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8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阐明肠道气呼吸对泥鳅的生理作用,本研究通过抑制大鳞副泥鳅肠道气呼吸,探究其主要呼吸器官的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显示,被抑制肠道气呼吸的大鳞副泥鳅通常在1周左右死亡。当被抑制肠道气呼吸的大鳞副泥鳅出现垂死时,采集对照组和实验组的鳃、皮肤、前肠、中肠、后肠以及直肠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阿利新蓝—高碘酸雪夫氏(AB-PAS)染色组织切片观察和扫描电镜观察,主要的病理变化:①H.E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鳞副泥鳅鳃丝末端充血,背部皮肤表皮层的毛细血管收缩并减少,且真皮层细胞呈畸形,前肠黏膜褶膨大,后肠浆膜层有血红细胞渗出,后肠、直肠结缔组织显著增厚;②AB-PAS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鳞副泥鳅鳃、背部皮肤、后肠、直肠组织中嗜酸性空泡细胞均增多,前肠和中肠固有层酸性黏蛋白含量增多,黏膜下层中性黏蛋白含量减少;③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鳞副泥鳅鳃丝鳃小片表面皱缩,表皮受损脱落,背部皮肤表面分泌孔增加,中肠内腔表面突起增多,后肠和直肠絮状颗粒增多。研究表明,抑制大鳞副泥鳅肠道气呼吸会引发其主要呼吸器官上皮组织出现黏液细胞增多、血红细胞溢出等病理变化,甚至导致机体死亡,由此可知,肠道气呼吸行为是大鳞副泥鳅的必要生理活动。本研究将为大鳞副泥鳅的健康养殖及幼苗培育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PCR技术获得我国南海斜带髭鲷(Hapalogenys nitens)养殖及野生群体共50尾样品的mtDNA控制区全序列,长度范围788~790bp;测得序列与GenBank下载的其他鲈形目鱼类D-loop全序列利用CLUSTALX进行排序后,对控制区结构进行分析。识别了其终止结合序列区、中央保守区和保守序列区,指出了终止相关序列的主体是TACAT与其反向互补序列ATGTA以及一系列保守序列(CSB-F、CSB-E、CSB-D和CSB-1、CSB-2、CSB-3),并给出了其一般形式;此外,基于斜带髭鲷D-Loop全长序列,利用贝叶斯法构建了分子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斜带髭鲷养殖群体与野生群体部分样品各自紧密聚成一小支,而在整棵进化树上,养殖样品与野生样品相互交错聚集在一起,可见本研究海区斜带髭鲷养殖群体与野生群体之间的遗传差异分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杂交鳢(乌鳢♂×斑鳢♀)及其亲本血液指标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流式细胞仪和血涂片制作方法,对杂交鳢及其亲本血液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杂交鳢(Channa argus♂×C.maculata♀)与其亲本相比,表现出明显杂种优势:在血液红细胞数目、白细胞数目、血红蛋白含量和血细胞比容上,杂交鳢都比亲本高,差异显著(P<0.05);在红细胞体积上,杂交鳢均比亲本小,差异显著(P<0.05);杂交鳢及其亲本血液中都含有较少比例的DNA合成期(S期)细胞,但彼此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对急性降温的耐受性,运用生化分析法和流式细胞术,研究了急性降温对凡纳滨对虾8项血液生化指标及6项细胞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水温从30℃降至16℃时(降温速率-4℃/h),凡纳滨对虾血糖含量显著下降,其他7项生化指标包括总蛋白、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胆固醇、甘油三酯、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活性/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总蛋白的上升达到显著水平。细胞免疫指标包括血细胞总数、活性氧含量、非特异性酯酶活性在降温后显著下降,细胞凋亡率显著上升,3类血细胞的组成比例则无显著变化。表明急性降温可能导致凡纳滨对虾血糖迅速消耗,蛋白质、脂肪的分解作用加强,细胞膜通透性的增加,引起组织损伤及相关代谢酶的外泄,并使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损害;也说明凡纳滨对虾对急性降温非常敏感,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功能的紊乱和免疫功能的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前南美白对虾(Penaeusvannamei)人工养殖中,病害多发,本研究从一养殖场中采集发病病虾,从患病对虾肝胰腺中分离病原菌.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并结合16SrDNA序列分析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分离菌为霍乱弧菌(Vibriocholera),回归感染证明其为致病菌,可导致南美白对虾死亡.通过纸片琼脂扩散法对32种抗生素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病原菌对氟苯尼考、氯霉素、利福平、诺氟沙星等10种抗生素敏感,对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等7种药物中度敏感,对羧苄西林、青霉素等15种药物具有抗性.通过二倍稀释法测定筛选5种常用抗生素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诺氟沙星抑菌效果最强,最小抑菌浓度最小<0.2441μg/mL.  相似文献   
6.
