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3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河流筑坝后水体环境发生巨大改变,水体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和排放模式随之发生变化。为了探究筑坝后河流水气界面温室气体排放情况,选取青海湟水支流火烧沟为研究区域,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实验法,对4个连续筑坝断面水气界面的3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CO_2)、甲烷(CH_4)、一氧化二氮(N_2O)夏季排放通量进行监测,研究河流筑坝前后的温室气体排放通量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筑坝对河流碳、氮等有机质形成滞留效应,筑坝区温室气体排放通量显著高于未筑坝区,二者排放通量平均相差4.12倍。(2)时间尺度上,CO_2排放的最高值主要分布于8月;而CH_4排放的高峰值多分布于6月;N_2O排放高峰值多分布于7月。(3)空间分布上,CO_2排放通量无明显的规律,排放低值-1 554.19 mg/(m~2·h)和高值778.84 mg/(m~2·h)均出现在筑坝区;CH_4和N_2O排放低值均出现在未筑坝区,分别为360μg/(m~2·h)和34.72μg/(m~2·h),而高值均出现在筑坝区,分别为6 163.4μg/(m~2·h)和746.7μg/(m~2·h)。(4)不同筑坝段水体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影响因素不同,相关分析表明,火烧沟水体CO_2排放通量与电导率(Cond)(r=-0.914,P0.05)、pH(r=-0.907,P0.05)、总溶解固体(TDS)(r=-0.914,P0.05)、盐度(Sal)(r=-0.926,P0.05)以及气温(T)(r=-0.978,P0.01)呈显著负相关;CH_4排放通量与氧化还原电位(ORP)(r=-0.968,P0.01)、pH(r=0.979,P0.01)呈显著相关;N_2O排放通量与电导率(Cond)(r=0.903,P0.05)、总溶解固体(TDS)(r=0.904,P0.05)、气温(T)(r=0.970,P0.05)以及氧化还原电位(ORP)(r=0.929,P0.05)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利用1972-1988年三化螟发生的历史资料和气象资料,对影响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应用逐步判别分析的方法组建2代三化螟种群预测的判别模型。文中对判别模型进行通径分析的结果说明,2代三化螟种群预测系统的决定系数 R~2=0.9953,表明预报量的99.53%是由预测模型的全部7个预测因子所决定,尚有0.47%的预报量由未知因素所致,剩余通径系数 P_c=0.0684。经对历史资料的回报检验,该预测模型的判别率达到100%。经过1989和1990年实报。预报等级与实际发生量所代表的等级相符合。证实了2代三化螟种群预测模型预测因子的组成和结构符合预报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时代农业的发展,蔬菜大棚在农业产值方面取得了可观的收益,但封闭式大棚内的土壤因使用周期、化肥农药等原因污染越来越严重,为蔬菜食品安全和人类身体健康带来了隐患。基于此,以山西省太谷县周边蔬菜大棚为主要调查对象,采集20多个不同设施大棚中土壤和植物样品,并对其进行镉铜锌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测定,通过重金属含量、植物富集系数、土壤去除率等评定土壤和农作物现状,比较出不同轮作方式下能够修复和控制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最优轮作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在轻度缺铁胁迫下,外源褪黑素(MT)对葡萄试管苗的生长和生理影响及对缺铁症状的缓解作用。【方法】以克瑞森无核葡萄试管苗为试验材料,试验设置4个不同的处理组,分别为:CK,CK+MT(MT浓度为140μmol·L-1),-Fe(Fe浓度为30μmol·L-1)和-Fe+MT,分别研究MT对CK和-Fe葡萄试管苗的生长生理响应。【结果】在缺铁胁迫下,葡萄试管苗的株高、茎粗、干鲜质量、光合色素含量、根系活力、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硝酸还原酶(NR)活性不同程度下降;而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糖(SS)含量、可溶性蛋白(SP)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提高;加入MT后,植株生长形态指标、光合色素含量、根系活力、POD活性和NR活性有所上升,渗透调节物质(Pro、SS、SP)含量,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和SOD活性快速下降,葡萄试管苗上的缺铁症状有所缓解。【结论】在轻度缺铁胁迫下,140μmol·L-1外源褪黑素处理可以有效缓解葡萄试管苗的缺铁症状,保护...  相似文献   
5.
