低,资源浪费及破坏严重的问题。试验方法采用三种不同组合的养殖笼排列方式进行。试验中主要针对清塘肥水、选苗放苗、投料喂养、水质管理等环节和问题进行研究,重点解决青蟹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问题。结果表明:在为期81d的养殖过程中,笼式吊养的青蟹成活率和产量比传统养殖的青蟹分别提高51%和140.3%。本次试验的成功,在青蟹养殖方法上是一种新的尝试和创新,对推动青蟹养殖的科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该文测试了丙氨酸、甲硫氨酸、天门冬氨酸、异亮氨酸、甜菜碱、大蒜素、酒糟干粉这7种诱食剂对于田螺摄食行为的诱导作用,以期为探索田螺人工养殖的科学方法提供一些依据。试验结果显示在饲料中添加诱食剂对田螺的趋食性有明显的诱导作用,七种诱食剂中甜菜碱和大蒜素的效果最好,但大蒜素的添加量为0.2%,低于甜菜碱的0.4%。  相似文献   
10.
黄沙鳖源嗜水气单胞菌的致病力与毒力基因型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黄沙鳖(Truogx sinensis)源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所携带毒力基因种类对其致病力的影响,以从广西各地患病黄沙鳖中分离得到的嗜水气单胞菌为材料,通过对黄沙鳖和小鼠进行人工感染测定试验菌株的致病力,PCR检测供试菌株的hly、Aer、Alt、Act、ahal和ahp 6种毒力基因。结果表明,47株黄沙鳖源嗜水气单胞菌共包含9种毒力基因型,48.94%的菌株携带全部6种毒力基因,基因型为hly+Aer+Alt+Act+ahal+ahp+,是主要的毒力基因型;95.79%的菌株携带hly基因,均为有毒株;嗜水气单胞菌对黄沙鳖的致病力是多个毒力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hly和Act是重要的毒力基因,Alt和ahal基因对菌株的致病力与其他毒力基因之间存在协同作用,ahp基因缺失对菌株的致病力无影响;将对黄沙鳖的致死率达到和超过50%的菌株判定为强毒株,致死率不足50%判定为弱毒株时,强毒株至少携带4种毒力基因,并同时携带有hly和Act基因,弱毒株只携带包括hly在内的2种或3种毒力基因,本研究首次发现只携带Alt和ahal 2种毒力基因的菌株对黄沙鳖和小鼠均无致病力;在所检测的6种毒力基因中,较易缺失的基因主要有Alt、ahal和ahp;在有毒株中,不同基因型的菌株对黄沙鳖和对小鼠的平均致死率差异均为极显著(P0.01),当存在基因缺失现象时,同一基因型的菌株对黄沙鳖的平均致死率也极显著高于对小鼠的致死率(P0.01),表明黄沙鳖源嗜水气单胞菌对黄沙鳖的致病力显著强于对小鼠的致病力。根据本研究结果,可将hly基因作为嗜水气单胞菌有毒株的鉴定标准,携带hly和Act基因并同时携带Aer、Alt、ahal、ahp中的2种或2种以上毒力基因作为强毒株的鉴定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