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7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应用生长调查和土壤分析法,比较研究了7个造林树种在广东龙门县高岭土石漠化山地的早期生长及其根区土肥力。结果表明:(1)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和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存活率高、生长快、长势好;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赤杨叶(Alniphyllum fortunei)和木荷(Schima superba)存活率较高、生长中等;浙江润楠(Machilus chekiangensis)和山乌桕(Triadica cochinchinensis)存活率较低、生长较慢。(2)造林树种根区的土壤肥力显著高于非根区,但不同树种间的差异较大。以樟树根区的土壤肥力最高,浙江润楠和山乌桕的土壤肥力最低。湿地松、枫香、木荷和樟树适于在广东省高岭土石漠化山地植被恢复中应用。  相似文献   
3.
厦门杏林湾普通鲻鱼性腺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了对厦门郊区封闭的海湾杏林湾普通鲻鱼性腺的组织学观察结果。观察结果表明,普通鲻鱼成熟系数变化周期和性腺发育情况相一致,首次成熟年龄为3岁,成熟时间在11、12月。杏林湾普通鲻鱼生长发育与美国的相似,而比地中海、黑海的同种鱼要快。普通鲻鱼大生长期卵母细胞吸收过程分三个阶段,从11月下旬开始,延续到翌年1-2月结束。大生长期的卵母细胞吸收过程主要依靠滤泡上皮细胞活性提高,产生分泌物质促进透明层、胶质层和卵母细胞内含物的分解,滤泡上皮细胞还直接吞噬卵黄颗粒。  相似文献   
4.
收集邓恩桉全天然分布区种源及其家系进行引种试验,以酷热严寒等极端天气的抗逆性表现,评估其对气候的适应性;采取多点试验联合分析法,回归分析各处理所有地区的生长信息,评估其对不同立地环境的适应性,建立起各种源、家系的生长模型。各种源性状优良,种源间差异不显著,整个天然分布区均为优良种源区;选出最佳种源地12个;优良家系46个,平均34.16 m3·hm-2·yr-1,径高比≥1:90、个体变异≤15%,木材材质好、造纸得浆率49%;家系间差异极显著,优良家系的遗传增益显著大于最佳种源;选优良单株250株,其中68株3年生时始花。区组间差异极显著,大多数种源、家系与地区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回归系数大,对生长环境敏感,要有好的立地条件才能发挥其速生特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竹林下日温湿度变化对棘托竹荪出菇动态及产量的影响,揭示出菇过程中温湿度的调控机制,为竹林下棘托竹荪的科学种植提供参考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以棘托竹荪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湖南省的炎陵县和永州市竹林下开展相关研究,记录棘托竹荪出菇期日产量和竹林地表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拟合日产量动态曲线,并对其日产量与温湿度变化的相关性及不同温、湿度梯度下出菇日产量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出菇期竹林地表日均温度范围为21~32 ℃、空气相对湿度大于65%,且棘托竹荪日产量的变化较符合阻尼正弦函数的动态拟合曲线。虽然林地日均温、湿度及其昼夜差与竹荪日产量间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不同平均日温、相对湿度的梯度间竹荪的日产量存在显著差异,其日产量在日平均温度为26~28 ℃和平均相对湿度为85%~90%时达到最大;除永州点的空气昼夜温差梯度之外,炎陵点的昼夜温、湿度梯度和永州点的昼夜湿度差梯度间的日产量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在出菇阶段,林地地表空气日平均温度为26~28 ℃、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且相对小的温湿度变化更有利于棘托竹荪子实体的分化。  相似文献   
6.
竹基质与菌种密度对棘托竹荪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棘托竹荪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探讨竹荪培养基质量与菌种密度对其产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筛选最佳配比组合,旨在为竹荪种植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结果表明:鲜菇平均产量3.51 kg/m2、粗蛋白含量18.78%、粗纤维含量21.19%、总糖含量37.79%。不同处理组合间产量、粗蛋白和总糖差异极显著(P<0.01),粗纤维差异显著(P<0.05)。菌种密度和基质量各因素水平间仅产量差异显著,营养成分无显著差异,其中600 g/m2菌种密度的竹荪产量极显著大于400、800 g/m2,为4.54 kg/m2;16.0 kg/m2基质量的产量显著高于8.0、12.0 kg/m2,为3.95 kg/m2,3种主要营养成分随菌种量和基质量水平的增加呈异质性变化,二者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粗蛋白含量(P<0.05);极差分析结果显示,菌种量对竹荪产量、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的影响大于基质,而对总糖含量影响与之相反。不同处理组合的种植支收比为(1∶3.77)~(1∶9.32),其中以每平方米林地采用16.0 kg基质种植600 g菌种收益最高,收益达54.9元/m2,支收比1∶6.62,但投入成本与产量收益呈非完全正比关系。本研究认为,尽管基质量和菌种种植密度不会单方面显著改变竹荪营养成分,但选择合适的配比对提高竹荪产量和优化支收比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油茶远缘杂交育种试验   总被引:13,自引:12,他引:13  
本文对普通油茶、江西小果油茶、越南油茶3个物种种间杂交试验中的杂交可孕性、杂种子一代生长发育、主要形态特征、可育性、花期和累熟期、果实性状与亲本性状的遗传等作了叙述和分析。选出了6个有突出优良性状的杂种单株,并对它们在今后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湖南耐寒桉树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湖南地处中亚热带,是桉树的适宜引种区,但由于地处内陆和东、南、西三面环山向北敞口的地貌,冬季的低温和夏季的酷暑都比同纬度的其它地区严重,桉树引种的首要目标是获得能适应这种高强度年温差的种类。邓恩桉、柳桉、赤桉、细叶桉既耐寒又耐高温,能适应湖南的自然条件,而且生长迅速,其中以邓恩桉、柳桉表现最好,赤桉、细叶桉自然分布广,必须进行种源和个体选择。  相似文献   
9.
耐寒桉树永州引种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引种栽培试验表明:永州是桉树的适宜引种区,可大量发展桉树。以栽培邓恩桉、边沁桉表现最佳,它们不仅生长快、材质好,而且抗逆性强,既耐严寒又耐高温耐瘠薄。柳桉也可发展,史密斯桉、多枝桉在土层深厚、气候温和的地方可少量发展。赤桉在前1~2年表现较佳,生长快,但到以后几年生长趋缓,必须选出优良家系,才能大量种植。  相似文献   
10.
以毛金竹鞭段为试验材料,研究竹鞭年龄、竹鞭长度、育苗时间、育苗方式以及施肥等因素对鞭段成活率、竹苗高度、鞭段侧芽萌发率等的影响,以期为毛金竹鞭段育苗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随鞭段年龄增加,鞭段成活率和侧芽萌发率逐渐降低;随鞭段长度增加,鞭段成活率呈升高的变化趋势,侧芽萌发率则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12月下旬鞭段育苗效果总体好于3月下旬和4月中旬。12月下旬育苗,育苗至出笋历时87 d,鞭段成活率和侧芽萌发率最高,分别为80.30%和20.79%;3月下旬育苗,育苗至出笋历时35 d,鞭段成活率和侧芽萌发率分别为51.74%和9.45%;4月中旬育苗,育苗至出笋历时20 d,鞭段成活率和侧芽萌发率分别为58.58%和9.56%。竹苗高度和育苗系数也表现为12月下旬育苗显著高于3月下旬和4月中旬育苗。采用施肥处理的鞭段进行育苗,鞭段成活率和竹苗高度明显优于未施肥处理的鞭段。在毛金竹鞭段育苗初期,新生竹苗表现出混生竹的生长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