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6篇
  1篇
综合类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络穴位给药系统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络穴位给药系统以中医经络理论为基础,具有经穴效应和药物效应的双重治疗特性,已广泛应用于兽医临床.目前,兽医临床上常用穴位给药方式是穴位埋植和穴位注射,而常用穴位主要是后海穴、百会穴、肺龠穴.随着经络穴位给药系统的广泛应用,新型经络穴位给药制剂和经络穴位给药作用机理已成为经络穴位给药系统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油松人工林重度火烧后凋落物分解及水文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北京市重度火烧迹地油松人工林为对象,基于原位采样法和室内浸泡法于2020年7—12月在对照样地和火烧样地采集凋落物样品并测定分析其现存量、持水量、有效拦蓄量等指标,探究林火干扰下凋落物的分解及水文效应,为更好促进森林水源涵养功能以及水土保持功能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油松人工林半分解和完全分解层凋落物平均现存量分别为16.18(叶占比>80%),31.88 t/hm2,平均厚度分别为2.77,2.79 cm;与对照相比,火烧后半分解层凋落物厚度及现存量分别降低39.35%,53.77%。(2)油松人工林半分解层凋落物平均自然含水率(41.94%)略高于完全分解层(36.07%),平均最大持水率为201.88%,其在7—9月低于完全分解层,10—12月则反之;半分解层凋落物平均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拦蓄量分别为35.80,19.85 t/hm2,在8—12月均显著(P<0.05)低于完全分解层(69.28,46.64 t/hm2)。与对照样地相比,火烧后半分解层凋落物自然含水率降低32.19%,最大持水率和最大持水量分别降低13.36%,60.05%,有效拦蓄量降低了62.47%。(3)在24 h浸水过程中,7—9月对照样地半分解层凋落物持水量、吸水速率小于完全分解层,10—12月则反之;火烧后,半分解层凋落物持水量、吸水速率较对照样地半分解层凋落物减少。综上,油松人工林凋落物(半分解层)分解表现为先快后慢,火烧后其分解加速;凋落物持水性能及持水过程主要呈现完全分解层>半分解层,未火烧>重度火烧,即凋落物水文效应受分解阶段和火烧干扰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采伐影响下土壤氮素的变化规律,探究森林合理的采伐强度,维持森林资源的可持续性。[方法]通过Review Manager 5.3软件,以标准化均数差(SMD)作为衡量效应尺度的统计学指标,对搜集到的1983—2017年初有关采伐对土壤氮素影响的31篇文献数据进行了Meta分析。[结果]采伐可有效降低土壤全氮含量[SMD=-0.55(95%CI,-1.04-0.07)0],显著增加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SMD=0.99(95%CI,0.51 1.47)0;SMD=2.34(95%CI,0.49 4.19)0],而对土壤水解性氮含量影响不明显[SMD=-0.30(95%CI,-1.060.47)]。土壤氮素变化因采伐强度不同而异,皆伐对其影响较大。[结论]森林采伐时,在相同林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合理控制采伐强度,减少高强度择伐,积极推广低强度择伐,避免皆伐。  相似文献   
4.
