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3篇
水产渔业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利用10对EST-SSR分子标记研究红、白、黑、黄4种壳色马氏珠母贝F8代人工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10个位点共扩增出46个等位基因,各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2~7。红、黑、白、黄4种壳色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分别为4.0、3.7、3.6、3.5;平均观测杂合度和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445~0.627和0.479~0.580;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850~1.042;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423~0.509。黄壳色群体中各遗传参数值最小,而红壳色群体中除有效等位基因数外,其余参数(等位基因数、观测杂合度、期望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Shannon多样性指数)值均最大。40个群体—位点组合中有31个组合显著偏离平衡(P0.05),占总位点的77.5%。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指数为0.0101~0.3025,平均值为0.1206(0.05遗传分化指数0.15),处于中等程度分化,这与课题组8年定向选育有关。群体间的基因流值为0.5764~24.5841,平均值为1.8225。红壳色群体和黑壳色群体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大(0.8418),遗传距离最小(0.1722),最先聚为一类;白壳色群体和黄壳色群体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小(0.7107),遗传距离最大(0.3415)。经8代群体继代选育,4种壳色马氏珠母贝群体仍保持着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其中红壳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高,黄壳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低。  相似文献   
2.
基于渔港抽样调查南海不同捕捞方式CPUE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基于2016年对南海三省区的14个沿海主要渔港的连续4个季节抽样调查(共计5256航次,抽样总功率达到89.2×10~4 kW),以kg?kW~(-1)?d~(-1)作为CPUE(Catch per unit effort,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标准化后的单位,对南海9种捕捞作业类型渔船的CPUE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CPUE_(围网)CPUE_(双拖)CPUE_(刺网)CPUE_(罩网)CPUE_(张网)CPUE_(单拖)CPUE_(虾拖)CPUE_(笼壶)CPUE_(钓具)。不同捕捞作业类型CPUE随渔船功率段的变化而不同,CPUE峰值数及其所对应的最优功率段(渔获率最高的功率段)也有差异,单拖和虾拖渔船的CPUE随渔船功率的变化具有1个CPUE峰值点,最优功率段分别为(200~250) kW(CPUE=8.6 kg?kW~(-1)?d~(-1))和(150~200) kW(CPUE=5.0 kg?kW~(-1)?d~(-1));围网、双拖、钓具和刺网渔船的CPUE随渔船功率的变化有2个CPUE峰值点,对应的最优功率段分别为(200~250)kW(CPUE=47.7kg?kW~(-1)?d~(-1))、(350~400)kW(CPUE=16.8kg?kW~(-1)?d~(-1))、(50~100)(CPUE=2.9 kg?kW~(-1)?d~(-1))和(0~50) kW(CPUE=6.9 kg?kW~(-1)?d~(-1))。罩网渔船CPUE随功率段变化有3个峰值点,最优功率段为(0~50) kW(CPUE=7.0 kg?kW~(-1)?d~(-1))。不同捕捞作业类型CPUE季节变化表现:围网CPUE均值在春季最高,单拖、双拖、罩网、钓具和笼壶在夏季最高,张网在秋季最高,刺网和虾拖在冬季最高。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是在阐明传统CPUE(Catch Per Unit Effort)单位表述多样性的基础上,分析传统CPUE存在的不确定性、单位不统一性以及解析与意义不完整等问题。对24个CPUE单位,首先通过通用性标准,筛选出各种捕捞方式均能适用的8个CPUE单位;再通过相似性标准,对CPUE单位聚类分成2组,并在每组中筛选出最佳单位为kg/(kW·d)和kg/d;最后通过稳定性筛选标准对其标准差与变异系数值计算,最终得到CPUE的标准单位:kg/(kW·d),并确定CPUE的表达形式。本研究还基于CPUE单位标准化进行了实证分析,对2016年4个季度南海三省区的9种主要作业类型渔船的生产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比较,捕捞能力大小依次为:围网双拖刺网罩网张网单拖拖虾笼壶钓具。CPUE经单位标准化后已具备进行捕捞产量统计、评估渔船捕捞能力、衡量资源相对丰度指数、评估渔业资源利用水平等功能。  相似文献   
4.
基于2012-2013年在我国南海水域调查获得的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ores)生物学基础性数据,利用传统胃含物分析方法并结合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对黄鳍金枪鱼摄食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南海黄鳍金枪鱼食物组成包括鸢乌贼(Sthenoteuth is oualaniensis)、枪乌贼属(Uroteuthis)、乌贼属(Sepia)、圆鲹属(Decapterus)、蛇鲭属(Gempylus)、帆蜥鱼(Alepisaurus ferox)、日本乌鲂(Bramajaponica)、燕鳐属(Cypselurus)、甲壳类动物及不可辨别鱼类等饵料类群,其中,鸢乌贼(IRI=51.07%)、圆鲹属(IRI=39.81%)及不可辨别鱼类(IRI=6.62%)为主要饵料食物.黄鳍金枪鱼的空胃率、平均饱满指数和食物组成都有明显的月变化(P<0.05).空胃率随叉长组变化呈较明显的上升趋势,各叉长组之间空胃率变化显著(P<0.05);平均饱满指数随叉长变化较大.当叉长组为130-160 cm时,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在0.50-1.18之间变化,Pielou均匀度指数J在0.10-0.32之间.基于氮稳定同位素计算的黄鳍金枪鱼各叉长组的平均营养级为3.54.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