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7篇
水产渔业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饵料与卵形鲳鲹幼鱼消化酶活性的关系。[方法]以浮性饲料、沉性饲料、鱼浆加鳗粉喂养卵形鲳鲹幼鱼21d后,比较了3种饵料对胃、肠、肝胰脏和幽门盲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胃、肠和幽门盲囊蛋白酶均以摄食鱼浆加鳗粉组增加幅度最大,肝胰脏蛋白酶以摄食浮性饲料增加幅度最大,蛋白酶活性均以摄食沉性饲料增加幅度最小。胃淀粉酶以摄食沉性饲料组增加幅度最大,肠、肝胰脏和幽门盲囊淀粉酶均以摄食浮性饲料增加幅度最大,淀粉酶活性均以摄食鱼浆加鳗粉组增加幅度最小。胃、肠、肝胰脏和幽门盲囊脂肪酶均以摄食鱼浆加鳗粉增加幅度最大,均以摄食浮性饲料增加幅度最小。[结论]该研究结果对合理配合饲料养殖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软骨—硬骨双染色技术对常规养殖条件下的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稚鱼全骨骼进行染色,观察并分析其骨骼畸形发生部位及相应的畸形类型。结果显示,在同一批次繁育的180个军曹鱼稚鱼(25日龄)骨骼标本中,有72个标本存在畸形情况,畸形率为40.00%。骨骼畸形类型共计22种,畸形率由高到低主要表现为米克尔氏软骨畸形、尾上骨缺失、脉棘分叉、基舌骨异位和尾上骨愈合等;所有骨骼畸形均未表现出显著可见的外部形态变化。但正常个体与骨骼畸形个体的全长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本研究表明,骨骼畸形对军曹鱼生长产生了影响。本研究为探索鱼类骨骼畸形的发生过程和原因、减少畸形率和优化苗种培育养殖条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尖吻鲈幼鱼耗氧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钢  陈刚  黎祖福 《内陆水产》2006,31(6):38-39
在不同水温条件下对两种规格尖吻鲈幼鱼的耗氧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水温和规格对耗氧率有极显著的影响,小规格的明显高于大规格的,分别为0.1028±0.0251mg·g-1·h-1和0.0879±0.0215mg·g-1·h-1;(2)尖吻鲈幼鱼夜间的耗氧率比白天明显要高,分别为0.1109±0.0187mg·g-1·h-1和0.0799±±0.0186mg·g-1·h-1。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高校由“传统教学型”向“现代应用型”转型的目标,本文基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结合广东海洋大学实际情况,提出增加与实际应用相关的实验教学内容,推行切合实际的综合性创新实验,最后依托生产实习提高解决实际生产问题能力,通过这些方式可以将企业行业的一线生产需要与日常教学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短期饥饿对杂交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atus♀×E.polyphhekadion♂)幼鱼消化酶活性和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对杂交石斑鱼幼鱼进行短期饥饿处理(0 d、5 d、10 d、15 d),分别为S0组、S1组、S2组和S3组,并以S0组为对照组。结果表明,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各种消化酶活性呈下降趋势,淀粉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血清碳水化合物、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蛋白、白蛋白等生化指标在饥饿前期显著降低(P<0.05),随后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AST、ALT、ALP活性呈“下降-上升-下降”趋势。分析表明,在短期饥饿过程中,杂交石斑鱼幼鱼早期主要消耗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物质,后期主要以蛋白质代谢能量来维持生命活动,短期饥饿并没有对杂交石斑鱼造成不可逆转的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MS222在罗非鱼麻醉运输中应用的可能性,在密封式塑料袋中进行了罗非鱼幼鱼的模拟运输。分别用0 mg/L、10 mg/L、20 mg/L和30 mg/L MS222对广特超品系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幼鱼进行处理,在处理0 h、1 h、3 h和7 h后测定各袋水中溶氧量和氨含量,以计算各时段的耗氧率、排氨率及氧氮比。试验结果表明,在7 h的模拟运输过程中,10 mg/L、20 mg/L和30 mg/L MS222可以分别降低罗非鱼的平均耗氧量10.0%、31.4%和40.5%,降低排氮率12.4%、37.8%和42.8%。因此,30 mg/L的MS222更适宜于广特超品系罗非鱼幼鱼运输。  相似文献   
7.