大棚蔬菜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控制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蔬菜大棚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凸显,并对我国蔬菜食品安全带来隐患。当前,我国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开放的、污染较为严重的农田土壤,而对相对封闭、污染较轻的蔬菜大棚土壤的研究较少。对我国蔬菜大棚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来源及其与种植年限的关系加以阐述,综述了通过调控肥力条件、添加土壤改良剂、调整作物品种以及耕作制度的手段来控制大棚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棚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控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煤矸石和钙结石对植物生长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确定煤矸石和钙结石对植物生长和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是准确量化黄土高原地区土壤含水量和科学制定植被恢复策略的基础。通过小区试验实现,将土壤分别与煤矸石和钙结石混合后(碎石含量为 300 g?kg-1)填装至2 m3的地下小区中,以不含碎石土壤为对照,种植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 Kom.)和苜蓿(Medicago sativa.),定期观测植物生长指标和含水量。研究结果表明:(1)煤矸石对植物生长具有抑制作用,钙结石则无显著影响。含煤矸石土壤中柠条和苜蓿累积生物量较无碎石土壤中分别低47%和21%,较含钙结石土壤中分别低45%和24%。苜蓿对含煤矸石土壤的适应性优于柠条。(2)介质类型对土壤含水量变化的影响较植物类型更为显著,含煤矸石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介质,30~50 cm土层深度差异更显著。(3)柠条小区中,含煤矸石土壤与钙结石土壤中蒸散量的差值分别占土壤平均储水量的12%和23%。苜蓿小区中,含煤矸石、钙结石土壤与无碎石土壤中蒸散量的差值分别占土壤平均储水量的-11%和11%。可见,煤矸石和钙结石对土壤水分损失的抑制作用不同,随植物种类而变化。在预测区域土壤含水量时,煤矸石和钙结石对含水量的影响不可忽略,尤其在植被生长条件下。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太谷县巨鑫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日光温室种植模式对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以露地土壤为对照,与园区内日光温室种植区土壤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比较分析,通过修正的内梅罗指数法进行土壤综合肥力质量评价。结果表明,与露地土壤相比,日光温室内土壤黏粒含量较高,无明显压实;目前,研究区内土壤无明显酸化,但已出现中度盐渍化现象,且表层土壤较为严重;温室内土壤有机质消耗大,有机质含量低于露地土壤,磷素含量较为丰富,氮素较为匮乏;该研究区土壤综合肥力质量为三等,土壤肥沃程度属于一般水平,温室内土壤肥力有退化趋势。因此,该区应调整管理模式,抑制土壤持续盐渍化,增施有机肥和氮肥,以提高土壤综合肥力质量。  相似文献   
8.