在35d的试验周期内,研究了不同盐度(2、4、6、8)对杂交鳢(斑鳢♀×乌鳢♂)幼鱼生长及血液红细胞数量(RBC)、白细胞数量(WBC)、溶菌酶(LZM)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免疫因子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盐度的升高,杂交鳢增重率分别为67.81%、68.26%、71.14%、32.96%和14.26%,存活率分别为100%、100%、100%、100%和93.3%。盐度2、4组增重率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盐度6、8组增重率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随着盐度的升高,血液红细胞数量呈下降的趋势,对照组和其他组差异显著(P<0.05),而白细胞数量先急剧上升后又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盐度6组达到最高。血液中溶菌酶浓度随着盐度变化出现波动,盐度6组达到最高,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盐度8组溶菌酶浓度有所回降,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趋势与溶菌酶浓度变化趋势相似,各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当盐度升至6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升至最高。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着盐度的增加逐步升高,盐度8组达到最高,且各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为从分子水平分析我国裸颊鲷属(Lethrinus)鱼类系统分类关系,同时探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在裸颊鲷属鱼类物种鉴定和亲缘关系的可信性.本研究通过PCR扩增及测序获得了我国南海10种裸颊鲷COⅠ基因部分序列,结合GenBank下载的2种裸颊鲷最后共12种37个个体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利用MEGA5.0计算序列的系统进化位点,基于最大似然法构建分子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12种裸颊鲷种内遗传距离为0.000~0.005,平均遗传距离为0.002,远低于物种鉴定最小种间遗传距离0.020(2%);种间遗传距离为0.074~0.210,平均遗传距离为0.155,种间遗传距离是种内遗传距离77.5倍,表明COⅠ基因可作为裸颊鲷鱼类物种鉴定条形码基因.构建的进化树上,12种裸颊鲷属鱼类主要形成4个分支,长吻裸颊鲷最先分化,单独形成一支(分支Ⅳ),位于进化树基部. 其次是红鳍裸颊鲷也单独形成一支(分支Ⅲ). 剩下的裸颊鲷主要聚为两支:分支I包含5种裸颊鲷,该分支裸颊鲷大部分体型较低,牙齿为犬牙状齿;分支II包含5种裸颊鲷,该分支裸颊鲷体型较高,牙齿为臼状齿,与前人研究将裸颊鲷基本分为高体型臼状齿,低体型犬牙状齿两个类群结果一致.也支持前人推断认为裸颊鲷祖先先形成高体型犬牙状齿特征,后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分化出高体型臼状齿及低体型圆锥状齿的类群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苏丹鱼MR(Lh MR)的结构特点及其在抗感染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本研究克隆并分析了LhMR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了LhMR在正常及柱状黄杆菌感染苏丹鱼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显示,LhMR开放阅读框4296 bp,编码1431个氨基酸(aa)。LhMR的氨基酸序列和分子结构与其他物种高度相似,胞外1个富含蓖麻类β型三叶草的结构域(RICIN)、1个纤连蛋白Ⅱ型结构域(FNⅡ)、8个串连的C型凝集素样结构域(CLECTs)、1个跨膜区和1个胞内区。通过qRT-PCR检测显示,LhMR在脾脏、体肾、心脏、脑、皮肤、肌肉、鳃、肝脏、后肠、前肠和中肠11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脾脏中表达量最高;经柱状黄杆菌感染苏丹鱼后,脾脏、肠、体肾和鳃中LhMR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通过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发现,在脾脏、肾脏和鳃中的LhMR蛋白表达水平提高。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病理组织切片表明,在体肾、肠、肝脏和鳃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病变。体肾的肾小管有大量的血细胞浸润,上皮细胞发生坏死;肠壁变薄,组织大量弥散坏死;肝脏组织中有多个空泡;鳃小片肿胀、混乱、坏死和脱落。研究表明,LhMR在苏丹鱼感染柱状黄杆菌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苏丹鱼柱形病的防控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采集了我国近海分布的 、细鳞 、尖吻 、叉牙 、四线列牙等5种科鱼类共25尾样品,利用PCR扩增技术对其线粒体基因COⅠ及核基因RAG2序列片段进行扩增测序,得到5种科鱼类COⅠ基因序列651 bp及RAG2基因序列729 bp,两基因片段均不存在插入与缺失.利用M ega 5.0计算科鱼类两基因碱基组成情况,种内与种间的遗传距离,并基于最大似然法构建了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系统进化树上,三线最先分化出来,位于进化树的底部,其次是细鳞,也单独形成一支,独立于其他科鱼类聚类分支之外,同属于属的3个种类并没有形成单系,与格纹岛 、尖吻聚为一支;叉牙与四线列牙聚成一支,形成姐妹种,显示两者之间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盐度对罗氏沼虾能量代谢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盐度对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能量代谢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设置了 0 (对照)、4、8 和 12 共 4 个盐度胁迫水平, 研究了罗氏沼虾在胁迫 48 h 后的耗氧率、鳃丝和肌肉能量代谢酶活性及其游泳和弹跳能力。结果显示, 耗氧率在盐度升至 4 时并无显著变化(P>0.05), 但 8 和 12 盐度组的耗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鳃丝己糖激酶(HK)、磷酸果糖激酶(PFK)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在不同盐度条件下并无显著变化(P>0.05), 但鳃丝丙酮酸脱氢酶(PDH)和细胞色素 C 氧化酶(COX)活性在盐度为 8 时显著升高(P<0.05), 并且鳃丝 PDH 和 COX 活性均与耗氧率呈显著线性正相关(P<0.05)。盐度在 8 时罗氏沼虾的游泳足肌肉和腹部肌肉 HK、PFK 和 LDH 活性并无显著变化(P>0.05), 但游泳足肌肉和腹部肌肉 PDH 和 COX 活性显著下降(P<0.05); 盐度升至 12 时游泳足肌肉和腹部肌肉 HK、PFK、LDH、PDH 和 COX 活性均显著下降(P<0.05)。运动能力结果显示, 盐度升至 8 时游泳能力显著下降(P<0.05), 盐度升至 12 时弹跳能力显著下降(P<0.05)。游泳能力与游泳足肌肉 PDH 和 COX 活性呈显著线性正相关(P<0.05); 弹跳能力与腹部肌肉 HK、PFK 和 LDH 活性呈显著线性正相关(P<0.05)。研究表明, 罗氏沼虾通过增加氧气摄取用于鳃丝有氧代谢以应对盐度胁迫, 但这些生理调节导致肌肉能量代谢酶活性下降, 造成罗氏沼虾的游泳和弹跳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