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水产渔业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扎龙湿地位于乌裕尔河尾闾,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芦苇湿地,也是丹顶鹤等珍稀鸟类重要的繁育场所和栖息地。本次研究基于遥感、气象和水文数据,通过像元二分法反演植被覆盖度,分析扎龙湿地核心区2005-2017年植被覆盖度时空分布特征,探究径流、降水和气温3项水文气象要素对湿地不同等级植被覆盖度的影响,为科学开展湿地生态需水核算和芦苇植被保护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湿地中高植被覆盖和高植被覆盖区域主要分布于乌裕尔河来水和人工补水形成的河道及周围地区,2005-2017年,中高植被覆盖和高植被覆盖区域面积总体呈增长趋势,湿地植被生态质量整体改善。乌裕尔河来水及人工补水量对中高植被覆盖和高植被覆盖区域面积的增长起到显著促进作用,并且存在年际滞后性;温度升高有利于湿地核心区内植被覆盖度整体的提高,但促进作用并不明显;降水与湿地核心区植被覆盖无明显影响作用,乌裕尔河来水及人工补水量是影响扎龙湿地核心区植被覆盖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洄游通道的连通性及其水文条件,是制约鱼类正常洄游和产卵繁殖的关键因素,现有的生态流量相关研究更多侧重于产卵场栖息地模拟,忽略了鱼类洄游水流条件的重要性。为了探究流速条件对鱼类洄游上溯的影响,选取体长(55±5)cm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为实验对象,通过搭建鱼类洄游仿真河道,营造不同的流速工况,观察不同情景方案下实验鱼群上溯洄游情况,并利用模糊逻辑法对鱼类上溯洄游率、平均上溯时间及上溯持续性等实验参数进行综合分析,探索草鱼洄游的适宜流速条件与适应阈值。结果显示,在流速0.20m/s以下时,草鱼基本无上溯行为;流速0.25~0.80m/s,70%样本在15min内完成上溯,但0.25~0.30m/s时,鱼群上溯缺乏明显的持续性;0.90~1.00m/s时,80%以上样本在5min快速完成上溯;流速超过1.1m/s时,上溯成功率明显降低。研究表明,实验草鱼洄游的适宜流速范围是0.40~1.00m/s,而刺激草鱼洄游的最小流速阈值是0.20m/s。相关结果可为河流生态水力学模拟和河流生态修复以及水利工程生态调度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1980-2018年扎龙湿地及乌裕尔河流域景观格局演变及其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扎龙湿地及其上游乌裕尔河流域的景观格局演变,为湿地生态系统的管理与保护提供参考。利用研究区内1980-2018年5期土地利用遥感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区域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1)耕地面积从1980年的8629.648629km2增加至2018年的9527.909528km2;水域面积、居工地面积和盐碱地面积分别增加45.7446、57.9358和18.4618km2;林地面积、草地面积和沼泽地面积分别减少231.90232、742.33743和46.1646km2。1980-2000年研究区域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转移为耕地的面积1035.861306km2,草地转移为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845.85846km2,其他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总体变化不大。(2)景观格局指数不稳定,沼泽湿地面积是扎龙湿地的优势景观类型,耕地是乌裕尔河流域的优势景观类型,除优势景观类型外各种景观类型破碎化严重,景观丰富度越来越低。(3)景观格局的变化是自然气候和社会经济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经济变化中的人均GDP、第一产业值以及城镇人口数量是导致整个研究区域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年均径流量与扎龙湿地内部草地的变化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明晰鱼卵运动规律是鱼类产卵场位置推算、水库生态调度和鱼类资源保护等研究的基础。尤其是对于产漂流性卵鱼类,当流水环境不足以维持鱼卵漂流时,鱼卵便下沉死亡而无法孵化成幼鱼。对照中国内陆鱼类名录,查阅了国内重要流域及地方鱼类志中有关产漂流性卵鱼类的繁殖条件,列举了典型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水温、产卵月份和孵化时长等相关信息。针对现有鱼类志中对于鱼卵基本物理性质及鱼卵安全漂流孵化所需水动力条件几乎没有记载的情况,补充查阅了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梳理了漂流性鱼卵安全漂流水动力条件的研究进展。一种观点认为鱼卵在水体中是否能安全漂流取决于水体的流速,另一种观点认为控制漂流性鱼卵悬浮或下沉的关键参数是湍流或剪切速度,而不是水流的线速度。现有漂流性鱼卵漂流的关键水动力条件和阈值尚有争议,仍需对鱼卵运动规律进行机理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梳理了目前国内外对鱼卵在水中漂流输移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主要是通过野外观测、室内实验和模型模拟三种方式进行。以上研究极大推进了对鱼卵运动机制的理解,但大多数研究都仅仅针对鱼卵运动规律本身进行单一的实验或模型研究,而对于如何通过水利工程生态调度创造满足漂流性鱼卵孵化所需的流水环境,提出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效应多维调控方法是未来产漂流性卵鱼类保护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