鸡痘是由痘病毒科的禽痘病毒引起,主要表现有皮肤型、粘膜型(白喉型)及两者混合感染型等。现将笔者在长春市吉林大学动物医院门诊中所接触到的鸡群爆发皮肤型、粘膜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凋落物层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研究其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对于维持森林生态环境和可持续经营具有独特且关键的意义。  方法  以温带云冷杉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基于等距离网格布点法对4块1 hm2的固定样地进行林分调查和凋落物收集,测定分析半分解(F)层和完全分解(H)层凋落物样品各400个,采用地统计分析和克里格插值方法探究不同分解程度凋落物的养分特征和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  (1)天然云冷杉针阔混交林F层凋落物的有机碳(OC)、全氮(TN)及全磷(TP)含量分别为421.68、18.86和1.26 g/kg,而在H层中分别为350.78、17.80和2.68 g/kg,OC和TN均随分解程度的增加而减小,TP随分解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各样地凋落物OC、TN和TP变异系数范围为10.94% ~ 65.63%,其中F层凋落物OC和TP的空间变异程度较H层小。(2)凋落物OC、TN和TP的空间异质性在森林群落尺度上均主要受结构性因素影响,空间自相关性较强;各样地凋落物OC、TN和TP呈明显的条带状和斑块状梯度性分布,且F和H层OC在同一样地内表现为相似的空间格局,而F层TN和TP高值出现的位置在H层往往较低;F层凋落物OC和TP的分形维数较H层大,其空间结构特征较复杂,而F层凋落物TN较H层具有更好的结构性,空间依赖性较强。(3)H层凋落物OC和TN与凋落物现存量均呈显著负相关(P < 0.05),且受持水率影响显著,而TP与凋落物现存量呈显著正相关;凋落物OC、TN和TP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F层凋落物TN和TP受生物多样性指数和物种数等指标的显著影响,而H层主要受到针叶树种及株数比例的显著影响,林分特征对OC的影响较TN和TP小。  结论  温带天然云冷杉针阔混交林凋落物层养分空间分布特征受凋落物性质(分解程度和持水率等)和林分结构(树种和林分密度等)因子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模拟大肠杆菌O78在血液中被鸡异嗜性粒细胞吞噬杀伤的过程,利用激光共聚焦和涂板茵落计数的方法研究中药单体成分穿心莲内酯对异嗜性粒细胞吞噬杀伤大肠杆菌O78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穿心莲内酯质量浓度为1 mg/L时有极显著的提高异嗜性粒细胞吞噬大肠杆菌O78的作用(P<0.01),并且在异嗜性粒细胞发挥杀伤作用的12h后有极显著的增强其杀伤作用的功效(P<0.01).结果表明,穿心莲内酯能够提高异嗜性粒细胞吞噬、杀伤大肠杆菌O78的活性,从而起到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三峡水库库尾地区面源污染现状,以重庆市江津区笋溪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综合水质识别指数、内梅罗指数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笋溪河水质进行评价,主要评价指标有水温、pH、电导率、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磷。结果表明:(1)笋溪河流域溶解氧为5.98~8.70 mg/L、化学需氧量为2~14 mg/L,总磷为0.008~0.105 mg/L,均处于Ⅰ类或Ⅱ类水质,总氮为0.64~2.03 mg/L,处于Ⅲ~Ⅴ类水质,污染严重。(2)3种水质评价方法均显示下游水质劣于上游水质,内梅罗指数在考虑平均超标水平的同时兼顾最大超标污染物,研究认为该指数的评价结果最能表现该地区的水质现状。(3)笋溪河上下游之间,溶解氧为上游显著高于下游,水温、pH、电导率、化学需氧量和总氮均为下游显著高于上游(P0.05),总磷浓度未发现有明显的差异(P0.05)。在后续管理中应提升城镇污水和农村污水的处理率,提高水肥利用率,以消减污染负荷、控制水污染趋势,从而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8.
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半分解层凋落物生态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以长白山天然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凋落物的现存量及持水性能和养分归还量等,从水源涵养和养分归还两方面阐述森林凋落物的生态功能。[方法]基于等距离网格布点法,在4块1 hm~2样地上采集凋落高峰期前(8月下旬)半分解层的凋落物样品400个,并对其生态功能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4块云冷杉针阔混交林样地半分解层凋落物现存量均值为19.50 t·hm~(-2);持水量均值为5.56 t·hm~(-2),持水率均值为64.08%;全碳(C)、全氮(N)和全磷(P)的养分浓度均值分别为421.68、18.86和1.26 g·kg~(-1),养分归还量均值依次为8.16、0.36和0.02 t·hm~(-2),养分利用效率大小顺序为PNC。[结论]天然云冷杉针阔混交林各样地间虽存在差异,但其半分解层凋落物的水源涵养和养分归还等生态功能均较好,林下凋落物分解速度较快,持水性能较好,养分归还量较多。  相似文献   
9.
主要通过从鸡大肠杆菌病的研究现状、与微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的关系、中药对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等方面阐述中药在治疗鸡大肠杆菌病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0.
禽异嗜性粒细胞是存在于禽类血液中的一种主要的颗粒性白细胞,类似于哺乳动物的中性粒细胞,是禽类抵御外界微生物病原体入侵的一道重要防线,也是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系统中的重要成员和主要调节者。近年来,对于该细胞在机体急性炎症反应和吞噬杀伤作用中的研究已经深入到了基因和蛋白水平,为从禽类异嗜性粒细胞方面入手治疗禽类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论文从异嗜性粒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在形态结构,急性炎症反应和吞噬杀伤病原体作用中的区别,以及近年来该细胞的其他研究热点等方面综述了禽类异嗜性粒细胞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