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1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34篇
林业   44篇
农学   44篇
基础科学   65篇
  32篇
综合类   346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173篇
园艺   103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刘金金  霍晓薇 《中国食用菌》2020,(1):I0035-I003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明显提升,人们对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越发重视养生保健;此外,国家对健康保健给予了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便进一步推广和普及健康养生理念。中医保健要点在于主动养生,根据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规律,进行积极的休养生息,即趋利避害的同时,增强先天禀赋和注意后天养护。  相似文献   
2.
以蓝果忍冬品种邱雷姆和娜雷姆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添加一种或多种生长调节剂诱导愈伤组织,结果表明,不同生长调节剂对蓝果忍冬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影响不同,单独添加2,4-D(0.5~2 mg·L-1)可有效诱导蓝果忍冬叶片产生愈伤组织,出愈率达100%;单独添加6-BA和TDZ无法诱导蓝果忍冬叶片产生愈伤组织;6-BA(1~2 mg·L-1)与2,4-D(0.2、0.5、1.0 mg·L-1)配合使用可改善愈伤组织状态,增加绿色致密型愈伤组织,愈伤量增多;添加6-BA、IBA、KT组合的三种生长调节剂,品种邱蕾姆出愈率和愈伤量优于娜蕾姆,三种添加方式比较而言,6-BA与2,4-D组合诱导效果相对较好。研究可为蓝果忍冬组培快繁体系建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以深化环境生态学教学中的生态文明教育为目的,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环境生态学教育的关系、海洋生态文明与环境生态学教育的关系、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生态学教育的关系,并对环境生态学实践实习中的生态文明教育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黄土丘陵区盛果期苹果树土壤水分利用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黄土丘陵区不同栽植年限苹果树水分利用策略,为果园水分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10龄、15龄、22龄苹果树为研究对象,利用天然氘同位素与人工氘同位素示踪技术以及MixSIR模型分析不同水分来源对果树生长的贡献比例,探明其水分来源的季节变化规律。【结果】3个树龄苹果树水分利用来源差异较大,10龄苹果树主要水分来源从开花坐果期的中、深层(88.9%)转变为着色成熟期的浅层(57.9%)。15龄苹果树在开花坐果期和果实膨大期水分来源均以中层土壤水为主(74.2%、70.2%);而在着色成熟期则主要吸收利用浅层土壤水(59.3%)。整个生育期22龄苹果树均主要吸收利用浅、中层土壤水(利用比例分别为74.34%、86.07%、87.77%),深层土壤水利用比例逐渐降低。苹果树木质部样品中氘同位素的显著增加,表明果树可以通过吸收利用更深层土壤水分以缓解水分胁迫。【结论】3个树龄苹果树生育期内水分利用来源差异明显,随着树龄增加,水分来源逐渐变浅,用水策略趋于保守。根据不同树龄苹果树水分来源的季节变化对其进行合理的水分管理,有效降低果树非生产性耗水及自身奢侈性耗水,实现苹果园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260份梨种质资源为试材,采用流式细胞仪对梨种质资源的倍性进行了鉴定,幵与前人用去壁低渗Giemsa染色法的鉴定结果进行了比较,以期为梨种质资源的创新和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休眠期水培幼嫩叶片和早春嫩叶是梨种质资源倍性鉴定最理想的试验材料;供试的21份多倍体材料的倍性与前人鉴定结果一致,‘沙01’与前人鉴定结果存在分歧,幵新収现9份三倍体种质,分别为‘细皮梨’‘黑酸梨’‘冀蜜梨’‘世纪梨’‘敦煌香水梨’‘Beure Bosk’‘William Laspave’‘Yakumo’‘Butirra Rosata’;流式细胞仪法是进行梨种质资源倍性鉴定高效、快捷的斱法,克服了去壁低渗Giemsa染色法操作难度大、耗时长的不足,缺陷是不能获得更详细的染色体特征信息。  相似文献   
6.
通过混养生态系统模拟试验研究了紫贻贝(Grateloupia lanceolata)和披针形蜈蚣藻(Mytilus edulis)不同养殖密度组合下的生态混养状况。选取壳长(45.14±3.85)mm的紫贻贝和长度(62.48±7.38)mm的披针形蜈蚣藻,采用5种湿重配比进行混养实验,分别为G1(1∶0)、G2(1∶0.25)、G3(1∶0.5)、G4(1∶1)和G5(1∶2)。每种组合中紫贻贝密度均为0.63 ind·L~(-1),而披针形蜈蚣藻密度分别为0 g·L~(-1)、1.25 g·L~(-1)、2.5 g·L~(-1)、5 g·L~(-1)、10 g·L~(-1)。36 d后,G3组中紫贻贝特定生长率为(0.21±0.03)%·d-1,极显著高于其它混养组[(0.11±0.028)~(0.21±0.03)%·d-1,P0.01],而单养组的紫贻贝特定生长率仅为(0.063±0.022)%·d-1;G3组中披针形蜈蚣藻特定生长率为(0.96±0.20)%·d-1,极显著高于其它混养组[(0.62±0.16)~(0.96±0.20)%·d-1,P0.01]。G3组生态系统对营养盐(NO_3~--N、NO_2~--N、NH_4~+-N、PO3-4-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1.38±1.40)%、(96.79±1.97)%、(98.38±2.06)%、(96.86±3.16)%,显著高于G2组(P0.05),而与G4和G5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当紫贻贝与披针形蜈蚣藻湿重比为1∶0.5时,可以取得较好的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7.
8.
为了解个体识别在奶牛生产中记录产奶量、监控采食活动、监测卧床行为、追踪活动轨迹以及其他生产项目中的研究现状,以"奶牛"、"个体识别"、"识别方法"和"生产应用"为关键词,对2008—2018年的文献进行检索,并根据识别过程的不同特点对三类识别方法,即人工机械识别、接触式电子识别和图像生物识别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识别方法、现代化生产应用以及国内进展等3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表明:1)生物识别技术相较于传统方法对奶牛个体的伤害较小,可以在很多方面克服环境的干扰。2)目前智能识别技术与奶牛行为活动监测相关联,可以全面掌握个体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3)国内在计算机视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个体的智能化识别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后个体识别技术研究应该着重于提高对环境的适应性和系统的兼容性,为建立完整的自动化奶牛监测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降糖降压汤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脂肪因子与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西药降糖降压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降糖降压汤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压、血脂及血浆他扎罗汀诱导基因 2(Chemerin)、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联素(APN)、脑钠肽(BNP)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糖、血压、血清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hemerin、Hcy、BNP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PN较治疗前均有所上升(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上升更明显(P<0.05)。结论 降糖降压汤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脂肪因子及细胞因子有较好的调节功效及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棉花课题组,运用选育杂交棉品种兼顾常规棉品种的育种方法,历经近十多年的潜心研究,选育了转基因抗虫棉常规种新科棉1号(新棉503)、新科棉5号(中创76)和新科棉6号;把棉花一般配合力高的品种作为骨干亲本进行测配的方法成功应用到棉花杂交种选育上,培育了转基因抗虫棉杂交种新科棉2号(新棉298)和新科棉3号(中创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