表面活性剂SDS与DBS对褐点石斑鱼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表面活性剂SDS和DBS对水环境的污染程度,分析比较2类毒性数据处理方法的优劣。[方法]以褐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变态期仔鱼作为指示生物,采用静水法生物测试研究SDS和DBS的急性毒性。建立直线回归模型,并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技术构建非线性回归模型,预测表面活性剂的毒性效应。[结果]2种表面活性剂的直线方程F检验均为极显著;其剂量—效应曲线(DRC)均可用双参数模型Weibull与Logit函数有效表征。直线和非线性回归模型对2种表面活性剂毒性效应估算表明,预测半致死浓度时,2种模型差异可忽略不计;预测极端效应浓度时,差异显著。直线回归模型估算的安全浓度SDS为0.4292mg/L,DBS为0.9543mg/L;双参数模型对48hLC50拟合预测值SDS为1.5033mg/L,DBS值为3.3416mg/L,两者预测结果一致,毒性均为SDS大于DBS。[结论]试验结果为研究表面活性剂污染对水环境造成的危害及评价提供参考资料,并为毒性数据的分析处理提供一种可供参考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对氨基苯甲酸乙酯在罗非鱼幼鱼模拟运输中的麻醉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对氨基苯甲酸乙酯在罗非鱼运输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分别用5 mg/L、10 mg/L和15 mg/L4个浓度梯度的对氨基苯甲酸乙酯进行罗非鱼幼鱼处理,在密封式塑料袋中模拟罗非鱼幼鱼麻醉运输过程,并测定各时段的平均耗氧率与排氨率,以测试其麻醉运输效果.结果表明:在0~7 h内,对氨基苯甲酸乙酯麻醉能显著降低罗非鱼的耗氧率与排氨率,其中15 mg/L的对氨基苯甲酸乙酯适宜于吉富品系罗非鱼幼鱼运输.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紫外灯辐射强度稳定范围,利用紫外辐照计对10支(新旧各5支)15 W紫外灯管不同时段、不同位点(沿灯管方向和垂直于灯管中部方向)、不同高度下的辐射强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不同紫外灯打开后辐射强度趋于稳定的时长不同;不同位点处辐射强度存在差异;随着紫外灯管高度的增加辐射强度降低,在一定范围内,即使高度上升1 cm也会造成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通过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克隆了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 dnd基因(Rcdnd)的cDNA序列,全长1339 bp,其中,5′非编码区59 bp,3′非编码区173 bp,开放阅读框(ORF) 1107 bp,共编码368个氨基酸。Rcdnd氨基酸序列含有1段RNA识别保守基序(RRM)以及4个C端保守结构域(CR1~4),与高体 (Seriola dumerili) dnd的一致性最高(72.3%)。系统进化分析表明,Rcdnd与高体 的同源蛋白亲缘关系最接近。基于半定量RT-PCR的组织表达分布分析结果显示,Rcdnd在性腺中特异表达,在其他组织中均无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结果显示,在精巢发育过程(Ⅱ~Ⅴ期),Rcdnd的表达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在卵巢发育过程(Ⅰ~Ⅲ期),Rcdnd的表达水平先显著升高后趋于稳定,在150 dph (Ⅱ期)时的表达量最高。原位杂交结果显示,不同发育时期性腺组织中,Rcdnd mRNA主要在生殖细胞中表达。在精巢中,Rcdnd mRNA集中表达于精原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的周缘,次级精母细胞中的杂交信号明显减弱,而精细胞和成熟精子中几乎检测不到杂交信号。在卵巢中,Rcdnd mRNA在卵原细胞中的表达最强,在初级卵母细胞中的表达较弱,其中,Ⅰ、Ⅱ和Ⅲ时相卵母细胞检测到的杂交信号强度无显著差异,且杂交信号均匀分布于细胞质中。研究结果表明,Rcdnd基因可能参与军曹鱼性腺发育过程,上述结果可为揭示军曹鱼两性生殖细胞发生发育的调控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