以ε-聚赖氨酸盐酸盐(ε-PLLH)、柠檬酸与聚乙烯醇(PVA)为成膜物质,利用流延法制备改性PVA/LDPE复合薄膜,测定复合薄膜的性能,并研究不同改性复合聚乙烯薄膜对砀山梨保鲜效果的影响,以期为改性PVA/LDPE复合薄膜在果蔬保鲜包装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含量的ε-PLLH改性聚乙烯复合薄膜对砀山梨均有一定的保鲜效果,其中ε-PLLH的质量分数为2%的薄膜具有较好的抑菌防霉性能,贮藏后该薄膜包装的鲜梨感官品质较好,能够显著延缓硬度、还原糖及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说明ε-PLLH对鲜梨有一定的保鲜作用,ε-PLLH质量分数为2%的包装薄膜的综合保鲜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粉煤灰和蚯蚓粪施用对土壤蒸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粉煤灰和蚯蚓粪两种土壤改良物质对土壤蒸发影响的差异性,探寻适宜的施用方式和施用量.设计模拟试验,控制3个覆盖处理(覆盖厚度分别为1、2.5和4 cm)和4个混施处理(施用量分别为10%、20%、30%和40%),以温室土壤为对照.连续测定16 d土壤蒸发量,结合有机质含量、水分物理性质和物质本身特性分析粉煤灰和蚯蚓粪施用对土壤蒸发的影响是否有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覆盖粉煤灰和蚯蚓粪累积蒸发量分别减小了30%~34%和17%~48%,混施粉煤灰和蚯蚓粪累积蒸发分别减小了0%~6%和4%~14%.覆盖厚度为1 cm粉煤灰对土壤蒸发的抑制效果优于蚯蚓粪,覆盖厚度为4 cm和混施对土壤蒸发的抑制效果均为蚯蚓粪优于粉煤灰.两种物质覆盖和混施均可提高有机质含量,是其抑制土壤蒸发的主要原因.两种物质抑制蒸发效果具有差异,为有机质含量、颜色和颗粒组成等不同导致.另外,两种物质覆盖、蚯蚓粪混施土壤含水量均高于对照,混施蚯蚓粪显著提高孔隙度和持水容量.综合考虑施用粉煤灰和蚯蚓粪抑制土壤蒸发和保持土壤水分的效果可知,薄层覆盖时,粉煤灰优于蚯蚓粪,中厚层覆盖和混施蚯蚓粪优于粉煤灰.  相似文献   
10.
氮素对不同生育期小麦植株累积硒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施用氮肥是农业生产上最重要的增产措施之一,但增施氮肥对不同生育期小麦植株中硒累积、 转运和分配的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氮水平对小麦生长过程中植株各器官硒累积的影响,为合理施氮提高小麦硒含量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试验设置N 100 mg/kg和200 mg/kg 两个水平,每个氮水平设置低硒 (Se 0.81 mg/kg)和高硒 (Se 5.02 mg/kg) 处理,分别在小麦苗期、 拔节期、 孕穗期、 抽穗期、 扬花期、 灌浆期和成熟期取样,分析不同生育期小麦对土壤外源硒的吸收速率,探讨不同硒水平下施氮量对小麦各器官硒累积、 转运和分配的影响。【结果】 1)与低氮相比,高氮促进了小麦籽粒产量增加,低硒的促进作用大于高硒,低硒和高硒时的高氮处理小麦籽粒产量较低氮处理分别提高了21.7%和13.7%。低硒时的高氮处理能提高小麦穗(特别是籽粒)和老叶中的硒含量,籽粒和颖壳硒含量较低氮处理分别提高了31.2%和13.6%,但高硒时高氮处理却导致小麦各器官(特别是籽粒和根)中硒含量下降,其中籽粒和根部硒含量较低氮处理分别下降了13.2%和17.8%。 2)相同硒水平下,高氮处理小麦根部硒占植株总硒的比例较低氮处理下降了约1/4; 在营养生长阶段,低硒时高氮处理能促进硒向小麦地上部转运,而在生殖生长阶段其能促进硒从小麦茎叶向颖壳和籽粒中转运,使得籽粒中硒占总硒比例提高了18.4%; 但高硒时高氮处理却促进硒从茎叶转运到颖壳中,致使籽粒中硒占总硒比例下降了8.0%。3)小麦根部硒含量在苗期和拔节期,抽穗期和扬花期之间增长幅度最大,说明此期间是小麦硒吸收的敏感期。【结论】小麦硒含量因生育期和外源硒水平的不同而异,施氮量也影响着小麦硒累积、 转运和分配。增施氮肥能提高硒的利用效率,建议低硒地区农业生产中补硒时要结合氮的合理施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